何彩宏
摘 要: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也應該開始采取對策來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此來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語文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學科,特別是在初中古詩文教學中,教師更應該加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本文針對現狀總結出幾點可行的對策,以提高學生語文成績和核心素養,讓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在畢業后得以快速融入社會集體,同時也希望這些觀點可以為相關人員提供切實可行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古詩文;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5-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69
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對講解的內容毫無興趣,一旦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削弱,勢必會阻礙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也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所以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應結合實際狀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使他們能夠端正學習態度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以便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特別是要加強學生人文素養和審美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提高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其重要性不容小覷,最終提升整體初中古詩文教學質量。
一、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
現如今生活化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生活經驗,還有助于提高其核心素養。本身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差,傳統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其學習需求,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其綜合成績的提升,所以為了進一步提升古詩文教學質量,教師教學中應當積極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借助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幫助他們快速理解抽象化的古詩文,提高語言溝通能力。同時,生活化教學模式也可以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讓學生由被動參與向主動參與轉變,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度,獲得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當然,教師要確保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這樣才能引發他們主動去聯系實際生活感悟課文知識,最大限度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相關古詩文知識點,最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1]。
二、加強審美能力培養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常教學中除了要加強理論知識教育之外,還應當深入加強審美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其重要性不容小覷。本身語文知識點就具備多樣性,教師應采取科學對策來加強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做好以下內容:首先,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到大自然中體會自然的事物,比如茂密的森林、美麗的鮮花、藍藍的天空等,進一步讓他們從自然界中體會古詩文的奧妙之處。同時,審美能力的提升也離不開豐富且感性的材料,教師要為學生準備形式多樣的素材,引導他們對古詩文知識進行主動探索,比如一幅生動有趣的圖畫或是一個裝飾品,都能起到提高審美能力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教育指導,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其語文核心素養。其次,要及時處理學生古詩文學習過程中提出的問題,耐心聆聽他們心中的想法或見解,待其回答結束后,根據實際情況予以指導或糾正,久而久之,學生的審美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三、開展多元化探究活動
以往“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模式不能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也不能提高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所以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初中教師還應當開展多元化的探究活動,借助多彩的活動來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并非一兩天就能提升,需要教師采取科學對策潛移默化的影響,再加上語文知識點系統化較強,更需要通過實踐探究來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記憶[2]。正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積極帶領學生進行探究性的活動能促進他們思維橫向發展,也可以提高其探究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夠為其核心素養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除此之外,也要確保探究活動在學生能力范圍之內的可行性,這樣才能保障他們通過探究式活動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推動整體古詩文教學活動順利有序展開,確保每個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進而有效提高古詩文教學時效性。
四、注重情感的滲透
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除了要豐富教學活動形式之外,還應當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滲透,這也是提高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對其未來成長與發展有非常關鍵的作用,應當予以高度重視并加強教育指導。所謂“情感滲透”是指引發學生通過學習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站在作者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進一步真正理解作者心中所想。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也要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帶領學生反復閱讀相關文體,深入挖掘隱藏在古詩文背后的人文情懷,進而洗滌心靈和升華思想。教師也要加強對學生綜合感知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講解較難理解的古詩文時,應與之一起深入分析該段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文章濃厚的魅力情感,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從教學活動中收獲大量的知識,拉近彼此的距離,也可以提高語文綜合核心素養,最終為我國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五、加強語言能力訓練
語文作為我國教育事業中的基礎課程,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學科,也是難度系數和理論性較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特別是對于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講,他們基礎知識本身就比較薄弱,更需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訓練提高語言組織能力。語文學科的學習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其能夠將心中的想法大膽表達出來,也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眼界,讓學生畢業后能快速融入社會集體,最重要的是能透過語文來了解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在實際古詩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讓學生靈活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可以提升他們自身語文的核心素養,使其形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教師也要有意識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訓練,不斷培養其創造和想象能力,這也是新課改提出的新要求。同時教師要帶領每一個學生深刻領悟古詩文的魅力,進一步加深他們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使抽象化的古詩文更加形象化、簡單化,降低學生學習古詩文的難度系數,全方位提高其語文核心素養及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