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燕
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利用多樣化的情境開展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索興趣,讓他們在主動學習中深入理解生物知識,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在設計情境時,教師要依據生物教學內容,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和思考,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隨著教學活動的不斷推進深刻理解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生物核心素養,實現情境教學法對高中生物教學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活情境;多媒體;問題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9-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9.023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進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探索學習時,還要借助多樣化的情境模式來吸引學生,使他們在生物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通過情境的引導進行深入思考,可以建立生物知識間的聯系,促進學生生物知識結構體系的不斷完善。在情境教學中,教師要依據生物教材內容,選擇不同的情境模式,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使生物教學內容更加精彩,課堂教學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中深入推進,打造情境模式下的高效生物課堂。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把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與教材內容結合起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對生活認知的引導下順利過渡到生物知識的學習中,通過主動探索掌握生物知識。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在生物課堂上學生很容易被生活情境所吸引,他們在熟悉的生活現象中發現生物知識的存在,能夠進一步激發他們探究生物知識的動力,主動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在生活情境下,學生借助生活認知進行生物知識的分析、探索,能夠讓他們把生物知識與熟悉的生活聯系起來,在興趣引導下主動學習。
例如,在教學《植物生長素》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生活情境:一個很懶的人養了一盆花,放在窗臺上很長時間了,結果有一天花盆從窗臺上掉下去摔碎了,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在趣味生活情境下,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了,他們紛紛說出自己的見解,有的說澆水澆得不均勻,有的說施肥施得不均勻。在活躍的氛圍中,教師引出要學習的新內容——植物的向光性,并向學生介紹向光性的定義。在生活情境下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好奇心,他們認真分析教材內容,理解了向光性對植物生長的意義,知道了生長素的發現過程,掌握了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
二、創設認知沖突情境,激發求知欲
在高中生物學習中,隨著學生掌握的生物知識不斷增加,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已有的生物知識經常會與新知識產生認知沖突,有效利用這些沖突,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深入分析新知識,順利解決認知沖突,達到對新知識深入理解的效果。根據學生學習過程的認知特點,教師可以創設認知沖突情境,讓學生在認知沖突下產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動力,勇于向認知沖突進行挑戰,促進他們生物思維的發展,高效完成新知識的學習。
在設計認知沖突情境時,教師要抓住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結合學生的已有知識和常識引出與新知識的認知沖突。在渴望解決沖突的過程中,學生會認真研究教材內容,抓住重點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并通過與教師互動交流、同學討論的方式獲得對所學知識的全方位理解。這個主動學習的過程,充分凸顯了學生的探究能力,他們能從多個角度分析新知識,隨著認知沖突的解決,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所學知識。
三、創設多媒體情境,實現深入學習
高中生物教材中包括了很多抽象、微觀的生物知識,只用語言來描述的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理解這些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多媒體創設直觀情境,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關的圖片、視頻,讓學生在情境下分析和探究生物知識,他們可以直觀地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識,不僅能大大提高他們的探究主動性,還能激發他們的思維活躍性,讓他們深入分析所學的生物知識,促進學習活動的有效推進。在設計多媒體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從多媒體素材中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直觀內容,讓學生在精彩的多媒體課件引導下發揮思維的活躍性,在直觀感受下掌握抽象的生物知識。
例如,在教學《細胞生活的環境》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草履蟲的圖片,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說一說圖片上是什么細胞,以及這種細胞生活的環境。在多媒體情境下,學生很快掌握了單細胞生物及其生活環境。在進一步的教學中,教師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體內組織模型,讓學生在直觀情境下認識細胞內液、血漿、組織液、細胞淋巴。在學習體內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的物質交換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動畫,讓學生結合動畫內容進行理解。在多媒體情境的輔助下,學生實現了高效深入的學習。
四、創設問題情境,促進思維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時,他們通過主動思考來促進思維的發展,從而實現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激發學生思維活躍性時,可以利用教材內容設計問題,用問題來引導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能通過深入思考理解所學知識,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問題引導下的自主學習中,學生通過分析教材內容找到問題答案后,教師可以組織他們進行合作交流,說出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以及回答的依據。由于學生對知識的認知程度不同,他們得出的答案也有差異,這時教師要引導他們進行深入討論,分析哪個答案正確。在合作討論中,學生的思維不斷深入發展,他們正確解答了問題,對生物知識也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認識。
例如,在教學《人腦的高級功能》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以下問題:中樞神經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中樞神經與神經中樞相同嗎?人和高等動物的高級神經中樞指的是什么?第一運動區的機能有哪些特征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結合問題進行思考,他們認真閱讀了教材內容,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并能夠說出人腦高級功能的研究方法,人腦的高級功能有哪些,掌握語言中樞的皮層定位以及各部位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