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麗紅
【摘要】小學時期的學生學習能力非常強,在這一時期全方面培養其英語素養與能力,可以為其將來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開發新穎的教學方式,合理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文章就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思維導圖;實踐應用
英語是全球范圍內應用最廣泛的語言,對于中國學生而言,學好英語、會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對將來有非常大的幫助。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學習英語具有很大的挑戰性與難度,甚至有些學生因為難度太大一開始就對英語產生抵觸心理,而且教育體制落后以及教學方法不恰當等給英語教學帶來了許多困難。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開發新的學習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思維導圖又稱為靈感觸發圖、思維地圖,是學生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工具,主要運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把各種屬性相關的關鍵詞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呈現出來[1]。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可以使學生左右腦的機能得到充分開發,協助學生在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2]。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思維導圖的作用,并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小學生的思維處于非常活躍的狀態,在表達方面也表現得非常靈活。在此情況下,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更容易被學生接受。思維導圖能夠激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力,讓學生對所思考的問題進行全面、系統的描述與分析,非常利于學生進行深刻的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與途徑[3]。思維導圖最好的一點就是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大致的掌握,便于學生總結重難點內容。并且學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將多個知識點串聯成整體的知識網,從而成倍地提高學習效率。
此外,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恰好彌補了傳統教學中的不足,避免了填鴨式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英語課堂氛圍,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愉快。這樣的教學環境更能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渴望與需求,不僅可以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熱情,而且有利于教師與學生更好地互動與交流,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水平就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教學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本內容,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師生之間的英語交流以及英語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詞匯的積累,只有不斷豐富詞匯量,了解詞匯的正確發音、含義與功能,才能更好地組織語言以及順暢地進行交流[4]。小學是素質教育階段的起始環節,英語課程詞匯量雖然沒有那么多,但對于小學生而言仍有一定的難度。恰當的詞匯教學方式與工具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學習英語詞匯,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把握課堂重點,高效完成詞匯學習任務。所以,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充分掌握與理解每一節課中所學的詞匯,并學會運用詞匯進行交流,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根據教學要求建立思維導圖,對所學詞匯進行分類處理,并構成一個知識網絡架構,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其通過一個單詞聯想到相關的單詞,從而有利于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詞匯。
以人教版(以下同)三年級下冊Unit 5 Do you like pears?為例,這節課學習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水果,如西瓜(watermelon)、梨(pear)、橙子(orange)、蘋果(apple)、香蕉(banana)、芒果(mango)等。在這里,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運用顏色圖形法建立思維導圖。首先,學生將這些水果單詞用圖形表達出來,然后根據這些水果不同的屬性進行分類。比如,以“顏色(Colors)”作為中心關鍵詞,以這一中心點展開紅色(red)、黃色(yellow)、綠色(green)、紫色(purple)、藍色(blue)、橙色(orange)、黑色(black)共7個分支,并涂上對應的顏色;接著,按照顏色將本節課中所學的水果進行分類,并將其歸屬到相對應顏色的分支中,如與紅色(red)關聯的單詞有西瓜(watermelon)、蘋果(apple)等,與黃色(yellow)關聯的單詞有香蕉(banana)、芒果(mango)等,與綠色(green)關聯的單詞有梨(pear)等。基于此,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回憶以往所學的單詞,并根據不同的屬性如動物、植物、辦公用品等進行分類,按照其顏色歸屬到相對應的分支中,比如鉛筆、書桌可歸類到黃色這一分支中,青蛙、大樹可歸類到綠色分支中。在這一思維導圖當中,各種水果與顏色非常鮮明,學生更容易記憶,復習也很方便。
(二)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教學
目前有些英語教師為了加快教學進度,并沒有給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而是以講代讀或者把整個篇章雜糅起來并催促學生快速閱讀,極易導致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讓閱讀演變為一種應試策略。此外,一些教師會直接把自己的閱讀收獲灌輸給學生,對學生缺乏有效的引導,使學生缺乏獨立閱讀文本的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處于形象認知階段,在面對英語閱讀文本時難以提煉出有效的信息和把握文本脈絡,對文本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只言片語。思維導圖具有很強的發散性,并不是簡單地將相關的知識點堆砌在一起,而是以一個關鍵詞或句子向外延伸,形成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知識脈絡[5]。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文章細節,構思文章脈絡,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想象與思維,而且有利于學生掌握語言知識與技能,從而幫助學生走出閱讀的困境。
以六年級下冊Unit 4 My holiday為例,該單元文章的篇幅比較長,學生對文章結構的分析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難。此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文章特點引導學生設計樹狀思維導圖,在紙上畫出一棵大樹,其中包含1個樹干、3個大樹杈和3個大樹冠。首先,讓學生在樹干上寫出“節日(holiday)”這個中心關鍵詞;然后,在3個大樹杈上各寫一個自己認為生活中非常有趣的節日,如“圣誕節(Christmas Day)”“萬圣節(All Saints'Day)”“兒童節(Children's Day)”;接著,在3個樹冠上分別寫上“什么時候(When)”“有什么特別(Why special)”“標志(Symblo)”這三個問題。這樣,該文章的思維導圖就完成了。思維導圖建立后,教師引導學生獨立閱讀,從課文中找出樹冠上各項問題的答案,并將相關關鍵詞寫在樹冠上,逐步豐富思維導圖的各個分支,然后引導學生將各個關鍵詞串聯起來,嘗試回答以下問題:“When is Christmas Day? Why is Christmas Day special? What kind of holiday is Christmas Day? What's the symbol of Christmas Day?”在閱讀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更直觀地呈現教學內容,更利于學生對文章的深刻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三)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對話教學
英語是交流的一種重要工具,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從而實現順暢交流,所以對話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英語對話教學中,涉及的內容不僅僅是語音、字型或句式,還會有情境、思想感情、整體形象等深層次的內容,但由于英語教師習慣把課堂上過多的時間及精力放在句型的操練以及替換上,沒有考慮到情境創設的整體性,也缺乏對學生情感的啟發,教學內容過于分散,不利于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一項對話內容中提取出相關的關鍵詞,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向學生呈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降低其學習難度,然后引導學生將關鍵詞轉變為相關的短語,再把短語擴展成句子,最后嘗試通過口語表達出來。
以六年級下冊Let's take a trip!為例,這節課的重點是要求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知識對自己的旅行計劃進行描述。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要求引導學生設計氣泡思維導圖,在紙上畫出一個大圓圈,并寫上旅行“trip”這一單詞,然后通過想象把與旅行相關聯的詞語寫在紙上,如北京、上海、民宿、酒店、火車、自駕、飛機、衣服等,接著整合所有聯想到的關鍵詞,并找出上層的分類,把同一類別的關鍵詞進行歸類,畫出整個思維導圖。首先,畫出一個能代表旅行的中心圖,如相機或路標。接著制作主分支,比如,北京與上海屬于目的地,納為第一個主分支;火車、飛機等屬于交通,納為第二個主分支;酒店與民宿屬于住宿,納為第三個主分支;衣服、生活用品等屬于行李,納為第四個主分支。畫完主分支后,繼續補充第四個主分支,由行李延伸出更多的子分支,如電子產品、藥品、證件等。學生畫完所有的分支后,根據關鍵詞添加一些圖片,就形成了一幅完整的旅行計劃思維導圖,特別有助于學生記憶以及進一步發散。思維導圖制作完成后,教師對進行分組,讓學生自由發揮,設計一個小對話,如學生A:“The holiday is coming. Let's take a trip!”學生B:“I want to go to Beijing.”學生A:“How do you get there?”學生B:“I'll go by plane.”……思維導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對話的難度,讓學生的對話更加流暢,從而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可以運用到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任何方面,如詞匯教學、閱讀教學、對話教學等,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與聯想,將各種零散的知識點與內容串聯成一個整體,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復習整理英語舊知識和學習掌握英語新知識,而且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成倍地提高學生的學習速度與效果,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于娟.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方法[J].教師博覽(科研版),2020,10(09):65-66.
趙忱.運用思維導圖強化英語詞塊學習效能[J].中國教育學刊,2019(02):106.
秦文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教師,2020,20(16):185-188.
郭玉貞.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探究[J].讀與寫,2020,17(30):115.
龍萬淼.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