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怡
【摘要】繪本故事在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占了重要部分。筆者從巧用繪本故事使SACE-R課堂“趣”起來、續演繪本故事令SACE-R課堂“活”起來、深入繪本故事讓SACE-R課堂“立”起來這三個方面入手,探討如何借助繪本故事,結合《道德與法治》SACE-R教學模式來創設《道德與法治》教學情境,進而將《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SACE-R教學情境;繪本故事
SACE-R 教學模式即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生活經驗創設情境,由情境引導學生開展體驗活動并建立對應的交流小組,由活動感知情感,從而泛化體驗,進而將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SACE-R 教學模式下的情境教學法是以情境為載體,以教材為基本內容,以學生生活實際和生活經驗為參照,選擇合適的繪本故事素材作為內容補充,創設生動的教學場景,以此加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體驗,引導學生升華道德意識中的積極情感。基于情境教學法的優勢,結合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改革的需要,將情境教學法運用于小學《道德與法治》SACE-R教學模式中是較為合適的。
繪本故事圖文并茂,在教學中融入繪本故事,使低年級學生易于理解道德行為背后的良好品質。由此一來,繪本故事能填補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形式、拓展的部分空白。在SACE-R 教學模式的指導下,通過適合的繪本故事來創設SACE-R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將道德品質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促進學生養成良好道德行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巧用繪本故事,SACE-R課堂“趣”起來
借助生動有趣的繪本故事創設SACE-R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情境,擺脫了無味的說教材內容,賦予低年級道德與法治課堂以趣味,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巧妙運用合題的繪本故事,并在教學中用積極的情感為學生制造故事情境以感染學生,進而初步達到教學中的情知交融。
例如,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3課《我不拖拉》,本課側重于讓學生發現自己的拖拉行為,明了拖拉行為可能會導致的后果,養成不拖拉的良好行為習慣。教師通過課外搜集而來的繪本故事《到烏龜國去》進行導入,使學生初步感知拖拉可不是好習慣。
又如,在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9課《我和我家》的導入部分,教師可巧妙使用《不一樣的卡梅拉之我想有個弟弟》中的卡梅利多因期待準備孵出來的蛋弟弟而每晚看望雞蛋;當前來覓食的皮克、尼克刺猬兄弟偷蛋時,卡梅利多勇敢地搶回蛋弟弟以及與孵出來的蛋妹妹一起開心玩耍等情節來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初步感知由親情帶來的美好。
二、續演繪本故事,SACE-R課堂“活”起來
在SACE-R課堂融入繪本故事,通過進行故事表演、想象續編故事等創設情境教學活動,從演繹生動的繪本角色中讓靜態的故事情節在學生心中“活”起來。直觀的故事情境能令繪本中所蘊含的道德品質與價值內涵自然而然被學生初步感知。
例如,執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3課《我不拖拉》時,教師從《到烏龜國去》導入后,再通過《拖拉鳥》,層層遞進,引導學生續編《拖拉鳥》繪本故事情節,從而促使學生進一步探究與思考:如果“拖拉鳥”改掉了壞習慣可能會怎樣?不改正又會怎樣?進而提升學生的認識:要懂得珍惜時間,特別是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又如,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13課《我能行》,通過教師和學生合作講《我喜歡自己》,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初步創設故事情境,引導學生體驗自信的快樂,學習“大拇哥送給你和我”環節。在課堂的“我也能行”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咪咪學本領》,通過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先請同桌之間進行角色演繹,后請兩組同學上臺分別扮演咪咪和貓伙伴,讓學生在角色扮演活動中參與,在參與中體驗到雖然咪咪失敗了好幾次,但是它一直不放棄努力,最終成功學到了本領的成就感,在體驗中獲得自信。
三、深入繪本故事,SACE-R課堂“立”起來
在利用繪本故事優化SACE-R課堂時,可運用游戲情境、研學問題等活動形式融進其中,深入挖掘繪本故事中與本課目標相符的內在價值,通過繪本故事促使學生對本課的道德認識有層層遞進的學習層次,最終促使學生領悟到本課所要求的德育目標。
例如,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13課《我能行》里,讓學生邊看角色扮演邊思考以下問題:咪咪學的是什么本領?咪咪學成本領了嗎?咪咪從“真的不行”到“真的能行”的鑰匙是什么?我們在平時怎樣才能做到“我能行”呢?等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發現“我能行”的秘訣。接著,通過讓學生說出感受最深的一次“我能行”經歷,在回顧自身努力進取、成功的經歷是深刻體驗到信心的巨大作用。最后,通過讓學生在紙上填寫“我也能……”等項目,在小組內和全班里分享后折疊成紙飛機,全班作放飛狀,促使學生從活動中培養自信心,正確看待自己。
總而言之,借助繪本故事創設《道德與法治》SACE-R教學情境,最大程度地體現了課程的開放性和多樣性,促使低年級學生在道德與法治這一門學科課程中吸取經驗,從活動體驗中獲取間接經驗,豐富學生的知識經驗,也豐富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涵與活動形式。
【參考文獻】
[1]呂梅.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繪本的有效運用新探[J].教海探航,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