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木泉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性格和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接觸到最多的人除了父母就是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對小學生實施的管理方法對他們的影響很大。此外,班主任還是他們學習道路上的領航人。所以,班主任管理好班級有利于學生的發展。而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逐漸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治班方略。本文主要分析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班級中常見的問題,然后從三個層面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治班方略;教育工作
對于剛就讀小學的學生來說,他們還沒有形成完善的人格,對自我的認知不夠全面,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心,并且有的小學生比較調皮搗蛋,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困難重重。對于小學生存在的上課注意力分散、以自我為重心等情況,班主任必須要加強教育和管理。因此,班主任工作要比任科教師工作多一項任務,即負責班級的管理工作。這不僅需要班主任具有扎實、過硬的專業知識能力,還需要班主任針對班級的現實情況制訂一套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1.班主任的專業程度問題
就目前的小學班主任構成情況來說,大多數小學班主任來自于不同專業的本科和碩士畢業生,在從事小學班主任工作之前,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還是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對于相關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理解不清,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有的小學班主任甚至只經過幾天的班主任培訓就直接開始接手班級管理工作了。所以,這就導致了一些班主任在專業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對于小學生心理發展和個性發展特征掌握得不夠全面、自身專業知識欠缺、經驗不足。因此,小學班主任還需要不斷地提升專業水平和專業素養。
2.部分班主任責任意識不強
一些小學班主任對自己的工作缺乏一定的認同感。有的對于自己的職業還存在一定的質疑,不認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甚至有的教師為了能到高校任職而選擇從事班主任管理工作。這就導致了部分班主任的責任意識淡薄,缺乏良好的職業精神,從而無法認真管理好學生,不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同時,在一些班主任眼里,小學的學生管理起來比較容易,他們不像初中生那么叛逆,也不像高中生那樣面臨著各種心理壓力,因此,這些班主任在日常中放松了對學生的管理。這導致學生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可見,作為小學班主任,應具備責任意識,需加強班級的管理。
3.部分班主任的定位和職責問題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獨立能力不強,對于小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活動方面,部分小學班主任往往成為了學生的“代職者”,只要涉及到了學生的問題和生活,都要參與,并幫助處理。可見,小學班主任每天幾乎都處于較強高壓下,繁忙的工作當中。而這樣,就會客觀地影響了小學班主任對于自身職業的定位。小學班主任不僅僅是學生的引導者,更是知識的傳授者,忽視任何一個方面都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在班級管理中,教師應該清晰自我定位,制訂屬于班級的治班方略,讓學生認識到班主任的定位。
二、提高小學治班的方略
1.樹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
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榜樣,他們的一舉一動,學生都看在眼里。古代的“孟母三遷”所要表達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班主任在治理班級中,自我的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心是小學生的天性。并且,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因此,班主任的言語舉止都有可能會感染到學生。日常上課或者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規范行為;在待人說話上,班主任要做好榜樣,控制好自身的情緒。在管理班級的時候,班主任應該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將這樣的心態傳遞給學生。這也有助于改善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只有充分使得學生認識到班主任是和藹的、平易近人的,學生自然而然地愿意和班主任多接觸,多表達自己的想法。
2.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班主任要想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就需要時刻抓住學生關注的興趣點,積極地貼近學生的生活,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一般來說,班主任是和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教師。所以,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同時要關注學生的生活情況。在課堂上,班主任需要細心地關注學生上課的情緒,并通過知識的傳授來和學生構成良好的互動效果。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班主任也要主動地貼近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要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懂得為他們考慮;在溝通的過程中,要以友善的態度來對待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愛。這樣,雙方才能形成深刻的互動。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多與學生家長溝通,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情況。
3.對班級體進行民主化管理
班級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載體。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主任應該積極倡導建立優秀班集體、對每一位學生負責、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班主任對班級體進行民主化管理時,應該思考如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建設班級的熱情。首先,正確認識民主化的意義,民主化的管理是建立在一定規范的秩序上的。但是,這并不代表班主任能夠放任不管學生的不良習慣。然后,班主任要對學生進行公平正確的管理,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班級中獲得良性的發展。同時,在挑選班干部時,班主任應征詢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讓學生都有機會來競爭班干部。在這樣的治理方式下,班上的學生會相處得很融洽,并會相互理解和關注,同時在學習上也會不斷進步。
三、結語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大家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理好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使得學生在和諧、幸福的氛圍下成長和學習,使得學生之間能夠相處融洽、班級具有凝聚力。這樣,學生才會學有所長。因此,本文從樹立班主任自我形象、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進行民主化管理班集體出發,來提出治理班級的措施,以此來幫助班主任獲得更多的經驗和方法,提高管理班級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平.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家長,2021(14):32-33.
[2]邢長妍.關于小學班主任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6):155-156.
[3]金怡.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J].教育藝術,2021(4):48.
責任編輯? 林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