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星晨
內容摘要:在語文教育的不斷發展下,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對所學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語文作文正是對學生實踐運用能力最為綜合的考查。在初中生的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較為常見的作文問題大致可以歸為寫作靈感缺乏、文章結構安排和寫作技巧不熟練這三方面。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將雜亂的知識內容梳理清晰,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作文知識。將思維導圖融入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有助于教師提升教學實效性,更好地提升初中生的語文作文寫作水平。本文將結合實踐教學案例,分析思維導圖再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優勢并提出幾點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 作文教學 中學生
語文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聯想寫作內容,啟發寫作思路,幫助學生尋找創作的靈感,讓學生得以輕松應對作文寫作。在講解文章組成和結構安排時,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將不同類型文章的結構以全局視角梳理清晰,學生通過關鍵字的提示更快速地記憶和理解各個文章架構的理論知識。而在寫作技巧方面,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對相似的寫作技巧進行歸類總結,通過對比和拓展等方式,深化學生對寫作技巧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寫作能力。思維導圖在我國的發展時間還不長,但筆者通過廣大教學同仁努力鉆研和創新思維導圖的未來必將不容小視。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意義
在傳統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意識并沒有充足的發揮空間,教師對作文主旨的講解和解讀極容易引起學生的依賴性心理。一旦面對教師沒有講解過的作文題目學生對作文主旨把握不夠清楚,導致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忽上忽下極不穩定。
思維導圖是從思維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表面來看思維導圖的排版隨性,甚至有些雜亂并不像教學筆記工整嚴謹。但這也是思維導圖的優勢所在,思維導圖的排版布局是適用于人類大腦的學習與思考,看似雜亂的表象下是有效幫助學生梳理清晰的學習思路。借助思維導圖的優勢使得語文作文教學條理清楚,知識重點和難點凸顯,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吸收。通過思維導圖的啟發,可以讓學生根據關鍵詞展開想象,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語文寫作[1]。思維導圖還是教學進度的有力參照,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教學回饋和反應及時準確地調整教學內容,有效提高作文教學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使學生得以更好地掌握作文知識。
二.思維導圖的特點
1.網狀圖形的分布結構
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板書和課堂筆記對于記錄內容的工整要求,思維導圖是一種按照網狀分布的圖形結構,知識內容間的邏輯關系用線條代替,而知識內容則用關鍵字或詞句標注其中,從而形成整張網狀圖形的分布結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適當增加顏色來進一步突出教學重點。顏色和結構的靈活搭配,使得思維導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促進作用更為顯著,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和學習,提升教學效果。
2.形式廣泛可包含多種內容
思維導圖不僅可以使用文本來包含所有思維,還可以包括顏色、圖像、空間、情感等[2],形式十分廣泛可以為語文作文教學中融入更為多樣的教學內容,以思維能力視角培養學生的文學意識。這樣不僅能深化學生對寫作知識的理解,還能很好地開闊學生的視野,使知識能夠有效地理解和運用。
3.強烈的個人色彩和原創性
思維導圖以思維為媒介,而思維又是一種因人而異的事物。教師以成人視角創建的思維導圖和同學以學生視角創建的思維導圖也是存在差異的。因為思維導圖是具有個性和創造力的產物,它包含每個人心中獨特的思維、邏輯、思想和理解,所以教師在設計規劃教學思維構圖時應多去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更多以學生的視角去看待語文作文教學內容,減少個人主觀意識過強的創作色彩,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教學優勢。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1.運用圖像,刺激大腦
圖像、圖形、色彩等元素對大腦的吸引力要遠遠高于文字,思維導圖中大量的圖像元素非常有利于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
例如在寫作練習課《熱愛生活,熱愛寫作》時,教師可以圍繞寫作主題延伸到生活中的興趣愛好和與生活相關的事情,將具有代表性的圖片作為思維導圖的關鍵詞部分,啟發學生的寫作靈感。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模式去創作更符合自身性格特點的思維導圖,鼓勵學生多使用圖像代替關鍵詞,用具象化的事物去幫助自己激發靈感。思維導圖不僅能運用圖像刺激大腦思考,還能幫助學生圍繞寫作主題去發散思維,改善很多學生無法把握寫作主旨的問題。
2.運用層級關系,明確邏輯關系
層級關系使思維導圖能夠有層次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在層次中挖掘其中的邏輯關系,使思維導圖更具完整傾向[3]。這也是思維導圖與普通教學板書最為突出的區別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用思維導圖的層級關系,幫助學生梳理各個知識點。
例如在《學會記事》這節寫作課中,教師可以將一篇記事所包含的關鍵要素按照層級關系列舉給學生,一級要素是寫作主題也就是關鍵事件的概要;二級要素則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內容、人物等,屬于并列關系;三級則是寫作的中心思想,也就是通過這件事情學生的收獲與思考。借助于思維導圖的層級關系來幫助學生使作文內容更具邏輯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突出重點,提高創造力
在思維導圖中教師可以運用色彩、圖形和線條突出重點,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作文構思,將學生作文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提取出中心關鍵詞作為思維導圖的核心,再由此基礎上進行內容拓展。現在的學生在作文創作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創造力不足,同一主題的作文標題寫出來的內容也是千篇一律,毫無創新。這時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進行隱藏,讓學生得以發散思維去想象被隱藏的內容是什么。
例如在課程《抓住細節》寫作練習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件事項作為中心,如學校近期舉辦的運動會,然后在思維導圖中設立10根不同方向的線段,讓學生去聯想關鍵詞。學生通常會想到時間、地點、人物等事件的組成要素,但后續的內容還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去想象。因為教師只是將答案隱藏,所以學生會認為一定要有自己沒有想到的關鍵詞而更加積極地思考,促使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鍛煉和提升,提高學生的寫作創造力。學生在寫作課堂中積極表達自己想到的觀點,還能起到學生間相互促進相互啟發的作用,從而讓學生在創作時內容不再單一而是更為多元化,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寫作教學質量。
4.運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在寫作中的邏輯辯證思維
在初中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也應注重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的邏輯辯證思維[4]。邏輯辯證思維是幫助學生思考更為全面的重要能力之一,很多學生在寫作時內容表達不夠充分,文章主旨把握不準寫作中就偏離了寫作主題。寫作跑題也是當下很多學生面臨的寫作難題之一,而思維導圖對于邏輯關系的把握是十分明顯的,當學生在創作作文時先根據思維導圖的關鍵詞再進行創作就能保證所寫內容都是圍繞寫作主題的,避免學生寫跑題的情況。
在實際寫作過程中,一些寫作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會習慣于增加車轱轆話去強行湊字數,這不僅使作為整體內容變得淺顯不生動,還會導致文章的整體架構混亂、邏輯條理不清等問題。語文教師通過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完成寫作前的內容預設,使學生對即將創作的內容有所了解,并從全局觀的角度劃分文章不同段落與內容。在邏輯辯證思維下學生的寫作思路會非常清晰,可聯想到的寫作內容增加,不再需要強行湊字數來完成寫作作品。辯證思維的提升會使學生更加善于思考問題,在作文創作時有了真情實感,從而將寫作從一項教學任務真正變為了學生表達自己獨特觀點記錄學生的思考與感悟的工具。讓寫作不再枯燥繁瑣,而是真正成為學生交流與溝通的媒介,引導學生從寫作中收獲快樂和智慧,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意識,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總而言之,在初中作文寫作教學中融入思維導圖能夠很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邏輯性和條理感,引導學生在教學中積極思考和創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辯證思維。當然,影響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因素是多樣的,思維導圖只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并不能夠包治百病。所以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是需要認真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的教學輔導。思維導圖是符合人類大腦學習的重要呈現方法,適用于邏輯性較強的知識架構,語文教師應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通過合理科學的設計思維導圖,充分發揮出思維導圖在初中寫作教學中的優勢,幫助學生樹立寫作自信心和學習興趣。語文教師需要積極鉆研和探究思維導圖的使用方法,構建高效的語文寫作教學課堂,達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于嬋嬋.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實踐探析[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學素質教育創新研究大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70-271.
[2]張麗琴.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9(10):118.
[3]江華,于敏俊,黃志偉,馬君梅,周愛學.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教師教育論壇資料匯編(一).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205-216.
[4]周四英.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4):245.
(作者單位:武漢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