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萍
摘 要:伴隨我國教育的改革,教師在授課時對方法的創(chuàng)新有了更高的關注度。在高中教育中,語文一直都是主課,而作文是其中的重點。若學生能在作文上面取得較好的分數(shù),自然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為此,教師就要做好教學工作,合理引導,讓學生注重作文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以此提升整體質量。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
對作文而言,一直都是高中語文的難點,由于分數(shù)占比非常高,因此會直接影響考試總成績。早期部分學生在書寫時過于異想天開,導致作文質量未能達到預期。為此,教師可以嘗試從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
一、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
很多高中語文教師經過長期教學之后,逐步形成了固有的教學模式,失去了應有的創(chuàng)新精神。很多教師對“議論文”這一題材十分看重,覺得最為合規(guī),因此就會要求學生一直練習。而由于“記敘文”有時注重故事性,教師擔心學生無法講出好故事,因此就不鼓勵學生嘗試。而在語言使用方面,也希望學生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表達即可,不希望學生創(chuàng)新。如此一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就會被完全扼殺,寫作質量也會大幅度下滑[1]。
(二)教學過于注重形式
在語文高考中,寫作一直都是重點部分。為了能讓學生取得好成績,教師經常會提供一些范本,以此作為參照,讓學生進行模仿,按照討論進行內容表達。而為了提升文章的整體表達水平,還會讓學生背誦一些經典事例。這種方法雖然能幫助學生提高成績,寫出一篇合規(guī)的優(yōu)質文章,但卻過于依賴資料和素材。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對這種模式產生厭倦,甚至對寫作有了抵觸情緒,進而限制了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提升高中語文作文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方法
(一)提升實用性的方法
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通過提升教學的實用性特點,并非是讓學生取得好成績,而是對其寫作能力予以培養(yǎng),懂得如何正確進行語言表達。為此,教師需要教給學生多種不同的寫作方式,而不是單純針對議論文進行指導。不同學生的喜好不同,擅長的文體也都不一樣,只要不跑題,基于主題本身,不同文體同樣能展現(xiàn)不一樣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入手,讓其了解多種不同的問題,并按照喜好選擇相應的文體。
之后,再從實踐的概念出發(fā),向學生講授作文的亮點。畢竟一個簡潔的開題,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從而讓人有興趣繼續(xù)閱讀。而一個完整的結局,則能對全文展開全面總結,對文章的核心內容予以歸納。
此外,適當?shù)陌咐兔砸靡埠苤匾.攲W生能提供一些自己的真實案例,自然能讓文章的表達更為具體,也更為真實,從而變得更有吸引力。而在引入了名人名言后,能更好地對觀點進行論證,提升文章的科學性[2]。
例如,有一個作文的標題為“父親的肩膀”。學生能應用的題材有很多,有些學生會以記敘文的方式寫一篇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而有些學生會選擇議論文,對內容予以探討,并探究父親所承擔的責任。當學生明白了主題思想,并選擇了文體之后就可以嘗試選擇案例,是通過多個案例予以詳細論證,還是基于一個案例進行詳細描寫。同時,在語句的使用上應更為樸實一些,以此表達出父親對自己真摯的愛。
(二)提升創(chuàng)新性的方法
在作文教學時,看似實用性特點和創(chuàng)新性有所矛盾。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二者一直都是互補關系。在每年高考結束后,都會有諸多優(yōu)質的作文脫穎而出,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而這些作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創(chuàng)意極為大膽,學生基于自己的想法,敢于表達,對個人觀點予以輸出。因此,教師就要對學生予以鼓勵,盡可能應用自身的發(fā)散思維對內容進行呈現(xiàn),甚至可以適當打破常規(guī),從特殊的角度切入進行論證。但需要注意的是,創(chuàng)新性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若創(chuàng)新過度,就有可能突破底線,導致跑題或者中心思想偏離。因此,創(chuàng)新的程度必須合理,不能超出控制范圍。
例如,在進行發(fā)散思維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尋找一些有著不同理解的題目,讓學生認真品讀,并思考其中到底有多少個切入點,每一個切入點又能以怎樣的問題進行嘗試。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認真觀察,感受生命,經常通過語言對內心的感想予以表達,并對一些沒見過的事物用語言進行描繪,將其與其他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水平就會得到提高,從而有了更強的自信心,進而使自身學習水平得到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一直都非常重要。早期由于教師采用的方法不合理,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并未達標。為此,教師就可以從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兩方面入手,鼓勵學生嘗試,進而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徐進.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4):109.
[2]張春燕.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