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磊
摘要: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普及下,網絡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學生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取知識。對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展開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新時代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學生從小學時代就已經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的發展可以讓學生多一種獲得知識的途徑,也能讓學生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廣泛的世界。語文作為一門切合學生日常生活言行的學科[1],對學生的作用和影響都是很大的,如何結合信息技術實現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是本文探討的內容。本文簡單分析了信息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現狀,并根據現狀提出了一定的改善措施。
一、信息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現狀分析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我們嘗試結合互聯網改善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互聯網資源豐富的特性來充實學生的素材,豐富學生的思維。在信息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改善了一些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更多的是學生自主通過互聯網的視聽結合,自我感受文學的魅力,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在結合互聯網的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教學課程缺乏引導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不少教師通過互聯網教學時,整堂課都是在播放視頻而缺少引導學習的環節。學生雖然是學習的主體,但是作為教師并不是全部把學習的任務交給學生,在選取教學資源時,需要精挑細選,對相應的教學資源進行“二次加工”,這樣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上課的課時有限,不能將全部的教學時間全部用于讓學生觀看教學資源,這其中還需要教師進行引導,讓學生學會思考,形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思維。[2]
(二)教學未結合生活
在大多數時候,教師都是圍繞著教學節選片段講述的,但是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因此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的體驗更加深刻,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感受和課堂上所接受的知識產生共鳴。
(三)評閱的角度單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實際上就是結合閱讀的素材讓學生進行寫作,之后再由教師進行批改,最后再到班級里去點評。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是由這種教學體制所導致的。首先,學生獲得的閱讀素材單一,不夠生動形象,讓學生只讀其表、不得其意。其次,教師的批改過于單一,并且教師的主觀意向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被動學習,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創作能力受到影響。
二、信息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改善對策
為了更好地結合信息技術進行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根據上文中閱讀與寫作的教學現狀提出以下改善措施。
1.優化教學內容
教師對在互聯網上找到的教學資源,需要對節選出的經典的教學片段進行“二次教學加工”,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時做出導學思維圖,引導學生從哪些方面去感受、去學習,在課后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嘗試著獨立制作學習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
通過互聯網為學生創設的教學情境,需要教師聲情并茂地講述其表達的中心思想及其內涵,教師需要融入教學情境中,將互聯網創設的教學情境作用最大化,從而帶動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中,讓學生的情感由內而外地自然產生。在教學過程中穿插聯系生活的內容,從而讓學生聯系生活,讓課堂上學到的和生活中切身感受到的產生共鳴。
3.充分利用互聯網建立多角度評閱
在信息化發展的時代,可以依托互聯網進行評閱,此時就不再是教師單一的評閱,避免了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比如,建立一個社交平臺,其中主要面向學校中的其他老師以及家長,采取投票制以及開放留言平臺,將學生的作文發布到平臺上,可以從更多角度評閱學生的作文。
三、結語
信息時代,教師要學會適應新的教學方式,而不是固守著傳統的教學經驗。時代在進步,教師也應該追隨時代的潮流,培養出新時代的綜合型人才,在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教師不能一直是“陳腔濫調”,要學會接受新興的文化,文化也應該是不斷進步的。對于本文探討的信息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師還需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摸索,才能發現其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且針對問題進行及時的改善,才能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楊娟.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中旬),2019(1):112-113.
[2]胡友忠.關于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1):24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