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華
【摘要】? ? 隨著全球一體化趨勢的不斷臨近,國家對于人才的需求越發綜合化,更加注重對核心素養的培養。傳統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目前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而信息技術的出現恰巧彌補了教學硬件上的空缺,教師不再拘泥于固有的以課本發揮的模式,而是通過多媒體等信息化技術展開教學。但由于許多教師受限于經驗或思想,現階段的信息教學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針對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進行研究和實踐,以期為相關人員提出一些參考。
【關鍵詞】? ? 核心素養? ? 初中數學? ? 信息化教學
引言:
信息化時代的飛速發展將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帶入到課堂中,初中階段正是一個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此時的他們在經歷與心智上還并未完全成熟,但他們同樣有著思維活躍的優點,這正是數學這樣一門需要豐富想象力的學科所需要的,所以教師要做的就是依托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們的思維活躍,帶動他們進入到數學的魅力世界當中,培養出主觀學習的學習習慣。這種教學理念的改變會引發,教學內容、教學理論等一系列的改變,從根本上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達到培養核心素養的要求。
一、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教學的意義
培養核心素養的初衷就是為了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傳統的知識灌溉轉化為對學生獲得知識的能力的培養,并且獲得自主學習數學的意識。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到課堂中,成功實現了這一教育目的。通過讓學生們得到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更為廣泛的信息渠道,調動起學生積極活躍的學習興趣。同時改變傳統以教材為主的授課模式,利用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的沖擊讓學生們感受到更加豐富多彩的課堂。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這種教學情境上的優勢是傳統課堂無法比擬的[1]。
同時由于初中生的認知比較淺薄,面對數學中并沒有接觸過的圖形,同時腦海中并沒有關于這方面的抽象思維,教師在教學數學時應用信息技術,通過對圖形等知識的詳細展示,幫助學生培養出抽象思維,并建立起空間感。同時,作為一項比較偏向于應用型的學科,教師要注重培養起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的能力,以及對于數學之中核心要素的培養。避免出現學生獲得了知識卻因為無法應用,落得了“書呆子”的稱號。利用多媒體將數學教學融入到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情境當中,從實際生活作為出發點,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不只是課本上的刻板知識,而是存在于我們日常當中的生活。
通過多媒體可以加強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選材、以及對學生特點的了解等打破師生壁壘,達到更好的交流模式。
二、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的實踐策略
2.1構建情境教學
傳統課堂最大的弊端在于其過于刻板的教學模式無法調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2]。往往有的學生在課堂一開始時就進入不了學習狀態或是出現在課堂上打瞌睡、走神的情況。教師針對這一問題往往沒有較好地解決方式,但信息化手段的出現改變了這些現狀。通過對信息化技術的合理使用,在為學生提供更為多樣化的教學場景外,也幫助學生開辟了多樣化的信息渠道。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時更加融入課堂,教師因在課堂上結合教材內容構建有趣味性的教數學情境,以此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進行“軸對稱”的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具有對稱性標準的現象,例如:羅馬數字,英文字母等,通過這些拓展的知識讓學生們對稱性有充分的了解后,可讓學生在班級中,找到具有對稱性的物品,以此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在學生們尋找完教師內的對稱物品后,教師在此時就可以引入對稱軸的概念,引導學生們找到所尋到的對稱物體的對稱軸,在進行完這一部分的教學后,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如詢問學生,是否可以找到所尋物品中具備中心對稱特征的物品,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借助對比軸對稱與中心對稱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學習。
或是在講解“旋轉”這一概念時,教師可以在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張貼近生活的照片,比如校園的大門,然后通過電腦操控,來旋轉圖片的角度和方向,通過演示進行對比,并提問學生學校大門的位置朝向,在有效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同時,起到更為沉浸式的教學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散發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2.2引導學生教學實踐
在科技手段逐漸豐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教學形式被帶入到教學當中[3]。以往的課前預習階段常常只是讓學生對教材知識進行簡單的閱讀,但利用信息化教學,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平板這一新式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在學生通過平板進行預習時,在進行教材閱讀的同時,也可以做出課前預習習題解答,并且還可以利用網絡方便交流的優勢成立一個教學交流平臺。教師在了解學生們在預習中答題情況的同時,也可利用平臺進行提問[4]。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平板授課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利用平板設置教學難題,學生利用平板進行強大,是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互動當中來。
同時教師也可利用平板與多媒體共同使用的形式在課堂上展示教學內容,如在進行《平行自變形的判定》這一課程的內容時,為了引導學生們進入課堂,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列車的軌道,并由此展開對于平行四邊形的講解,在拓展階段,教師可利用平板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創造出一個平行自變形,隨后利用操控多媒體的形式,先改變一組平行線的長短,讓學生們觀察整個圖形是否發生了改變?為什么?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每位學生都通過平板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在角度大小、平行線長短等都發生改變的情況下,還是不是平行四邊形。
通過這一學習過程的引導,幫助學生更深層次了解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方法[5]。并對判定條件等要素做到靈活運用,在實踐中深層次理解知識,通過這種信息化的模式,深刻了解學習概念,培養對數學學習的主觀性以及思維發散性,達到培養核心素養的目的。
2.3利用微課進行學習
不僅僅越來越多的信息技術被應用到教學當中,憑借著信息技術多衍生出來的諸多產物也被廣泛應用到教學當中[6]。微課就是其中之一,其被應用在教學中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利用相對精簡的視頻時長以及較為精華的視頻內容得到很多教學實踐者的喜歡。將微課這一短小靈活的教學方式應用到初中教學中,在預習以及復習方面都可以借助微課來完成,彌補了學生在課前和課后學習時的教學空白,這也是減輕教師壓力的一種教學手段[7]。
教師結合教材進行預習內容的設定,學生帶著問題來上課,教學就可以做到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同時為學生定制出預習測試題,對學生預習的成果進行檢驗。這在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可以為學生在預習時產生的問題進行解惑。在傳統的課堂中,針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教師往往很難定制個性化地教學,來幫助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做不到差異化的教學往往讓許多學生苦不堪言,教師只能采取統一授課的方式,基礎并不牢靠的學生嗎,面對有難度的習題尋不到破解的方法,并在學習中逐漸喪失信心,甚至可能放棄學習,而對于學習較好的學生,如果教學內容十分基礎,則學生不會得到進步和提高,浪費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所以利用微課教學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和學習特點,定制分層級的教學視頻,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數學學習中較為薄弱的一部分進行補充學習,這樣能最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教學質量。在課后復習時,同樣可以采用這種形式,許多學生在復習時沒有頭緒,面對教材不知該復習什么,教師就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錄制微課視頻,并引導學生們進行觀看。
例如,在學習《一次函數》的課程內容時,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就提前在微課上設置好預習內容,并且針對學生比較常見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可以鼓勵學生在微課的留言板功能中進行留言。
在課堂的實際教學時,教師就可以根據留言板中被學生們廣泛提問的內容進行教學,并且可以對學生普遍不理解的內容進行重點教學,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通過多視角看待問題的方式各抒己見,在互相交流和分享中完成學習。
2.4提升教師自身素養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積極對現今技術進行學習[8]。因為現行的教學中,依然有很多教師不愿意接受現今的教學方法,或是認為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好,他們依然在對學生進行大班課的學習,這不符合現行教育中培養核心素養這一理念,所以教師也應該通過培訓、自主學習等方式進行自身素養的提升,在課堂上通過教師、學生、多媒體共同協作的方式,達成對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家不斷強調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號召下,信息技術的出現為教學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同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信息技術有初中數學進行有機融合,將傳統教學方法與初中數學進行有機融合,對于學生來說,這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十分具有吸引力,同時他也給教師提供了改革的空間。
參? 考? 文? 獻
[1] 王偉.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研究與實踐[J]. 求知導刊, 2019, 000(025):36-37.
[2] 王春力.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J]. 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 2019, 000(021):P.90-90.
[3] 張夢婷. 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信息化教學實踐研究——以”基本不等式:■”為例[J]. 中學理科園地, 2020, v.16;No.91(02):49-50+67.
[4] 薛紅亮.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學科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 考試周刊, 2020, 000(015):73-74.
[5] 劉靜. 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的實踐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19, 000(014):565.
[6] 崔紅梅.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教學探究[J]. 求知導刊, 2019, 000(029):26-27.
[7] 帕爾哈提·克里木.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教學研究[J]. 文淵(高中版), 2019, 000(003):437.
[8] 周兆元.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信息化課堂教學實踐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19, 000(015):7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