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霖
摘要:針對于國土空間規劃來講,參與式GIS的運用十分重要,其不僅可以提升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有效性,同時還能夠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參與式GIS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運用對策。
關鍵詞:參與式GIS 國土空間規劃 現狀 運用對策
在科技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空間信息的采集與存儲以及管理分析是國土空間規劃的關鍵輔助工具,同時也可以說是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核心要點。有效的國土空間規劃模式可以全面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因此,可以運用參與式GIS來開展國土空間規劃,以此來更好的梳理規劃模式。
1、公眾參與GIS的概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諸多大型經濟活動都開始實行和推動公眾參與,當然在GIS技術的運用中也是如此。公眾參與GIS系統在運行階段實現了數據收的跨領域、跨行業,同時還進一步實現了GIS數據向著大眾化方向發展。在GIS系統數據收集與處理階段,可以保障社會發展的合理規劃,進而確保設施建設可以更加科學[1]。另外,公眾參與式GIS系統能夠進一步實現人、地以及社會發展的全面融合,借助群眾的集思廣益來確保相關工作和各項決策的科學性,同時在一定范圍內可以實現GIS諸多數據的共享,確保群眾可以了解到GIS的信息數據,使社會群眾可以參與到各項間接的參與到各項決策中,這對于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有著一定的幫助。
2、當前我國國土空間規劃的現狀
(1)開發格局不足 整治任務十分艱巨
目前,針對于各類的的項目開發來講,其存在不重視對自然資源保護的現象,當然國土資源開發也存在這一問題,長此以往,不僅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增長,同時還會造成自然基礎與經濟總量的失衡。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積極修復生態環境、減少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十分重要,也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在過程中需要提升我國資環環境的承載力,而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優化國土空間的開發格局,這樣才可以構建出良好的自然環境,同時進一步保障生態資源的安全[2]。
(2)相關整治機制不完善
國土空間規劃包含了自然資源的重組與生態環境的整治,會設計到諸多方面和內容,由于我國國土空間規劃會涉及到諸多部門,如自然資源、林業、農業以及水利交通等多個部門的參與,這些部門之間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政,缺少溝通和有效的銜接,進而導致各部門之間尚未形成綜合機制,長此以往,則會浪費過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不利于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推進。
3、GIS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運用對策
(1)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運用
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建設過程中,針對于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來講,生態文明建設十分重要和關鍵,運用GIS技術可以對城市水源涵養與雨水收集以及生物多樣性等方面進行數據收集與數據分析,進而為城市生態格局的有效規劃提供決策支持。另外,借助數據收集與數據分析還可以為城市各區域生態安全發展開展評估,同時對危險的生態保護基地來進行動態化監管,以此來幫助相關工作人員更好的制定相應的補救和解決措施。生態文明建設可以說是城市發展的重點內容,美好城市建設和規劃需要借助GIS技術的支撐,這一技術可以促進城市綠色空間建設發展,在消除和緩解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人與土地之間的矛盾以及踐行生態發展理念等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幫助[3]。
(2)空間規劃的運用
GIS技術在國土空間中的運用可以說空間分析技術是核心關鍵,在多年的積累中,GIS的空間分析技術雖然已經得到了發展,但僅限于資源利用分配方面的發展,可以借助有效的分析與研究來對城市發展和空間規劃提出相應的完善策略,以此來提升國土空間規劃的合理性。GIS就似乎的運用可以對城市中心區域的空間分布進行規律分析,使用方式可以為以下幾點,即為:空間高度分析、空間等值線分析、類聚分析以及空間波動分析等,這些方式是國土空間規劃未來發展模式和指導結構用地調整的重要策略。另外,講GIS技術與拓撲關系或POI數據進行融合還可以強化國土空間技術設施建設規劃的合理性,在提升城市發展布局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和作用。
(3)GIS技術在參與過程中的具體運用
在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中,公眾參與其中的主要討論即為以下幾個階段,即為工作目標制定、工作方案篩選、工作方案審批以及項目計劃實施等階段,而需要注意的是這幾個階段最后都需要借助GIS系統來進行收入和整理,進而形成良好的決策結果。其一在國土空間規劃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借助多種渠道和方式來向公眾發布相關數據和信息,并且國土空間的規劃圖也需要向公眾展示,可以借助相關社交軟件來收集公眾意見,之后在運用GIS技術來對意見和建議進行收錄,無效意見和建議可以直接刪除,確保工作目標制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其二在工作方案與計劃篩選階段,可通過虛擬現實技術來模擬開展工作方案,確保信息數據建模的合理性[4]。針對于工作方案審批階段來講,GIS技術就可以出示已經收集和分析好的數據來為決策提供支持,確保方案篩選可以更加合理;其三即為在國土資源工作開展階段,應始終堅將國土空間發展的真實情況與工作計劃進行融合,可以依照空間發展規律來開展空間規劃工作,積極主動的將最新規劃工作數據發布到網絡中,以此來讓公眾清楚了解,進而保障公眾的知情權。
結束語:
結合全文,針對于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來講,運用參與式GIS技術可以提升國土空間規劃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并且還可以保障國土空間規劃的空間分析可以發揮出自身優勢。另外,借助公眾的參與可以使GIS獲得精準的數據信息,進而促進國土空間規劃與建設高效完成。
參考文獻
[1]楊彧,程驛桐. GIS在村莊國土空間規劃的應用——以吉林省延邊州圖們市月晴鎮杰滿村為例[J]. 四川建材, 2020, v.46;No.244(12):73-74+85.
[2]何紅,石志偉. 淺談GIS空間建模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J]. 經緯天地, 2020, No.195(04):71-75+88.
[3]馬智宇, 陳士銀. GIS軟件應用課程教學內容體系與教學方法研究——以廣東海洋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為例[J]. 安徽農學通報, 2020, 026(001):126-128.
[4]柯燕萍. 地理信息數據檔案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的應用探討[J]. 辦公室業務, 2020, No.349(20):97-98.
河北省石家莊市國土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 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