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萬茂
摘 要: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就是閱讀,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因此,教師可以清晰地看到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除此之外,閱讀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精神素養,讓學生建立屬于自己的語文知識體系。首先,從初中階段開展群文閱讀的可行性入手;其次,分析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群文閱讀;初中語文;應用策略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的學習,初中語文教師通過合理開展群文閱讀,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群文閱讀不同于傳統閱讀方式,群文閱讀教學是最近幾年興起的一種閱讀教學方式,其實就是教師將一些相似的文章按照規律組合在起來,然后指導學生對這一組文章進行閱讀。這種閱讀方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最重要的是,通過群文閱讀,學生可以勾勒出語文知識框架與思維體系,指導學生更好地進步。
一、初中階段開展群文閱讀的可行性
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新興的閱讀教學理念,打破了傳統閱讀的教學理念,更具創新性,符合新課程改革發展的要求,已經受到很多教師的重視并應用到教學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調查發現,目前我國初中生的寫作能力都相對薄弱。他們在寫作知識的儲備積累以及方法技巧上有著很大的不足。但是要想寫一篇優秀的作文,這些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這就需要學生利用群文閱讀來積累素材知識,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關注閱讀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學生閱讀薄弱的現狀。在開展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各類文章進行分類整理,讓學生廣泛閱讀不同類型的素材。例如,學習古詩文時,詩文往往會摻雜很多的文化色彩,所以,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是非常必要的。
二、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通過群文閱讀,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調查顯示,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對課前預習這個環節一直不重視,這也是導致教師教學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作為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前預習也應該受到重視。課前預習工作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思維的提高,讓學生高效地跟上教師的授課思路。為了更好地提升課堂效率,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創新預習的方式,通過實施群文閱讀,引導學生進行預習。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貓》的時候,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引導。為了拓展學生在預習階段的思維,教師可以提供與《貓》一文相關的課文,讓學生進行閱讀。通過這種預習方式學生就可以更好地把握貓的特點及生活習性,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率。
(二)通過群文閱讀,拓展教學內容
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初中階段的閱讀教學,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更加注重對閱讀材料進行分析,使學生很難真正認識到其中的深層含義,這與學生的實際社會經歷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他們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無法更有效地挖掘文章背后的深層內涵,只能對淺層內涵有一些基本的認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實施群文閱讀的方式,幫助學生廣泛了解各類知識,在很大程度上拓展教學內容。針對學生經驗不足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入多篇與教學課文主題相關的文章讓學生閱讀,豐富學生的情感,當他們掌握了一定的主題內容的理解時,可以提高他們對教學課文內容的理解。例如,在學習語文八年級上冊《永久的生命》一課時,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頑強、珍愛生命的情感,教師需要開展多篇與珍愛生命主題相關的文章閱讀,讓學生更好地感受生命的力量。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讓學生體會生命的珍貴,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閱讀教學的價值。
(三)通過群文閱讀,引導學生進行課后閱讀
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還要讓學生在對比中更好地把握文章主題。這時老師可以查找一些與平時閱讀的文章不一樣的文章,讓學生自主閱讀。運用對比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實際運用閱讀的能力得到發展,避免每天重復進行同類型閱讀而導致的思維受限。由于課堂時長有限,需要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文學水平,這時教師應該學會通過對學生進行課后輔導閱讀,從閱讀與課本文章內容截然不同的文章篇目,使學生學會通過客觀全面的角度去對待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閱讀分析的能力得到全面且綜合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白楊禮贊》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查找與該白楊樹文章截然不同的文章推薦給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下課后自行閱讀,通過上述方式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
三、結語
通過開展群文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展,還能讓教學形式得到發展。在初中語文課堂上開展群文閱讀,老師和學生都非常喜歡。學生要想全面發展,教師還需要充分重視閱讀的作用,不斷地創新閱讀教學方式,助推學生更好地進步。
參考文獻:
[1]唐振杰.淺談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18(25).
[2]陶麗紅.群文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語文天地(初中版),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