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新
摘要:本文研究主要分析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勞動教育,需要每一位數學教師都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拓寬勞動教學渠道、豐富勞動教育形式,從而推動青少年勞動教育建設力度。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滲透;勞動教育
引言:
勞動教育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重點內容,勞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可以有效實現育人目標,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勞動教育,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引導學生正式勞動、尊重勞動,讓自己在勞動中進行創造。
一、以身作則,將勞動教育融入到情感教學中
陶行知教育家說過,真正的教育是一種心意相通的活動,只有從心理出發進行教育,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教育目標,可見情感教育和勞動教師是相互融合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理論知識教育的過程中也需要注重情感教育,注重將勞動教育融入到情感教學中。對于數學課堂教學而言,因為學科本身的特殊性,導致學生對一些數學概念、定理、符號難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在情感陶冶中讓學生內化數學知識。只有這樣,教師才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和學生積極進行互動,從而實現心靈互動,最終在一種融洽、愉悅的環境中,完成育人教育目標,實現數學教學目標。教師也可以以身作則,在課堂教學中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自身的影響力,讓學生在勞動教育中收獲學習成果,完成學習任務,實現學習目標。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板書、語言技巧表達、數學推理驗證等一些舉動,讓學生學習、觀察、模仿,最終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理性思維[1] 。
二、挖掘教材資源,尋找勞動教育素材
勞動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對于數學教師而言,可以積極進行勞動教育,改變教學問題,一方面教師先需要充分挖掘數學教材中的勞動教育資源,對數學學科育人目標進行理解,注重在教材分析中自覺進行勞動教育。另一方面也需要積極將數學教材中的勞動教育資源引入到數學課題中,比如,在人教版概率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于已有的教材案例進行改編,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熟悉、感興趣的體育運動知識進行編題。教師在編題完成后可以先讓學生先搜集資料,并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見解,自己推理、計算概率,最終實踐活動中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2] 。因此教育者需要將勞動教育放在新課程標準的核心地位上,采用多養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體驗勞動的習慣。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歷史信息進行勞動教育,可以向學生舉例我國數學家們取得了哪些數學成就。比如,圓周率的提出是我國數學家們通過對圓的計算得史料,出的一種約率和密率,用分數的方法表述圓周率。比如,方程式思想主要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我國數學家們提出的“天元術”和“四元術”等思想成就。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教材中發現數學,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由此激發學生們自覺進行數學創造,從而實現勞動教育目標。
三、創設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屬于思想教育范疇,積極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氛圍,可以彰顯教育力量,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思想,鼓勵學生自覺探究勞動教育活動,最終促使學生在勞動實踐活動中,學會人際交往。首先,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給與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對于基礎的數學概念、公式、定理、數量法則教育,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通過表面去探究本質。為學生創造有利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覺參與到教學互動中來,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最終學生在自己的可以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成果,以此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其次,教師也需要通過信息化教學工具,注重在數學知識教學中滲透文化教育,引導學生通過實踐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改變主觀驗證的習慣,教師也要注意改變自己的錯誤偏見,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感受到數學探究活動的快樂。最后,教師需要注重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比如,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給與學生更多自由探究和自由驗證的機會,改變傳統單方面教學的方法,要求學生在討論中積極反思、歸納、推理,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在這種教學情境下,學生可以形成不同的思想意識和觀念,可以綜合考慮各種因素,讓學生明白班級這個整體、團隊這個整體,可以借助團隊力量去解決一些復雜的數學問題,最終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勞動之中收貨學習成果[3] 。
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拉動教育,是繼承我國勞動精神、尊重勞動、懂的勞動的重要舉措,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勞動的能力,最終確保我國勞動教育有效落實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付登超.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第七期“教育問題時習會”論文集. 2019.
[2] 陳幫信. 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 2019(10):0129-0129.
[3] 張麗珍.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 散文選刊:中旬刊, 2019, 000(008):P.180-181.
湖北省紅安縣永佳河鎮永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