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倩倩 李亞亮 顏守保


【摘要】為加強新時代新工科背景下的專業人才道德修養和專業素養教育,使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實現協同效應的高質量培養目標,本文以淮南師范學院生物工程專業核心課程《發酵工程》為例,通過修訂新大綱、制作新課件、引入新手段、完善新體系等措施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并融入課堂教學,積極探索課程思政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精益求精、求真務實的科學及探索精神,以達到更好的思政育人效果,同時也為其他理工科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教育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工科;課程思政;發酵工程;教學方法
1“新工科”背景下課程思政重要意義
習總書記要求教師“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
“新工科”要求專業人才賦有國際視野、工程素養和創新能力[2,3],而課程思政是培養工科人才具備這些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養的關鍵。然而,如何實現課程思政教育與專業學科教育的統一,是理工科類課程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
2《發酵工程》課程思政融入教學設計與意義
發酵工程是基于大規模細胞純培養技術,以獲得各種活性物質的一門前沿生物高新技術學科,作為生物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醫藥、農業、化工、輕工、食品及環保等領域[4]。在專業課教學中,深化課程思政教育,體現國家的教育方針,提升教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從制定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教學大綱、制作新課件、引入新的教學手段及完善課程評價體系4個方面著手(圖1),深入挖掘發酵工程課程思政元素,以期提高專業課教學效果,并為其他理工科專業課提供教學思路。首先,制定OBE教學新大綱,基于學生畢業要求及培養目標,制定新的課程目標,確定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指標點對應的關系,設定教學內容及要求,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綜合素質。其次,課件要緊密聯系教材,通過強化教學設計,利用各種繪圖工具或軟件,如PowerPoint、FLASH、director等,實現教學內容與行業動態緊密銜接;合理使用動畫,制作圖文并茂、重難點突出的新課件。另外,通過引入各種教學工具,如智慧課堂、翻轉課堂、虛擬仿真實踐教學、講座、理論學習與實訓相結合等,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自學意識。最后,通過確定與OBE教學大綱相匹配的評價目標,利用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及學生自評等多渠道評價手段,建立多級評價體系。
本文就發酵工程的“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整合(表1),深入挖掘知識點背后的現實意義,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引入思政元素。例如,在介紹發酵工程應用及現狀時,以我國當前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為例,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及民族自豪感。再如,在介紹微生物菌種時,會強調工業菌種一般是眾多科學家長時間共同努力的結果,但菌種本身并沒有防偽標志,所以要求學生要有高尚的職業操守,干干凈凈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3《發酵工程》課程思政教學手段探索
《發酵工程》側重于培養學生工程思維,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如圖2所示,借助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結合創意互動式,并通過構建完善科學的課程評價體系,實現學生價值與知識的統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增強競爭力。
(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學院及學校督導組為輔,充分合理地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增加思政元素。通過工程案例講解、小組討論,啟發式教學等豐富線下教育;課程思政與“互聯網+”融合,通過愛課程、慕課等優秀線上課程,擴展知識面;利用學習通,進行線上討論、測試、提問等。另外,借助QQ、微信等,實現實時溝通。這樣不僅能解決傳統教學方法中時間不靈活、理論脫離實踐等問題,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掌握專業知識及技術,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習慣。
(2)創意互動
為了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采用創意互動形式提升課堂質量,學生與教師相互影響,共同進步。首先,要注重教學設計,明確課堂互動點,盡可能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一般可采用設疑、提問、討論、補充、教師總結的形式展開,學生能在相對較輕松的環境中深入掌握專業知識,并學會多元化看世界。第二,要加強課堂管理。教師要鼓勵每一位學生參與,多運用分組討論、課堂提問、角色轉化等方法,加強互動。第三,要注重培養學生互動能力。教師要做好課堂的主導作用,利用總結的時間,將知識邏輯嚴密、有理有據地傳遞給學生。
(3)完善課程評價體系
為了科學評價課程思政教育的效果,有必要建立一套可操作的課程評價體系。一般來說,課程評價體系是一種將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兩種評價方式有機結合的一種綜合評價體系[5]。在該體系中,期末考試為終結性評價,權重占70%,試題類型多樣。平時成績為形成性評價,權重占30%,其中包括平時作業、在線測試、討論、考勤及互動。這種復合型的評價方式可對課程做到“全過程、多方位、分階段、指標細化”的評價[6]。
圖2《發酵工程》課程思政教學手段
4結語
專業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應注重課程的思政教育,專業課課程思政教育并不意味著生硬地直接照抄照搬思政元素,而是在課程教學中,以學科專業為教學本位,深挖與專業相關的課程思政元素,并將其自然而然地融入專業知識中,從而達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使學生全面成長。
習總書記說過,“好老師應該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在專業課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教育,能夠有效指導大學生增進對社會發展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國情意識和學以致用的能力,從而用自己所學為國家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周學智,吳小林.適應新工科發展要求提升學生工程實踐素養[J].中國高校科技,2019,365(Z1):73-75.
[3]陶秋香,涂繼亮,舒建文,賈杰.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技術類專業學生創新素質提升路徑[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20(001):97-106,112.
[4]張慶華,朱向東,張寶.農林院校發酵工程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輕工科技,2014(1):162-163+165.
[5]張愛娟,馮銳,焦萬麗,樂紅志.《材料工程基礎》課程思政探索[J].山東化工,2018,047(018):127,129.
[6]陳新梅,王峻清,高雅,丁志遠,徐愛萍.以形成性評價為導向的研究生《物理藥劑學》課程考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山東化工,2018,047(018):128-129.
基金項目: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一般項目(gxyq2020046);淮南師范學院校級質量工程項目(2018hsylkc34)
作者簡介:仝倩倩(1986-),女,漢族,江蘇睢寧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發酵工程教學與研究。
(淮南師范學院 安徽淮南 23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