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珍珍
摘要:項目化實踐教學事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是把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必然需要。在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下,對教學的要求更注重與實踐話,要求教學內容與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因此,道德與法治課程實現項目化實踐教學將書本知識和實踐訓練相結合,可以有效的提高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對教學知識更加深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就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實現項目化實踐操作要求進行討論分析。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設計;項目化;實踐操作
前言: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教學理念也不斷的進行改革更新,以求做到與時俱進,未社會培養更多實用性的人才。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進行,除了要求教會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外,更加要求學生對課堂知識可以在生活中進行實際運用。傳統教學觀念下,教師教學更加強調的是學生對書本知識理論的理解,而忽略了對知識理論的理解,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較差,這不符合實用性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更加注重項目化實踐操作的教學,以幫助學生實現長遠發展。那么,教師要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進行項目化實踐操作的教學?
一、改變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本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課堂教學以老師為中心,帶領學生對書本知識理論進行學習,教師以教會學生書本知識理論為主要任務,導致很多學生出現只會說不會做、紙上談兵的現象,對知識理論的實踐操作較少,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學生認識道德理念和法治觀念,但是如果學生沒辦法將學到的道德觀念和法治知識在現實生活中運用起來的話,那么這個道德與法治教育可以說是失敗的,喪失了學習的意義。
項目化實踐教學更多的強調學校和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主角,對學生進行綜合培養,對學生的課堂教學不能再停留在對理論知識理解的表面,更多的是對知識理論的實踐和運用,加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對知識理論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想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當中實現項目化實踐教學,首先就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從傳統的教學理念中實現突破,堅持以學生為本,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通過開展課堂活動加強教學實踐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已經有一定的認識,而初中階段的學生又處于叛逆階段,對一些理念可能會出現反叛心理或者去挑戰這些理論。因此,教師應該通過課堂活動去讓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生對書本的理念知識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像道德與法治這樣的科目,更多的是對一些社會規則和法律條規的一些學習,通過書本的字面描述,學生可能會那些條律條規并沒有一些更直觀的認識,對遵守法律法規缺乏敬畏之心,因此對違反社會規則和法律法規的后果的嚴重性沒有相關的一個概念。因此,教師通過開展課堂活動加強課堂內容的實踐教學,對學生加深知識理論的印象會有積極的影響作用。
現階段的課程活動實踐教學存在著主題不明顯、方案操作性較差的特點,操作不流暢導致學生對課堂活動實踐活動缺乏耐心,提不起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準備課堂實踐活動時可以通過設計項目的方式進行課堂實踐活動。教師在進行項目準備時,首先要注意突出項目的主題,項目主題要始終立足在課本內容,做到項目活動與書本理論相融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道德與法治為出發點和歸宿點,以道德品質教育以及法治精神教育為主體,積極構建“以項目為形勢、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核心”的實踐項目群。
例如,在進行相關課堂內容教學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確定一個項目小組,學生根據自愿原則,組合成為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人數可以為6—10個人,每個小組自愿選擇一個書本知識點作為自己項目小組的主題,選出自己的項目組組長,保持與教師進行聯系溝通交流。項目小組內部人員進行明確分工,對項目主題和發展進行討論研究,包括制定項目主要內容、實施步驟、想要的效果等內容。當項目具體流程確定下來后就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因為初中階段學生所能運用到的資源比較有限,因此可以與教師進行溝通需求一些幫助。再如,以《法不可違》為項目主題,項目小組通過討論,確定以播放電《湄公河行動》為項目主要表現形式,通過電影讓同學了解違反法律的后果,加深學生要遵紀守法的意識,準備一切之后,小組組長就可以聯系教師,準備好播放電影的設備和時間,保證項目順利的進行下去。最后教師根據每個小組的表現,可以進行打分評價,分數高的小組可以進行一些獎勵,保證學生進行項目實踐的積極性。
三、完善項目考核制度
為了確保課堂教學的效率,保證道德與法治課堂項目化實踐教學模式可以順利的開展下去,教師可以完善項目的考核制度。完善項目考核主要體現在考核制度、考核主體、成績比重上面。考核制度要靈活運用,從多方面多學生進行考核。教師要觀察項目小組在準備項目過程中的表現,小組成員是否和諧相處,項目活動的運作過程是否做到遵守規則。
此外,考核主體應該要多元化,不能僅僅進行教師對學生的考核評價,這樣考核意見會過于單一,評價結果缺乏信服力。還要進行小組組長對組員的考核評價、小組與小組間的考核、學生對教師的考核評價等,通過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進行項目評價,以讓各個成員對自己在項目活動中的表現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最后對考核成績的構成比重要合理設置,對初中學生來說,一個成績肯定會比一句話的贊美會有更大的鼓勵作用,為了防止成績偏高或偏低,教師應該定制一個合理的成績計算規則,以更好的進行成績評定。
總結:
總之,在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下,對教學方式實行創新改變已經是現代教師開展教學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實現項目化實踐操作是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不斷實踐出來的一個教學方法,作為新型的教學方法和理念,還尚未很成熟,還需要不斷地進行實踐改進。但無論如何都離不開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理念,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通過課堂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進一步加強項目化實踐教學。
參考文獻:
[1]方赟.試論道德與法治項目化學習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2020(41):145.
[2]孫平紅.基于項目化學習的道德與法治主題活動研究[J].才智,2020(13):5.
龍港市第七中學 浙江 溫州 3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