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齊鳴
【摘要】互聯網+教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大數據分析支撐下進行的智慧課堂,能更有效地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那么,語文課堂的變革與創新,是我們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事情。敢于打破常規,勇于融合傳統,快速適應變化,讓學生在科技的發展中享受到教育的效率,同時增加學習的樂趣,使學生能成為學習中真正意義上的主人。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智慧課堂的快速建模,有效建模,能使學生在情感、價值以及態度方面得到綜合的發展,幫助語文教師提高課堂的效率帶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智慧課堂? 學科建模
在新高考、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語文學科對學生的閱讀量日益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會更長,獨立思維的能力要求更為嚴格。那么,平板智慧教學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相對于傳統課堂,智慧教學能提高效率,節省時間,不囿于課堂,不一定相見,有網絡的地方,都是教學的天堂。
面對目前的新課改與新高考,各科的學科建模亟待完善。那么,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學科,課堂建模應快速成熟起來。結合本校以往的傳統課模和導學課模“六步教學法”,于此粗淺地談談本校的智慧課堂課模。
一、課前推送 自主探索
課前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部分,傳統教學的課前自學與預習,在監督力和自覺性上都是不盡人意,智慧課堂可以改變這些現象。智慧課堂的課前,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自學資料推送,二是導學案課前預習作業推送,三是微課推送。
自學材料主要是以與課中學習內容有關系的背景資料或者拓展資料為主,為學生能理解課文,了明旨意,開拓視野,積累材料而及時推送。學生課前時間有限,所以,在選擇自學材料時要簡,要精,要貼合備考實際,同時也是為課中的拓展延伸而作鋪墊。例如,在講到李商隱的《馬嵬》之前,我為學生推送了“古代四大妖姬”的相關資料,其目的除了是讓學生積累素材,舉一反三之外,也是為了在“拓展延伸”環節中,聯系《馬嵬》中楊貴妃的事件,理解“紅顏禍水”的說法,結合自學資料,結合歷史或聯系現實,談談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這樣,不僅增長了學生的知識面,也鍛煉的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自主表達能力,有一定的監督性和實效性。
導學案作為自主學習的載體,智慧教學把紙質變為電子檔,這樣易保存,不遺失。其中課前的預習作業的推送,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自覺性,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發送完成好的預習作業,教師及時修改整理,把預習的成果反映在課中的預習檢測中。這樣不僅使預習及時有效,也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當然,教師也可以根據統計結果進一步優化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對于微課推送,教師將下堂需要講解的知識,可以先行錄制微型課,提前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初步探知。
二、課中優化 互動研討
課中教學系統化,課堂解疑自主化,才能體現學生學習智慧化。平板智慧課堂的課中部分,結合導學案為載體的“六步教學法”,我大體把課中分為幾個部分。
1.? 天生我材必有用------自我展示環節
此環節為學生展示環節,可平板演講,可配音朗讀表演,可知識導入開場,可圍繞本堂內容作開場互動。例如,我在《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的課程中,先讓學生講解自己姓氏的來源(課前可通過平板先行安排),再與其他學生問答互動,既調動了積極性,也為課堂的開始暖場。
2.聞說雙溪春尚好------點評銜接導入環節
此環節,教師點評學生的展示內容,肯定優點,指出不足,補充遺漏,再銜接正課,自然導入。
3.小荷才露尖尖角------檢測預習,自讀文本,解答問題環節
這個環節為自主環節,先展示課前預習作業的完成質量數據,分析不足,再推送測試題,當堂檢測,抽查結果,教師引導,再鞏固基礎。然后自讀文本,結合導學案,對幾個基本問題作自主解答。同時,小組可進行問題收集,通過組內解答,組間解答,教師引導的方式,一一解惑。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還使小組合作學習更為緊密。
4.柳暗花明又一村------合作探究環節
這個環節是小組合作學習翻轉課型的具體體現,此環節的問題一般為內涵較深、晦澀難懂的手法類、意蘊類、情感類、主旨類題。對于習題課、復習課,此環節應設置方法類、拓展類問題。為了體現集體的協助共進,由小組為單位,生成答案,通過平板書寫,紙質拍照上傳的方式反饋給教師,教師同屏之后,分析答案,評分展示,分析得失,鼓勵后進。
5.天涯何處無芳草------拓展延伸環節
在對內容作總結的基礎上,進一步地拓開學生的思維。可對內容拓展,主題拓展,手法拓展,情感價值拓展。拓展在于素材積累,拓展在于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因此,拓有所思,拓有所得,拓后能寫才是最終的目的。這樣,既銜接了本堂知識,也為最后的環節作好了鋪墊。
6.會挽雕弓如滿月------牛刀小試,收獲反饋環節
牛刀小試是基于拓展內容的一次訓練,也是對本堂所學的及時反饋。期間,教師推送作業,學生限時完成,而后,教師抽查作業,分析問題,講解答案,總結方法,鞏固解題技巧,強化學科思維。最后,通過完成一個問卷式選擇題【A.融會貫通(習得本堂內容的80%~100%);B.一知半解(習得本堂內容的50%~70%)C.不甚了解(習得本堂內容的20%~40%)D.一無所知(習得本堂內容的0~10%)】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統計數據。然后通過學生對點幫扶、教師課下輔導與平板解疑的方式,幫助學生補充遺漏,完善知識。
三、課后強化 課下解疑
課后學習是教師與學生最易忽視的一個環節。利用好課后時間,學習才會事半功倍,少了課后的鞏固強化,學生對課中的知識就容易遺忘。那么,制作答題卡,分層推送練習,及時修改反饋,在線答疑,微課強化學習,觀看課堂實錄,是課后必須鞏固的方式。
時代在變遷,教學技術日新月異,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平板智慧教學以文、聲、圖、像的形式將語文課程資源呈現在學生面前,加強學生對文本理解的同時,使其獲得相應的感性認識,進而延伸對文本理性精髓的賞析,真正提高教與學的效率。雖然對于語文教學的建模,還在探索的階段,但是不忘初心,基于傳統,再加以創新,才能體現教學的真正精髓。路漫道曲,志向不渝,在新高考選課走班背景下,如何深化課題的研究實踐,進一步變革教學組織形式,創新教學手段。這都有待完善,我們將繼續推進“課堂革命”,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砥礪前行!
參考文獻
[1]張陽.利用平板電腦優化豐富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J].師道·教研,2016(08).
[2]曾艷.平板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