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桃
【摘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加上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對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也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階段,中段教學發揮著重要的銜接作用,正值大幅度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關鍵時期。鑒于此,本文從小學語文中段讀寫教學視角出發,對微課的含義和優越性進行了分析,提供了一系列巧用微課教學的策略,希望能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有些許借鑒意義,從而更好地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讀寫教學
引言
作為一種新型學習資源,微課需要直接面向學習者,具有短小精悍的顯著特征,這也要求教師利用短暫的時間,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將知識點清晰地傳達出來,讓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有價值的知識點,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學習的真實需求,還能大大提高其學習效率。
一、微課認知
(一)微課含義
所謂微課,指的是以信息技術為重要的依托,結合學生現有的認知規律,將知識的內容以及相關素材碎片化地呈現出來,屬于一種數字資源。就像微課名字一樣,短小精悍是其最為顯著的特征,通常都是由幾分鐘至十幾分鐘的視頻構成,這也是體現“微”的一方面。微課教學與日常教學不同,其單位并不是課時,而是主要是針對某個問題,這也是體現“微”的另一方面。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中段讀寫教學中的優越性
受到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對于生字詞筆畫、讀音、書寫等方面的教學,教師需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完成示范。小學生要想在短暫時間里掌握正確的讀音、書寫等,有不小的難度,而且課后還容易逐漸遺忘。如果采用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對讀寫教學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確保學生得以更好的發展,并為教學質量提供更堅實的保障,教師需要樹立開放性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地優化創新,從而發展讀寫教學的發展。通過對微課的巧妙應用,利用直觀形象的視頻、視頻等,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對讀寫基礎知識進行牢固掌握,還能讓學生知識儲備庫得以不斷的擴充,為其寫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巧用微課,優化小學語文中段讀寫教學策略
(一)合理應用微課,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技能
在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中,通過對微課的巧妙利用,能夠增強學生對文章的深刻理解。短視頻是微課的主要呈現方式,教師可以將文章中的文字,讓學生借助于視頻進行形象的理解。通過制作高品質的微課,不只是單純地讓學生了解文章內容,還能吸引學生融入到文章情境中,并獲得強烈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學習《燕子》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階段收集下載一些與燕子相關的視頻素材,并在正式授課中采用多媒體展示,通過精簡的微課視頻,將文章內容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由此一來,不僅能有效營造閱讀情境,還能為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創造良好條件,通過試聽感官的刺激,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比如,文章中對燕子的羽毛和翅膀進行了描寫,通過微課視頻的幫助,學生會更容易理解羽毛是亮黑色的,燕子翅膀是十分輕盈的,微課充當了學生想象的重要載體,很好的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而且,由于小學中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對于單純的文字描寫的內容很難提起興趣,而相比之下音頻會占有更顯著的優勢。這樣一來,不僅能將微課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還能早日完成優化小學語文讀寫教學的目標。
(二)準確尋找關鍵點,建立習作支架
通過分析新課改目標發現,對于中段學生提出的要求逐漸向習作轉移。其中,要教會學生能夠條理清晰地寫好一段話,關鍵就在于能夠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描寫。結合這一關鍵點,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資源,制作相應的微課視頻,幫助學生了解正確的寫作方法,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逐步提高。
例如,在學習《金色的草地》時,第三自然段就通過時間順序的描寫方式,借助于“有一天、中午、傍晚”多個時間詞語,對草地顏色變化的情況進行了清晰的呈現。教師可以將這部分內容作為切入點,引入《怎樣通過時間順序條理清晰地寫好一段話》這個微課,從而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的寫作技巧。之后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為學生呈現蒲公英在早、中、晚三個時間段的圖片,讓學生與插圖進行相應的對比,寫一段有條理的話來凸顯蒲公英的從早到晚的變化。不僅能讓學生準確把握表示時間的詞語,還能利用好這些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清楚明了地表達相應的意思。
(三)加強微課教學應用,有效激發學生情感
在讀寫教學過程中,經常有一些學生不能準確把握文章主旨,也無法深入了解作者表達的情感。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難以與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少數學生還有可能產生出背道而馳的思想。為了有效避免這類問題,教師可以加強對微課的應用,創設出不一樣的情境,為學生和作者情感的交融創造良好機會,在達到情感烘托目的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情感化的寫作練習,有機結合讀與寫,從而開展一體化教學,實現優化教學效果的最終目的。
例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時,通過對微課的應用,教師可以創造出柔軟的沙灘,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般的感覺;創造一片浩瀚的海洋,不僅有杏黃色,還有深藍、淺綠的,同時還伴有海浪劇烈翻滾的聲音,通過刺激學生視聽感官,讓學生和作者的情感有效交融起來,使學生已經難以分清楚自己與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真正實現情感共鳴。此時,學生對文章的閱讀理解已經到達一定高度,在思想和情感層面也得到啟迪,教師便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內心感受、所聽所聞描寫出來,通過寫作來進一步強化閱讀,實現一體化教學的目的。
結束語
綜合而言,在小學語文中段讀寫教學中,教師需要意識到微課教學的優越性,不斷變更新型教學理念,將讀和寫真正重視并結合起來教學,加強對微課教學的應用,準確尋找切入微課的關鍵點,有效建立習作支架,將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情感得到真正的激發,從而提高課堂的渲染力,為打造高效智慧課堂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馮明全.優化教學語言提高教學效率——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藝術的思考[J].教育觀察,2021,10(23):120-122.
[2]鄭曉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突出語言文字應用的方案分析[J].教育界,2021(24):26-27.
[3]辛俊霖.小學語文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與策略[J].新課程研究,2021(1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