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慧敏
摘要:立足新課程背景下,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著手,教師要重視小學生的作文教學,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充分激發小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引導小學生去主動地觀察周圍的生活細節,為小學生寫作積累素材。教師在教學中也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強化小學生的教學體驗,提升小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和難點,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歷有限,因此作文素材的積累不多,常常會感到寫作時言之無物。在教學中,教師對小學生的寫作也不夠重視,常常布置了作文題目之后,稍加講解,就讓小學生動筆去寫。這樣就嚴重影響了小學生對作文寫作的積極性,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對作文教師深刻反思,總結出一套符合小學教學的策略,來提升小學生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教師重視作文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指導
作文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逐步被教師所認可,但是部分的教師在教學中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所以在作文的教學中并沒有花費足夠多的時間去研究如何提升小學作文教學的方法和策略,而是采取放任的態度,沒有對小學生做系統的作文技巧和方法的教學,使作文教學具有了很大的隨意性,這樣就很難使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要想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首先要從自身重視作文教學,并在教學當中采取相應的措施。在教學安排上,每周選擇一節課對學生進行作文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對學生進行作文知識的系統訓練,讓學生在寫作作文時不至于一直是苦思冥想的狀態,讓學生知道從何處著手去寫,怎么寫,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讓小學生寫作的時候言之有物,才能下筆如有神。
例如,在習作《我的植物朋友》中,教師首先為學生尋找了一篇經典佳作,讓學生去仔細地品讀,讓學生去體悟作者的寫作方法和技巧。然后讓小學生說出自己讀了這篇文章的感受,讓小學生去聯想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植物朋友,以及你和這個植物朋友之間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然后教師引導小學生去進行小組討論,讓小學生在討論中拓寬了思路,升華了自己的思想。通過教師的科學規劃和引導,讓學生明白了寫作的意義何在,再通過對范文的寫作方法的分析,讓小學生掌握了相應的寫作技巧。在這個習作教學中,教師通過經典佳作來啟發學生的寫作思路,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讓學生的寫作有了思路和方向,這樣再去寫這篇習作,學生就會覺得文思泉涌,寫出好的習作來。
二、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主動觀察能力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和做事的動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活動,首先要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來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這樣讓小學生對書面語言的運用產生了一定的興趣,愿意在作文中敞開自己的心扉,和教師以及同學去分享自己的快樂和憂愁,這時就說明教師的作文教學已經逐步走向成功。教師要想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必須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找到小學生感興趣的點,并借此來開展教學,讓小學生在興趣的牽引下去投入到寫作教學中,使教學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看動畫片,去做那些有趣的游戲等,在這些有趣的事情的引導下,小學生的思想自然而然地受到了觸動,寫作的熱情也被激發出來,進而產生了強烈的寫作的沖動,這樣小學生的寫作也就水到渠成了。小學生的寫作興趣被激發后,教師要及時對小學生進行指導,引導小學生去主動地觀察生活,并對生活中觀察到的素材進行藝術加工,幫助小學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把在自己的感想、一天當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觀察到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記錄在日記當中,或者是閱讀書籍中的精美詞句等,對作者寫作方法的領悟等等,都可以記錄在日記當中,成為小學生以后寫作的素材,同時也在記日記的過程中,培養了小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
三、教學方式多元化,強化情境體驗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小學語文也及時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小學生進行多方面的培養,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關系,生活經驗比較少,對很多命題作文的內容很生疏,沒有對寫作內容的認識和深刻感悟,很難寫出內容豐富的文章來,因此,教師為了增加小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小學生創設情境教學模式,讓小學生在一種身臨其境的情境模式當中獲得良好的教學體驗,并讓小學生真正的有所感,有所悟,這樣才能在寫作中有真情實感去抒發,使小學生的文章顯得內容豐富,飽含情感,成為一篇優秀的文章。
例如,在習作《我有一個想法》的寫作中,小學生通過小動物的遭遇,感受到人類對環境的破壞給大自然和人類造成的危害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在這個習作的教學學,教師用多媒體把人類對行為對環境的破壞產生的后果,通過多媒體的形式播放出來,讓小學生對感受到愛護環境是我們人類的責任。通過多媒體觀看了由于人類的亂砍濫伐,小動物沒了家,人們把工廠的污水排放到河流里,使魚蝦失去了生存的環境而死亡。使小學生的思想受到了觸動,進而在心靈深處產生了不吐不快的想法。這樣通過情境體驗,激發了小學生寫作的欲望。
四、完善評價體系,讓學生自行修改
完善的評價體系讓小學生明確自己寫作水平,為小學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教師在對小學生的作文評價之后,要抽取有代表性的作文,讓小學生來進行評價,這樣讓小學生通過這種方式找到自己的在作文寫作上的差距。另外,教師也要注重對小學生素材積累進行評價,并將其納入到作文評價體系。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小學生去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通過同學作文評價,小學生可以借鑒同學寫的好的地方,來完善自己的作文。
結束語:
要想實現小學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首先要從自身重視作文教學,并根據小學生的實際作文水平來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激發小學生的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并引導小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通過各種方式去積累寫作素材,使小學生在寫作時能夠言之有物,有效地提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 付桂玲.探究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9,(2):97.
[2] 倪春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9,(5):66.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海濱第一小學 32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