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摘要:隨著我國數學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的更新和改革,現階段新課標要求數學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巧妙的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運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下可以得到增長,從而其學習水平和學習質量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得到增長,進一步讓我國數學教學數形結合思想的發展優勢可以得到全面的顯現。因此,本文將從現階段數學結合思想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數學教育過程中將數形結合思想得到滲透等兩方面對此進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數形結合思想;初中數學;應用策略
引言:
數形結合思想是指在數學教育中學生要有意識的將“數”與“形”結合起來,從而利用數形結合思想更好的解決抽象且困難的數學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在數學學科中的學習質量得到提升。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利用有趣且具有激發性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數學結合思想的激發,促使其數學結合思想意識可以在此得到全面的開發,進一步為其數學學習道路打下堅實可靠的基礎。
一、現階段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抽象的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是每章節重要數學知識點的濃縮,同時也是數學知識的抽象概括,所以學生在學習數學概念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的枯燥乏味,更甚至對于一些思維不太活躍的學生來講,其在課堂中很難快速的將這類數學概念準確掌握。而數形結合就是通過圖形的輔助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數學概念,并且也將數學學習環境變得有趣且歡快,更加利于學生快速且全面的掌握這類數學知識,進一步其學習成績也會在此基礎上得到提高。
2、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 的能力得到鍛煉
數學教材中函數與圖像、勾股定理以及解三角形等幾類知識都是與數形結合思想有關的,如果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那么其就學不會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去解決這一問題。由此可知數形結合對學生的學習是多么的重要。數形結合是讓學生能夠學會利用圖形的可視性清楚明了的讓學生明白解決問題的步驟,讓數學問題的難度得到了有效解決,同時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在數形結合思想下得到全面的鍛煉和強化,為其學習更多有困難的數學知識提供了一定且重要的幫助。
二、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教學滲透策略
1、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意識可以得到開發
由于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長期受到以往死板且傳統的教育理念影響,在教育中經常將“數”的學習和“形”的學習分隔而開進行教學,由此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對一些抽象且困難的數學問題時無法用圖形快速的進行解決,再加之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的認識程度不夠,所以也就造成其數形結合思想意識未能得到有效的開拓,也耽擱了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在進行教育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動態視頻的優勢讓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數形結合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價值意義,進一步也讓其數形結合思想意識可以在此基礎上得到激發,為其日后數學學習道路提供堅實且有力的保障。
2、利用實際的數形結合問題,讓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可以得到全面的激發
俗話說:“實踐是讓學生快速學習且理解到知識的捷徑之一。”由此,只有讓學生親身實踐數形結合實際案列之后,其才能夠準確的把握且了解到什么是數形結合思想,促使其數形結合思想也能在參與活動時無意識的得到激發。例如:在學習《二次函數的應用》這一節課時,這節課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利用之前所學的二次函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數學教師在上這節課時首先需要在課前對此章節知識進行一個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從而簡單的做一個歸納,然后用自己的教學方式將數形結合思想能夠滲透于問題中,如:同學們,你們是不是都接觸過鉛球?那你們知道鉛球運行的路線像我們之前學習過的什么知識嗎?同學:很像一條拋物線,教師:對,非常棒,那我們已經知道了鉛球的運行路線像一條拋物線,那老師假設小明擲鉛球出手時候的高度是5/4米,但鉛球的最高離地面的高度是4米,距離小明出手時候的水平距離是5米,你們能不能推測這次小紅鉛球比賽的成績呢?通過實際問題的引入,讓學生的注意力和專注度可以得到有效的集中;其次,教師在通過帶領學生利用已知條件畫出函數圖,讓學生充分明確圖形對于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進而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可以從中學會利用圖形輔助來解決數學問題,進一步促使學生數形結合思想可以在此得到全面的激發和開拓。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形結合思想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道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視的作用。它不僅能夠讓學生將數學概念形象化,還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各類數學公式,讓其在解決問題時可以更好選擇各類數學公式和數學概念。所以在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去解決各類數學問題,從而使其數學學習效率可以得到全面且良好的提升,進一步也讓我國初中數學教育事業得到迅速且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巧妙滲透[J]. 張卿. ?新課程(中). 2017(03)
[2]淺談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 陳輔勝. ?新課程(中學). 2014(07)
[3]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思想教學研究與案例分析[J]. 王旻.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