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玲
摘要:在初中英語課堂上,要將學生樹立為課堂的中心,以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發(fā)展為本,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用環(huán)境和充足的語用機會,才能實現(xiàn)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以往那種只關心單詞等基礎知識學習,用機械思路去解決考試問題的教學模式必須被拋棄。為此,教師要對以往的教學策略進行認真的梳理,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進,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本文從營造氛圍,創(chuàng)設情境和增加互動三個方面,對初中英語的有效教學策略展開研究,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在于學生自己,學生的自主提升是其英語能力增強的關鍵。從英語學科的特點出發(fā),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去著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鼓勵學生應用英語進行各種交流表達活動。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教學只是讓學生被動且盲目的記憶各種基礎知識,除了課堂學習和考試之外,學生幾乎沒有應用所學知識的機會,不清楚學習英語的實際意義,也不了解英語背后所體現(xiàn)的英語國家文化內(nèi)涵,使得英語從語言工具,變成了考試工具,這種情況必須通過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加以改變。
一、營造氛圍,激發(fā)興趣
上文提到,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課堂上,學生沒有足夠的應用英語知識的機會,處于被動地位,這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覺得學習英語是沉重的負擔,沒有什么樂趣可言,學習興趣非常淡薄。除了考試帶來的壓力,很多學生沒有其他學習英語的動力。在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只能在教師的指揮下進行低效練習的情況下,其教學不可能非常有效。所以,一些教學策略發(fā)揮作用的前提,都在于教師去積極地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要將英語與學生原有的各種興趣愛好結合起來,讓學生變得喜歡通過應用進行表達。
例如,在學習“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應該向學生提問,讓大家說一說自己平時喜歡的音樂或者其他興趣愛好,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將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將這一過程作為課堂導入。完成之后,再進入本節(jié)課的知識教學。教學過程中還要多進行提問,讓學生能夠通過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用英語表達出自己在課堂導入階段的所思所想,賦予英語表達以實際的價值,學生會逐漸清晰地認識到英語作為語言工具的實際功能和價值,轉變對英語的印象,提升學習和應用英語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體會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創(chuàng)設情境有多重作用。首先,語言是文化發(fā)展的產(chǎn)物,本身也反映著文化。比如學習語文知識,能夠通過一篇文章認識到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英語也是如此,不論是其在語用上的習慣還是涉及到的具體內(nèi)容,都體現(xiàn)著英語國家的文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幫助學生去認識這一文化特征,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對英語的深入理解。其次,在情境中應用英語,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應用英語的機會,讓學生知道在現(xiàn)實場景下應該怎樣應用英語,同時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學生今后參與國際間的溝通交流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單元,向學生介紹國外的飲食文化以及國內(nèi)外在餐桌禮儀上的異同,可以邀請幾名學生上臺與教師共同進行情境模擬表演,幫助學生了解為什么國外在用餐時更強調“自助”,而中國人會更多地做出相互照顧,比如給親朋好友夾菜等行為。這里邊其實就體現(xiàn)著語用上的邏輯,是文化特色在語言應用上的體現(xiàn)。在學生了解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表演中外人士共同就餐時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在幽默的氛圍中鼓勵學生多用英語,也為他們今后可能面臨相似場合做好準備。
三、增加互動,促進應用
一門語言的學習和應用,最基本的途徑就是互動。正如我們很小的時候學習母語,并不了解理論方面的知識,比如各種語法或者字義與詞義,但就是在日積月累的應用中,在還認不得幾個漢字的情況下,已經(jīng)能夠比較流暢地完成語言上的溝通交流。初中生生活在中國,生活中不可能有太多英語的應用機會,這就需要教師去努力改造初中英語課堂,積極增加課堂語言互動的機會,吸引學生更充分地參與進去,乃至鼓勵和引導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造語言應用的情境,并且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學生之間彼此學習,取長補短。
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個單元的教學結束之后,以單元主題為核心,組織演講會。演講結束之后,讓學生用英語進行互評,而且要說得有理有據(jù),不懂的單詞可以向教師請教。最后大家認為演講表現(xiàn)最優(yōu)秀,以及評價最到位的,能夠得到教師準備的小獎品。又如,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每節(jié)課抽出幾分鐘的時間,帶領學生用英語去交流討論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構思自己可以怎樣應用這些知識,臨時組織一些有趣的英語語用活動,對學生不斷進行語用上的滲透。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是學生,基本途徑是學生對英語的應用。以教師為主的課堂上,實際上是教師在應用英語,學生只是在對基礎英語知識死記硬背而已。希望大家都能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加強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萬露.關于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34):39-40.
[2]于婷婷.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初中英語有效教學探究[J].校園英語,2019(4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