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霞
摘要:為了驗證基于支架理論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本文探討兩個研究問題:(1)支架式教學是否比傳統寫作教學(結果法)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2)支架式教學能否促進學生英語寫作句式/結構多樣化?筆者在某中學高二兩個平行班(各32名學生)開展為期16周的實證研究。重點對比和分析實驗前后兩次寫作測試的分數和句式變化后發現,支架式教學對提高高中生英語寫作分數和促進句式/結構多樣化兩方面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寫作;前測;后測;支架
一、對寫作能力提高的有效性結果
用 SPSS17.0 對試驗前和試驗后的 CG 和 EG 評分進行分析。為了使結果更加可靠,在前測和后測都采用了獨立的 T 測試并比較分析了 CG 和 EG 前后測的分數段(滿分為 25 分)。
前測中,CG的平均值為9.03,EG的平均值為8.81。CG的SD為4.36和4.17,兩組的平均和標準差相似。T 的值是 0.13,但P 的值是 0.85,遠遠大于0.05(P=Sig.= 0.85>0.05)。而通過分數段對比發現,18.7%的學生在CG中高于及格分數,EG的比例為12.5%。此外,CG 和 EG 的低率(0-5 分)為 31.3%,這意味著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寫作能力不足。在中等層次學生中,EG有8名學生(11-15 分),這比 CG 的學生多一位。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實驗前,CG和EG的英語寫作水平基本平行,并無顯著差異,且都有待提高。
在后測中,CG和EG 出現了差異。首先,兩組在均值和標準差上的差距擴大。實驗組的平均數是 14.8,比對照組多 3.9,這在兩個平行班之間是一個不小的差距。EG 的標準差較小,這意味著學生的分數更加集中和穩定。其次,另一個很大的差別是T的值,它是-2.31。此外,P值的差異更大,為0.04(P=Sig.=0.04<0.05)。兩組學生的寫作水平存在顯著差異。而從分數段的分布、高分層次學生的增加、低分層次學生的減少等方面可以看出,支架式寫作教學在提高學生寫作成績方面有更明顯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結果,可以肯定地回答第一個研究問題:支架式寫作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且比傳統的寫作教學方法更有效。
(一)前測、后測中教學的有效性結果比較
為比較研究結果,進一步驗證支架式寫作教學的有效性,采用SPSS.17.0 進行配對樣本 T檢驗。數據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兩組的英語寫作能力都有提高。但從結果看,傳統的寫作教學方法對CG寫作水平的提高不如支架式寫作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寫作水平影響大。這說明支架式寫作教學模式更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成績。
從表 2 中可以看出,EG中高水平學生(16-20 分)和優等生(21-25 分)的優秀率提高了 28.2%,低水平學生的優秀率降低了18.8 %。CG 的寫作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范圍較小。通過低分段學生人數、及格率和高分段等方面的差異,實驗組的提高幅度要大得多,驗證了支架式寫作教學模式的有效性,且支架式寫作教學模式比傳統的寫作教學法更有效。
(二)對句式 / 結構使用的影響結果
針對第二個研究問題,支架式寫作教學是否能促進句子結構/ 句型的多樣化,收集了兩組兩次測試的所有學生答卷。筆者總結了學生所學的句型,統計了學生正確使用的句型類型和數量。在前測中,兩組的寫作情況基本相同。只有少數學生能用有限的句型/ 結構寫作。然而,在后測中,兩組都有進步。實驗結果表明,支架式寫作教學能促進句子結構 / 句型的多樣化。
筆者把作文寫作要點分成六項寫作內容,每一項內容的句式/ 結構都是人工統計的。學生在前測寫作中使用的句式 / 結構種類有限,這表明學生對寫作缺乏信心,傾向于使用簡單的句式 / 結構來避免錯誤。他們的詞匯量也不足以涵蓋所有的內容和表達他們的想法,兩組學生的寫作情況基本相同。
(三)后測中句式 / 結構的使用結果
本學期學生學過六種句型和結構(從句、倒裝句、強調句、“it”、分詞和省略句)。實驗結束后,筆者收集整理學生的不同的寫作句式和結構,人工統計句子結構/句型的種類。與前測數據相比,兩組在句式/結構方面都有進步。實驗組的學生用各種復雜的句子結構/句型表達自己的觀點。為了更好的對比,后測的寫作也被分為六項重點內容。以下是每項內容的不同句式/結構的結果。
(四)與第一研究問題相關的討論
第一個研究問題是支架理論寫作教學是否比傳統寫作教學(結果法)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CG 和 EG測試結果的不同改進直接回答了第一個研究問題。支架式寫作教學有效性的第二個原因是寫作過程中構建的各種支架。基于支架理論的寫作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內容支架、語言支架、文化支架和互動支架。因此,在寫作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ZPD以及身心特點,在適當的時候提供合適的支架。
(五)與研究問題二相關的討論
本研究除了確認支架式寫作教學在提高學生寫作成績方面的有效性外,還旨在進一步探討支架式寫作教學是否能促進句子結構/句型的多樣化。實驗前的數據表明,句子結構/句型多為簡單句,CG 和 EG 的情況相似。然而,在后測中,兩組學生在句式 / 結構多樣化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尤其是 EG。換句話說,與傳統的寫作教學模式相比,基于支架理論的寫作教學在促進句子結構 / 句型多樣化方面更為有效。
實驗中,支架理論對學生寫作教學的積極影響主要有:創設寫作語境、探究性學習、互動性和多樣性評價,這些都有助于支架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在支架式寫作教學中,教師掌握了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并根據學生的ZPD 搭建支架。其次,在協作學習的步驟中,共享、討論等互動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學生可以從他人的長處中學習,縮小自我糾錯和同伴矯正過程中的差距,特別是拼寫和語法錯誤。根據 Corder 的錯誤分析理論,典型的錯誤是有規律的。一旦指出,學習者可以改正自己(Corder,1967)。
此外,多元評價,包括同齡人和教師的自我評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促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意識。這種高階學習源于與那些比學習者知識更多的人的互動(Debra&Welk, 2005)。
二、結語
研究發現,支架式教學對提高高中生英語寫作分數和促進句式/結構多樣化兩方面有積極作用。以支架理論為基礎的英語寫作教學注重學生學習的內在因素,能夠提升高中學生的寫作興趣。支架的搭建和撤走,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真正地體驗英語的寫作過程,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實效性、可操作性和現實可行性在研究中得到驗證。而且,這種教學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反思,教師與學生的教學地位發生了轉變,從以教師為主導到以學生為中心。因此,筆者希望本研究能為高中教師在英語寫作教學方面提供一些建議和思路,并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 黃麗華 . 基于支架理論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D].福建師范大學,2006.
[2] 李美霞 . 支架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聊城大學,2014.
[3] 陳星秀 . 基于支架理論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探討 [J].中華少年,2019(28).
[4] 孫冬紅 . 基于支架理論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研究 [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011):204-205.
[5] 潘玉梅 . 支架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與探究 [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5(006):49-52.
[6] 蘇燁 . 基于支架理論的同伴反饋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
[7] 白婕 . 基于“支架理論”的“觀點寫作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 .
[8] 張潤 . 支架式教學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005):47.
[9] 伏赟 . 基于“支架”理論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探究——以Unit8DetectiveStory教學為例[J].英語教師,2019,019(002):12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