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要:教學板書在教學中歷史悠久,在各科教學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普及,多數教師在教學中,過度依賴于多媒體課件等現代教育技術,忽視教學板書的使用,出現了一些無教學板書的課堂。本文將從淺談高中歷史教學板書的作用,以引起廣大一線歷史教師對教學板書的關注。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高中歷史教學;教學板書
以王松泉、魏授章兩位學者為代表的眾多學者和一線教師在不同時期從不同角度闡釋了教學板書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筆者認為,不管在過去,還是現在,教學板書在高中歷史課堂中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利于師生互動,呈現生成性教學課堂
現代教育技術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有的教師并未注意到要與學生構建良好的互動關系,僅依靠多媒體課件來完成預設的教學內容。教學板書的生成是師生互動的結晶,它是構建良好師生互動關系的橋梁之一。在對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專題六第三課進行新授課時,筆者是運用圖 1 板書進行師生互動的。
在講課過程中,筆者一步步完成大括號左邊的板書內容,而大括號右邊的內容,則在課堂升華部分,讓學生分組完成,引導學生回顧一節課的內容歸納出該課的另一條線索——“羅馬法的發展歷程”,并由學生親自將黑板上的板書補充完整。這既讓學生對于所學內容記憶深刻,且大大提高了學習積極性。
預成式教學與生成性教學相比,最大的變化則是課堂主體變成了學生。運用生成性教學觀的課堂,情況復雜多變,這便決定了生成性教學具有開放性、參與性、創造性等特征。這也是當前高中歷史教學應該關注之處。
讓學生將課堂生成性知識有選擇性的記下來,并以板書形式展現在黑板上,從視覺上刺激學生的記憶。教師也可利用教學板書來啟發學生,促成生成性教學課堂的形成。因此,教學板書是生成性教學課堂的幫手之一。教學主板書和副板書都可以是課堂生成性教學成果展現的手段。
二、利于對教材的有效整合
人民版高中歷史教材最突出的變化是變中外分述、國別史、編年體的編寫方法為專題式、中外合編的編寫方法。教師可通過板書將整合的思路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以避免學生知識網絡出現混亂,利于加強學生對整合后的知識的認識。下面以人民版高中歷史必修(一)專題一為例:
該專題共設四課,將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分為早期(先秦時期)和秦朝建立以后來介紹。第一課內容主要以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形式來闡釋,其中主要要求學生學習的是西周三大制度之中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為了讓學生較全面地理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從而為后面三課的內容作鋪墊。而“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則是后面三課內容的主線,按照時間順序講解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在不同朝代的發展狀況。這些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年代跨度大,而教材展示的內容是比較有限的,且體系不是很完善,知識結構不夠清晰,重復出現了一些知識點,如“皇帝制度”。因此,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適當引導,對教材大膽進行整合。
教師在進入這一專題的學習時,可運用教學板書對專題內容進行主要線索的介紹,讓學生知道“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及發展”是該專題的主線,并以秦朝的建立為界對這一主線進行階段性的學習,教學板書如圖 2:
三、利于實現歷史有效教學
高中三年的時間對于學生來說如白駒過隙,如何提高學習效率是眾多學生一直苦惱的問題。有效課堂的構建是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前提。高中歷史有效課堂的構建是實現高中有效教學的一部分。歷史有效教學應該兼顧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教師以最少的教學投入,讓學生收獲最多的成果。在現代信息科學觀分析下的人的記憶公式是:記憶=85% 視覺+%10 聽覺+5% 觸覺??梢?,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學板書的運用對于實現有效教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教學內容隨著教學板書一步步展示出來,讓教師為學生理清楚教學內容的線索,由具美觀、邏輯性、靈活性的教學板書來概括復雜的內容,這可促使教師有效教學的進行,也利于學生實現有效學習。在課堂上,在教學板書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比較容易地理解教師所講授的歷史知識;課后,學生可以參照教學板書進行溫故而知新,舉一反三,學會自己設計歷史教學板書。
參考文獻:
[1] 王麗平 . 現代教育技術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10):33.
[2][1]王睿穎,馬格俠. 論中學歷史課堂多媒體與板書的結合[J]. 長江叢刊,2019(012):150-151.
[3] 魏續強 . 現代教育技術與高中歷史教學整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J]. 文淵(小學版),2019(003):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