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瑩
摘 要:道路運輸統計是我國交通運輸統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道路運輸機構改革后,將如何繼續做好道路運輸統計工作,使其更加適應新的形勢。
關鍵詞:道路運輸;統計工作;機構改革
真實有效的統計數據,是制定科學有效的政策前提基礎,我省道路運輸主管部門一直致力于做好道路運輸統計工作,不斷提升我省道路運輸統計數據質量。前幾年在全省各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努力下,省里和部里安排的各項統計任務都及時高效的完成,多次獲得上級部門的表揚,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近年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改革后,呈現一些新問題,后續將如何做好我省道路運輸統計工作,值得我們仔細研究。
1 機構改革后道路運輸統計工作現狀
2007年省道路運輸局成立以來在省交通運輸廳的統一部署下,一直負責道路運輸行業的統計工作,通過近10年的努力,我省道路運輸行業統計隊伍,相對穩定,各級經費保障充裕,各項統計任務完成順利。2021年交通運輸部對道路運輸行業報表作出調整,根據最新的報表任務道路運輸主要負責的報表有《綜合運輸統計調查制度》報表、《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企業一套表統計調查制度》報表和《道路運輸統計調查制度》報表,合計報表30張,按照制度要求以上報表分別通過一套表聯網系統、交通運輸監測系統、交通運輸綜合統計信息管理平臺等三個渠道進行報送。
近年全國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陸續改革(以下簡稱機構改革),截止目前我省大部分市縣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基本完成改革。機構改革后,大部分市縣在原來運管機構的基礎上合并其他交通下屬部門成立交通運輸服務中心,但是以前運管機構的大部分行政管理職能和管理的業務被劃分到行政審批局或者行政執法局。機構改革后之前建立的道路運輸統計工作制度,呈現出對新形勢的不適應,所以我們要盡快梳理出存在的問題,重新建立一套適用于新形勢的道路運輸統計工作制度。
2 機構改革后道路運輸統計工作呈現的問題
經過梳理,機構改革后影響道路運輸統計工作開展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接部門增多,獲取數據難度增大。以前省道路運輸局只需要對口各市縣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在業務和管理上很容易溝通協調,但是機構改革后,大部分市縣撤銷了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原有的道路運輸業務也被分到了不同的部門,有些被分到行政審批局、有些被分到執法局、有些被分到交通運輸服務中心、有些被交通運輸局接管。此情況導致的問題主要是做道路運輸統計的部門不一定掌握道路運輸統計的相關數據,交通執法支隊的工作人員安排做著道路運輸統計工作,但是需要數據又要聯系行政審批局獲取,溝通的部門增多,溝通的渠道也變得復雜,數據的獲取需要經過好幾道口,這就導致了數據獲取難度增大、耗時增長且出現錯誤的風險增加。
(2)人員變動較大,且變動頻繁。機構改革后,部分市縣原統計人員被調往其他部門,不再擔任統計工作,此外有些市縣還不能及時安排新的人員接替統計工作,進一步削弱了統計隊伍力量。原因主要有一是留在原部門的人比較少,承擔的工作較多,沒有時間和精力再承擔新的工作;二是機構重組各項業務流程內容尚未明確,有些機構一時半會無法安排人員具體負責統計工作,經常都是臨時安排一個人接手,往往省里剛對這一批人做好培訓,結果培訓完沒多久回去后又立馬換其他人做,導致省里又要重新培訓和安排工作,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全省的統計工作進度。
(3)個別領導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機構改革后很多領導之前沒有接觸和了解過這項工作,沒有受過統計法及相關制度的培訓,統計意識薄弱,對統計工作缺少必要的支持和關心,不審核統計報表數據,不查詢統計工作質量,不分析統計問題,導致各個業務部門的報告數據呈現隨意性,與上級部門的同期數據不一致,該地區道路運輸統計報告表格質量低下。
(4)與企業溝通減少,企業配合度降低。機構改革后,很多市縣的執法職能劃給執法局,審批職能劃給審批局,部分交通綜合部門負責統計的人員由于與企業的溝通聯系減少,有時要求企業報數據,企業不積極配合。
3 機構改革后進一步做好道路運輸統計工作的建議
針對以上問題個人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根據新情況及時完善工作體制機制。不管機構怎么改革,我們在頂層設計上完善工作機制,各自按照職責分工開展統計工作,相對比較順利。個人建議不管之前的業務被分流到哪個部門,交通主管部門可以聯合這些部門的上級主管部門和各級統計局,一起制定一套聯合統計工作制度,大家按照制度執行,開展本地區的道路運輸統計工作會事半功倍。
(2)加強統計人員的培訓工作。人員變動頻繁,那我們就通過多種方式加大對新統計人員的培訓工作,使其更快更容易上手。具體方法有一是組織線上線下的培訓,可以邀請交通運輸部或者省統計局相關專家來進行授課,授課內容涵蓋統計具體業務、統計改革理念、統計分析方法、統計法律知識等方面;二是一些經常性事務工作可以事先錄制一些操作視頻,方便他們及時查看;三是通過定期考核評比,增加他們學習和改進工作的動力;四是根據新情況編制工作指南,方便各級統計人員開展工作。
(3)加強統計法治思維宣貫,從思想上提高各級領導對統計工作的認識,從而加大他們改進地區統計工作的內驅力。近些年中央一連下發了幾個文件加強對統計工作的管理,國家統計局更是按照文件指示精神2019年對9個地區、2個部門組織開展統計督察,此次督察范圍之廣,追責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所以我們要利用此契機加大對各級部門各級領導的統計政策宣貫,提高其對統計工作的認識,有效指導轄區統計工作。
(4)加快道路運輸信息化建設。盡早通過信息化實現道路運輸統計工作的規范化和統計數據生產過程智能化,實現統計報表布置和統計數據采集、審核、處理、上報、存儲、共享和發布的網絡化和計算機化,減輕基層統計工作人員負擔,保障數據質量。
(5)進一步健全統計數據審核及評估機制。通過近幾年的數據審核工作,我省逐步掌握一些數據的審核方法也初步建立審核機制,但是機構改革后,數據來源也發生了變化,我們要及時研究和改進對數據的審核和評估方法使其更適應新的形勢。建議多渠道獲取與道路運輸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例如港口數據、交通流量數據、固定資產投資數據、第三產業增加值等做分析,看其趨勢是否相同,出現相互違背的情況,及時查找原因,使我省的道路運輸統計數據質量進一步提高。
(6)加強企業溝通,消除顧慮,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企業不配合,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防備心理和溝通不足,所以我們要針對這兩個方面去開展工作,消除他們的顧慮,首先積極主動與他們溝通,讓企業了解到企業上報的數據,我們會依法進行保密,且不會依據上報的數據對其進行行政處罰或者加征稅費等;其次也要對企業進行統計普法宣傳,讓他們了解到及時準確上報統計數據是企業應盡的法定義務。
總之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改革是國家機構改革的重要部分,是為了進一步理清國家行政職能的劃分而進行的,機構改革符合國家發展和人民的利益,所以我們要從思想上意識到這是國家大事,我們要想辦法在此背景下不斷改進我們的工作方法,使道路運輸統計工作更加適應新的形勢,不斷提升道路運輸統計數據質量。
參考文獻:
[1]付冬梅.交通運輸統計能力建設現狀與建議[J].中國水運,2014(2):14-16.
[2]杜雅萍.新時期交通運輸統計能力建設提升初探[J].科技風,2017(13):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