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文
摘要:在新課改的持續深化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育在形式上也有了很大改變,過去守舊的教學策略已經不能適應現如今需要,所以尋求教學策略的改進也成為了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就從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出發,圍繞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問題;提高策略
基于實際情況來看,小學數學教育目標就是以學生為出發點,結合數學科目的基本特征,培育小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其更輕松地理解數學問題。所以教師就需要尋找到能夠有效提高上課質量的策略,用以協助小學生更快速地學懂數學知識。由此可見,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做出探討很有必要。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
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課程教學質量,首先需要教師意識到其中的常見問題,繼而在今后的授課活動中,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詳細來說,常見問題存在于以下兩個層面之中:
(一)學生層面的問題
首先,大部分小學生在課前的學習自覺性較差,無法自覺地完成課前知識點預習,經常只是應付而已,這也致使一部分學生跟不上進度,影響了授課活動的質量。另外,有的學生在遇到困難題目時,就會下意識地覺得自己解答不出來,也不愿意自主地完成思考,同時也沒有向教師或者家長求助的習慣[1];其次,數學課程擁有極強的邏輯性,學生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難以掌握運算法則、概念等基礎知識,就難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最后,還有很多小學生在完成作業題后,不會自覺地進行再次檢查,一些錯題無法得到及時更正,這樣一來對課上知識點的鞏固就有可能不足,同樣也會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形成不利影響。
(二)教師層面的問題
在上數學課時,一些教師只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讓學生記憶考試點,還有的教師盡管會采用問答的形式進行互動,但由于時間等條件限制,往往針對小學生的答案很少會給出指向性反饋,并且教師還常常過度關注活躍的同學,忽略其他同學,使得班級中的學生無法整體進步。除此之外,有些教師的上課內容比較模式化、不夠新穎,課件內容沒有創新和深入,也沒有著重突出重點,經常會單純地憑經驗進行數學教學,沒有合理地安排數學實踐活動,數學授課模式單一。
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分析
(一)運用信息技術,增加教學趣味性
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的逐步成熟,在教育領域中也愈來愈多地對該技術投入使用。為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增強上課過程的趣味性,點燃小學生興致,讓他們喜愛上數學科目,此時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主性也會變得更高,教學質量自然得到提升[2]。在信息技術運用期間,需要將小學生的數學基礎掌握情況與課本相結合,對他們難以理解的重點內容實行針對性教學,所以教師務必要提前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素材,隨后在數學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展示給學生。例如,教授小學數學(人教版)“觀察物體(三)”時,由于其中一些重點內容較為抽象,小學生覺得過于枯燥,同時也感覺很難。針對于此,教師就可以網上搜集多種事物的圖片以及圖片透視圖,然后使用信息技術在上課時呈現給小學生,接下來結合課本中的內容進行講解。以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保溫杯為例,從正面看是長方形,從上面看是圓形,將圖片的透視圖逐個演變出來,讓學生們觀察并感受物體不同角度呈現的形狀關系,這時小學生就能夠更為輕松地學習這部分重點內容,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二)加強師生互動,展現學生主體性
通過教師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能夠展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同時還能夠對學生進行語言指導,從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數學課程教學,此時教學品質也自然而然會提升[3]。例如,教授小學數學(人教版)“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時,就可以進行互動教學。詳細來說,教師準備好三個大小一樣的梨,然后問道:“現在有三個梨,假設要分給兩個人,怎樣分配才能公平合理呢?”有學生就會答道:“一人分一個,最后一個通過猜拳來決定歸屬,贏的人得到最后一個蘋果。”教師回復道:“在基于兩個人同意之下,這也算是一個方法,但是我們怎么才能使兩個人手里擁有同樣數量的梨呢?”又有學生答道:“將第三個梨分成兩半,一人一半。”教師繼續說:“不錯,在現實情況下,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在測量、分東西時,經常無法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所以,我們發明了分數,比如說半個梨,就是個梨,這就是分數的由來。”在互動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交流,讓其主體性得以展現,繼而小學生才能全面地參與授課活動中,并且將注意力完全匯聚在課堂之上,如此一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才能提高。
(三)創建游戲情景,提升學生沉浸感
實際上一堂數學課的教授質量如何,教學情境的設置十分關鍵。而五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數學知識,此時教師可以創建出一個游戲化課堂情景,以此來點燃小學生學習課程知識的積極主動性。例如,教授小學數學(人教版)“可能性”時,這部分知識涉及到概率,教師在課上導入時,就可以采取讓學生分組的方法,以可能性為教學目標創建游戲情景,讓學生有組織地完成小游戲:有三個盒子,第一個盒子里有3個紅球5個白球,第二個盒子里有4個紅球4個白球,第三個盒子里有5個紅球3個白球,現已經取到了一個紅球,問這個紅球在第一個盒子中取到的概率是多少?然后讓學生討論這其中的規律,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開拓性思維,提升教學質量。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本知識與時代發展關系變得更加密切,并且小學時期數學思維的塑造,就是以小學數學課本為基礎,并逐漸過渡到更深層次的多向思維以及創新型思維之上。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更新以往守舊的觀念,對當前數學授課活動中常見問題做出深入探討,繼而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因此,上文對這部分內容實行分析,期望帶來參考。
參考文獻:
[1]李雄.談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課程教育研究,2020(36):37-38.
[2]孫婷婷.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0(06):59.
[3]劉國娟.淺談新時期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與措施[J].考試周刊,2020(2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