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
【摘要】音樂教學作為一種藝術教學類目,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素養,更能起到開發智力、陶冶情操、樹立品格等獨特的教學效果,是初中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初中音樂教學也更加受到重視,器樂教學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對于音樂理解的維度和水平,也降低了音樂參與的門檻,幫助學生更好地在音樂演奏中獲得成就感和參與感,感受音樂的魅力,獲得藝術的熏陶和啟發。
【關鍵詞】初中音樂;器樂教學;音樂器材
音樂是心緒的按摩師,可以刺激腦細胞、調節情緒,在心理治療和抗衰保健等領域都有很廣泛的應用,可以說音樂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大推助力,對音樂的學習就是對生命本質的探索過程;而樂器演奏則是學習音樂的重要手段,通過樂器演奏不僅可以將人的大、小腦都充分帶動起來,不僅可以將器樂演奏與歌唱、音樂賞析等知識充分結合起來進行鍛煉,更能幫助不同層面的學生都得到藝術的熏陶和學習,可謂是相得益彰的一種教學嘗試。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器樂教學的應用價值
(一)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音樂演奏樂器五花八門,各有各的演奏章法,學生對于器樂演奏充滿了興趣,這也是器樂教學的一大優勢,就是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來展開教學,幫助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培養起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情,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樂理、演奏原理以及音樂賞析的積極性;同時,器樂教學也可以讓學生在演奏中找到音樂與節奏結合的美,在自由發揮和自主演奏中激發對音樂的互動靈感和情感體驗[1]。
(二)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專業能力
音樂教材中有很多專業賞析的知識內容,如樂譜認知、視奏練習及視唱能力等教學內容,雖然對于學生的專業音樂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卻很難讓學生找到切入點,也很容易造成聲樂教學的枯燥和乏味;而通過器樂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器樂的發聲、節奏和旋律來學習基本的音樂知識,通過不同器樂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來實現不同情感、意境的表達,幫助學生建立其演奏原理與音樂美感的聯系,讓學生可以在樂趣中提高音樂賞析和演奏的水平,進而更深刻地感受音樂的表現魅力和創造樂趣。
(三)促進教學內容的順利開展
器樂除了可以作為演奏工具來輔助音樂教學,還可以作為學生聲樂演唱的輔助練習工具。例如在“呼吸”訓練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引入豎笛、巴烏等需要吹奏的樂器,幫助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呼吸”訓練,通過將“短頻呼吸”、“腹腔呼吸”等形式應用到吹奏中來鍛煉學生對于節奏的把控和對于呼吸演唱技巧的巧妙運用,達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又或者在合唱練習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因為視唱能力的不足出現跑音、節奏錯亂等現象,教師也可以通過演奏的方式,讓學生先進行樂器演奏的合奏練習,從不同聲部的演奏中讓學生體會到和聲的層次感和演奏方式的巧妙,進而再進行演唱和聲練習,音準就會更加好把控,節奏也更容易跟上[2]。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器樂教學的具體實踐
(一)合理選擇器材
在初中音樂課堂上,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器樂的選擇至關重要,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演奏基礎和演奏能力把控,還要注意學生興趣的培養,通過不同特色器樂的演奏和運用,培養學生對于器樂演奏和音樂演唱的熱愛。
例如選擇豎笛、口風琴、口琴等入門比較容易、操作相對簡單的樂器,這類樂器不僅具有很強的音色優勢,也具有容易把控、易于操作的特點,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技巧,培養其對于音樂演奏的興趣[3]。
(二)將練唱與樂器教學充分結合
在傳統音樂教學中,樂曲的輸出主要依靠演唱的方式,這一點對于學生的樂感、音準和音色都有一定的要求,這就限制了不同音樂天賦的學生賞析音樂的途徑;而通過器樂教學的后天可操作性較強的特點,就可以讓嗓音條件較差、五音不全或其他藝術細胞較為欠缺的學生也可以很好地享受音樂帶來的愉悅感,提升音樂教學的參與度和體驗感,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
例如在練習《長城謠》這一和聲較多的聲樂練習科目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用樂器演奏的方式代替演唱來完成和聲部分,讓學生通過將較難把控的音準轉化為指尖的準確演奏,進而來實現合奏的順利完成,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和參與度,也培養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促進音樂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充分結合教材內容發揮器樂的教學價值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及時轉變教學思路和教學觀念,充分利用起器樂教學的優勢,將音樂器材的不同表現形式與教材內容進行有機地結合和融合,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幫助學生來進行學習。
例如在學習《青春舞曲》這首歌時,教師可以帶來一些新疆手鼓,讓學生通過簡單、有趣的器樂伴奏和舞蹈動作的練習,在表演的樂趣中體會這首歌曲的民族特色和青春活力;進而教師還可以引入三角鐵、搖鈴、沙錘等簡單的打擊樂器讓學生來演奏,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節奏感和樂感。
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因此對于器樂的學習,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和嘗試的權利,并在演奏的過程中充分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器樂的能力,區別于傳統器樂教學對于演奏原理和方法的刻板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自由、放松的氛圍內進行演奏,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結束語:綜上所述,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和專業音樂素質離不開器樂教學的有效應用,器樂教學是初中音樂教學的良好輔助,對于學生的節奏把控、樂感樹立和創造興趣培養都有很好的助力,是現代音樂教學課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廣大初中音樂教師的重點實踐和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平平.“會演奏”的工作室——王平平中學音樂名師工作室器樂教學課題研究[J].中小學音樂教育,2020(11):18-21.
[2]李亞夢.初中音樂教育中器樂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科幻畫報,2020(05):276.
[3]孟媛.易地移民地區初中音樂教學中器樂與多媒體的優化路徑[J].北方音樂,2020(06):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