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民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既要考核學生對相關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要考核學生的讀圖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根據題中所給的地圖準確回答洋流流向、氣溫、地理標志、地域劃分、季節性氣候等地理知識。地圖是高中地理考試的重要考點,也是學習地理的難點。文章簡要分析了現階段高中地理讀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從問題出發,探尋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讀圖能力;培養
1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培養現狀
1.1讀圖能力的認識不足
在許多高中地理教師頭腦中,所謂的讀圖能力就是學生面對地理圖表的一種感覺。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到位了,自然會看懂地理圖表,這是學生感知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一些高中地理教師認為加強學生對圖像的認知就是為了使學生的地理感知能力提高,學生的地理感知能力提高了,就不必要再關注學生的讀圖能力。其實不然,地理圖像是一種有效的地理語言,是對各個地區的地理條件的一種有效的概括與表達。但教師對于讀圖能力的認知不足,造成了學生讀圖能力提高存在阻礙。
1.2讀圖能力培養的重視不足
學生的思維能力、地理基礎知識以及個人的感知能力對于其讀圖能力的形成與發展都具有直接的影響。學生的讀圖能力有兩個部分組成:其一,是學生面對地理圖像獲取表層地理信息的能力;其二,是學生面對地理圖像獲取深層地理信息的能力。在眾多的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關注表層地理信息的獲取,學生的深層思維得不到鍛煉,無法構建起個人完善的讀圖能力體系。
2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培養的方法分析
2.1掌握讀圖基本程序,培養學生讀圖技能
在教學中,首先要注意引導學生識記“常用圖例”。要求學生認識并記住圖中所提供的圖例及相應的文字說明,以便了解地圖上各種符號所表示的是什么樣的地理事物。使學生掌握在圖上表示地理事物的方法,了解分布圖、統計圖、地理聯系圖表和景觀圖等一些專門地圖的概念。在地理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用圖習慣,把所學具體地理事物和現象落實到地圖上,這有助于學生牢固樹立地理空間概念。閱讀地圖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引下進行的,只有讀懂地圖,才能實現讀圖的目的。首先要看地圖的名稱,確認地圖的內容;然后根據經緯網確定所研究事物的相對位置、方向和范圍;再根據地圖符號、確認陸地、海洋、山脈、河流和湖泊、城鎮、村屯、交通線、資源、物產、工業、自然保護區、污染源等等各類事物;還要根據比例尺,換算實際距離;根據等高線讀懂陸地和海底地形、起伏大小、坡度陡緩、山脈走向。
2.2培養學生信息綜合能力以及學生析圖技能
為獲取地圖上更有價值的信息特別是隱性信息,應在讀圖的基礎上加強析圖。所謂析圖,就是對讀圖過程中獲取的信息進行思維加工,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取舍和重組,歸納出地理特征、地理規律、地理成因和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可通過設計問題來引導學生讀圖。由問題導向,約束學生讀圖的隨意性,引導學生對讀圖信息進行整理和加工。教師要對地理知識進行歸納、綜合,使學生學會一圖多思、一圖多用。每一幅圖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決“為什么”,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使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思維程度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對同一幅圖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例如:“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示意圖”,若從生態系統組成角度來看,圖中四個方框分別表示哪一部分;若是從地殼物質循環的角度分析,圖中四個方框分別表示巖漿、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中的哪一個;若從海陸間水循環角度分析則又是表示海水、降水、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中的哪一個方面。這樣,經常性地進行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訓練,對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將大有好處。
2.3強化動手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繪圖技能
填繪地圖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動手操作的階段,可結合教學內容,訓練學生在自學教材的基礎上,帶著問題讀圖和填繪地圖,這樣有利于及時鞏固學生的地理知識,并有利于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自己知識。從服務于教學的需要來考慮,可采取以下幾種訓練形式來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第一,描?。河猛该鞅〖埮R摹政區圖和分布圖。第二,填繪:在空白填充圖上填繪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位置或分布區。第三,仿繪:仿照課本插圖自繪地理略圖和景觀素描圖。第四,繪制地理圖表:根據提供的統計資料,繪制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統計圖表;根據地理事物之間的邏輯線索,繪制自然環境各要素間、人文環境各種事物間以及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各要素間的地理聯系圖表。第五,漫畫:聯系教材中有關環境教育的內容創作漫畫。要重視學生對地理填充圖冊的練習,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在地圖上表現出來。加強檢查與督促,使圖植根于學生腦海中,有利于學生準確快速地儲存和迅速地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教師還要不斷引導學生用圖像來解決具體問題,養成學生用圖習慣,努力提高學生思維的正確性。
2.4注重圖文圖表轉換,提升圖表解題技能
地圖能力的核心是圖表解題能力。目前的地理高考對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績,就必須具有扎實的地理知識基礎,較強的思維能力和正確的解題方法?!盎钣脠D表”,以圖析題,靈活地進行圖像信息和文字、數據信息的轉換,再運用相關知識進行分析、推理,可以提升自身的圖表解題能力。圖與圖之間的轉換首先主要表現為: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平面圖轉換成立體圖、局部圖轉換成整體圖、表格轉換成曲線圖、扇形圖與柱狀圖的轉換等等。其次是圖與文之間的轉換:盡可能將地理課本中所有的知識點放在各類圖形上去理解與掌握,不要憑空去記、去背,要學會圖文轉換。教師在指導學生讀懂課本和地圖冊上的原圖之后,可通過變換圖形,疊加圖形或改變提問角度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如可將“行星風帶圖”與“世界洋流圖”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可以得出: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形成了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盛行西風則形成了北大西洋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和南半球的西風漂流?!耙粓D多用”,如熱力環流示意圖可以變換為城郊環流、海陸間環流、三圈環流、生物循環、地殼物質的循環等。
結束語
地圖在高中地理知識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是學生學好高中地理取得高分必須克服的困難,所以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一項教學重點。高中地理教師將此項能力培養工作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將教材的知識點和教學內容與地圖相結合,教會學生如何讀圖,培養學生讀圖和用圖的習慣、分析地圖和繪制地圖的能力,以及解圖的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地理成績。
參考文獻
[1]姜桂杰.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J].新智慧,2020(16):135.
[2]常仁龍.試析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20(26):129-130.
[3]張麗霞.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J].城市地理,2016(1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