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坤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不深發展,語文作為我國的母語學科在素質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而作文教學是高中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整體的高中語文學習,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積極教授學生各種寫作技巧,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但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寫作方法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清晰的思維線路,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寫作中厘清脈絡,使日常積累的素材得到充分利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思維導圖
引言
高考作文的評議依據是理性思維、邏輯思維和批判思維,需要學生思維發散,邏輯清晰地去應對考題。而學生從小學階段開始接觸寫作,到了高中階段,他們已經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和寫作經驗,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們的思維往往被固化,難以創作出精彩的考場作文,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引入作文教學中,幫助學生梳理寫作脈絡,使他們的主題更加鮮明,從而提升作文的層次感。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思維方式,它倡導使用者將自己的思維進行整理概括,然后轉化為網狀的圖形結構,不僅有利于儲存和組織信息,還能使信息的對外輸出更加順暢。
二:思維導圖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思維導圖,奠定立意基礎
教師在教授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審題立意的精準性,因為無論是傳統模式的半命題作文,還是如今的新材料作文和漫畫作文,對學生立意精準性的要求都很高。尤其是新材料作文,會從不同的層次和角度考察學生的審題能力和思維意識。準確的審題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正意圖,可以保證學生能夠不偏離正確的寫作中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對考題進行分析,把作文中繁雜的關系和層次標示清楚,讓學生縱觀思維導圖,就可以對材料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然后切中考題要點,找出文章的關鍵。學生在對作文進行立意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立意的明晰和新穎程度,而思維導圖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思維的發散性,提高眼光的犀利度,使學生得以更好地進行作文創作。
(二)利用思維導圖,提高教學水平
思維導圖層次鮮明但結構復雜,需要教師借助科技來進行教學實施,比如多媒體。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將思維導圖鮮明的展現在同學們面前,大大地方便學生們對思維導圖的清楚識認和教師的明確指導,真正實現一對多的“手把手”教學。用多媒體來展現思維導圖,是將畫面、漢字、數字、色彩、圖標、動畫等多種元素巧妙地糅合到一起,讓教師可以直接地向學生們呈現出數據的輸入和角度的規劃,從而鮮明生動且直觀地進入到學生的腦海,刺激他們對材料和教師的多媒體呈現進行辯證地思考,對教師的思路過程有明晰的了解。思維能力的提升會給予學生莫大的鼓舞,從而激發出學生們對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思考的興趣,有利于學生主動積極地把身心投入到作文創作中,能夠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思維導圖的層次分明可以清晰地簡化復雜的考題,將脈絡條分縷析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非常便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全局的統籌規劃。
(三)利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興趣
閉門造車是創作的大忌,因為一個人的思想會受到各種條條框框的局限,不能完整、清楚、犀利地完整展現思維。只有多種不同角度的思維進行摩擦和碰撞,學生才能對材料有更加新穎的認識和全面的了解。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應當注意讓學生之間多進行討論和交流,探討彼此的看法和觀點,在傾聽其他同學的觀點的時候勇敢的質疑或肯定自己的觀點,如此可以啟發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從而進行有效思考。收集所有學生的新穎看法是制作思維導圖的基本要義。所以,教師在學生提出并不完美的看法的時候不要輕易對學生進行否認,要恰當地肯定學生正確的出發點,幫助學生分析出錯的點,使學生在自信心不受打擊的情況下提升自己,挖掘出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教師的鼓勵非常重要,可以激發學生對寫作深沉的熱情,教師在學生興趣最濃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去對主題的相關材料進行研讀,積累豐富的知識,在閱讀和積累之中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看待問題的深度,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使用思維導圖進行作文教學的優勢
(一)確定文章主旨,方便素材搜集
對給定材料進行剖析后,學生要確定文章的主旨,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構思文章結構,保障文章的層次性。例如,近年來網絡媒體日益發達,有許多網絡紅人為了成名,不惜做出許多“博出位”的行為,針對這些行為,要求學生發表觀點。首先,學生要進行價值觀的判斷,這種行為當然是負面的。其次,進行分析論證。第一,從行為結果的角度看,行為人并不能實現預期目的,公眾有著自己的價值取向,為了“博出位”而采取的低俗行為不可能持續吸引大家的關注,所以不可能實現持續的“走紅”;第二,從社會影響的角度看,這種行為的社會影響非常惡劣,非常容易對心智不夠成熟的未成年人產生誤導。學生經過層層論證,最終自然就提煉出自己的觀點。
(二)優化文章結構
一篇作文要保持前后的連貫性,保持自然的邏輯順序,而不能隨意地發散思維。制作思維導圖就相當于把文章的邏輯按照樹狀圖的形式表示出來,每個主干是一個分論點,而分支也是對該分論點進行遞進支撐的觀點,因此,思維導圖能確保作文主次分明。為了防止學生發生混淆,在學習制作思維導圖的初期,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不同的顏色對不同層次的觀點進行標記,使各個層次更加鮮明。
(三)幫助學生發散思維,充實文章內容
近年來,高中作文的命題趨勢趨于簡短化,一句名言、一個成語都有可能成為作文題目提供的材料。對于這種題目,如果僅關注詞語本身,學生可能寫不出符合出題人意圖的文章。如果學生學會制作思維導圖,那寫作的內容就能得到無限擴充。
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擺脫了僵化的教學模式,不再僅僅追求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鼓勵學生自由寫作。實際上,在標準作文模式盛行多年后的今天,傳統的作文形式已經不能吸引閱卷人的注意,而思維導圖更適應時代的要求,能使學生真正愛上寫作,也能使他們的作文獲得高分,因此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吳瓊.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18.
[2]陳云夢.思維導圖在高中議論文寫作思維教學中的應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3]程忠仁.高中作文教學思維導圖的課例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