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實施,小組合作教學這一創新方法開始出現在大眾視野內,并憑借其優勢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與青睞,急需全面地運用到學科教學實踐過程當中去,以滿足全新的教學任務和要求。高中語文教學作為基本的教學途徑,也應著重推進小組合作法的實施運用。基于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從科學組建小組、合理布置任務、優化小組評價三個維度出發,系統地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法運用的基本路徑和具體實施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
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開展素質教育應將學生獲得知識與提高能力結合起來,將重點落實到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合作能力則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的運用又是促進學生合作能力提升的直接?,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必要的。廣大的高中語文教師應認識到這一點,主動革新思想觀念并推進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實現小組合作模式的合理運用,最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科學組建小組
學習小組的組建是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前提和基礎,影響著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轉變過去隨意分組的態度和方式,通過各種方式來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思維水平、知識結構、能力水平等情況進行全面地了解,以此為基礎并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和標準來將全班學生分成4-6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其次,教師要做到小組的分工合作的明確化,需要強有力的領頭人,其他成員也應相互協作。通過明確的分工,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既能調動每個同學的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鴻門宴》一課的教學中,教師通常以講解為主,這一過程占據了課堂大量時間,學生們很少有機會參與課堂活動,導致課堂氛圍緊張,所以,很多教師開始革新傳統教學模式,實施小組合作探究法展開教學。
二、合理布置任務
討論任務的設置通常直接影響到學生們合作的熱情,進而關系到整個合作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對于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主動地革新教學的方式和手段,明確合作教學的指向性,重點對教材課本進行深入地研讀,以提煉出其中的重點、難點和要點知識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認知和思維來設置科學合理的討論任務,以提問的方式向學生進行布置,創設合理的情景并有效調動學生的合作動機,促使學生主動展開組內的溝通、討論、互動和交流,分享各自的觀點與看法,實現思維碰撞和優勢互補,深入合作過程中,從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時,課程開始前,筆者根據分組要求將學生們劃分成多個小組,之后,筆者再帶領各小組對課文進行熟讀,讓學生們初步認識課文的內容,隨著課程的推進,筆者結合教材內容為各小組布置了一些探究任務,通過任務來引導學生們參與討論。任務下發后,筆者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們,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在學生們討論的過程中,筆者會觀察每個小組的討論情況,為小組合作學習做好監督工作。這樣,筆者通過科學布置學生討論任務,促進了學生的交流互動。
三、優化小組評價
評價是對學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效果所做出的價值判斷。有效的教學評價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從而發現問題,并及時改正。而小組合作中的評價與引導能夠避免學生陷入主觀臆想,形成錯誤的認知。所以,高中語文教師應采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多元方法,來評價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和最終學習結果,適當地增加小組自評和互評的內容,肯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善自我。同時,教師也要關注并深入學生們的合作過程,對學生合作進行點撥和引導,避免學生們偏離合作討論的方向,有效完善討論的過程,以保證合作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在教授《離騷》時,傳統的合作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在學生們周圍觀察,并不會融入到課堂討論中,也不會對學生們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對此,筆者設置了課堂評價環節,針對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調動學生們討論的積極性。另外,筆者還在教學中會融入到課堂活動中,與學生們互動交流,近距離了解學生們的討論情況,針對學生們的討論內容進行指導,完善學生們的討論過程。這樣,筆者通過優化小組評價,提高了討論學習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是教師革新教學策略的直接體現,同時也是推進新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強大動力和支撐。所以,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每個高中語文教師都應當認識到小組合作法的重要性,將其作為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所在,主動結合教學實際情況來科學組建小組、合理布置任務、優化小組評價,優化并完善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和氛圍,從而幫助學生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并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張朝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四個維度[J].賀州學院學報,2017,33(03):119-123.
[2]乃堅業.實現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途徑探索[J].漢字文化,2017(11):46-48.
[3]楊寶芝.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語文教學的差異及其銜接對策問題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05):63-64.
重慶市璧山中學校 曾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