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榮
摘要: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課堂中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同時它也是音樂教學中的重難點所在。作為一名音樂教師,應正確了解當前合唱教學的現狀及問題所在,進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合唱教學,最終達到音樂課堂教學水平整體提升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
前言:
合唱簡單來講本身就是一門集體性合作為一種教學形式,而對于一個班級的合唱課來說,不僅被認為是一個學生感受到多聲部的感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同時在進行合唱的過程中還能夠培養出一個學生的群體性合作意識、彼此間相互的合作協調能力。基于此,本文探討了如何在小學音樂的課堂中有效地開展合唱的啟蒙性教學,以期為一線工作教育工作者提高一線參考與借鑒。
一、激發小學生的合唱學習興趣。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具有藝術性、科學性和嚴謹性,同時它對強化學生的音樂能力也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如果教師對音樂知識的講解只是--味的采取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合唱訓練的話,這不僅不能促進學生增強對于合唱聲樂的認識和學習興趣,甚至還可能使得學生們對于音樂的合唱課堂教學產生一定抵觸情緒。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音樂年齡特征來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提高小學生對于音樂合唱的熱情,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全身心投入到合唱訓練中。
例如,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開始進行這首歌曲的合唱之前,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關于這首歌曲的合唱視頻,通過這段視頻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著去體會其中的歌曲,從而感受到這首歌曲的獨特魅力,激發了學生合唱的欲望,以達到更佳的歌曲合唱效果。
再如,在教學學生唱“可愛的動物”歌曲時,教師可先給學生播放一些與歌曲內容相關的圖片和動畫,讓學生真實地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內容。然后讓學生模仿視頻中動物的動作,學生興趣紛紛高漲起來,讓小學生在音樂的帶動下模仿各種動物的肢體動作,從而提高學生對合唱學習的熱情和動機。可見,對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滿足了學生對課堂趣味性的需求,同時也帶動了學生投入到音樂學習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接下來的合唱訓練奠定了良好基礎。
又如,在教學“憶江南”這一首歌的合唱的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我們江南環境的美好,讓學生充分地體會江南的柔情似水、細雨綿綿、徐徐江風和楊柳飄飄。這樣合唱教學課堂導入模式,能夠充分地啟發和引導學生,在極大地調動和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可以充分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核心素養,從而使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地愛上了合唱表演。
二、注重小學生的合唱技巧訓練。
由于目前我國小學生對于合唱的基本特征以及其演唱和發聲技術的理解水平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小學生的每一次合唱中往往表現出來的并不是一味地氣力不足,就是學生之間的演唱配合程度不夠,不是在演唱的音準上有所滯后,就是對每個聲部的節奏拿捏得不準,致使每個聲部都不夠明確,整體的音色也不夠動聽。基于這種狀況,加強對小學生的歌唱技能及其音準節奏訓練便成為了提高合唱課堂教學實效性的一種必要手段。
例如,在教學“幸福花兒開心上”這一首歌的合唱中,這一首耳濡目染的歌曲就十分適合用來教學小學生音樂合唱技巧和方法。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國內的優秀合唱團隊的合唱表演,首先讓學生學會欣賞他們的合唱表演,讓學生沉浸在音樂表演的時候,教師就可適當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學習優秀的合唱表演。緊接著,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模仿合唱團隊的合唱表演,在實踐活動中真切地學習和體會如何進行更好地合唱。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站在講臺上,輪流進行唱歌表演,在此期間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針對小學生的合唱表現對小學生們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改正,指導和改正學生在唱歌上的技巧的缺失,感情的不到位等等問題,讓學生的合唱表演更加真摯而感情流露。
三、利用樂器輔助小學合唱教學。
一次好的合唱需經過多次不斷練習和反復歌唱的結果,而對于小學生而言,這樣重復的練習方式時間一長勢必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為了保證學生對合唱教學的新鮮感,教師可以在合唱訓練時加入一些樂器的演奏,來增加訓練的新鮮度,讓小學生再次進入到合唱訓練中來。
例如,在學習合唱歌曲“大家一起來”的教學過程中,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借用豎笛這一樂器來輔助合唱教學。由于這一首合唱歌曲比較簡單。因此,教師就可以采用了“分小組自學”的合唱教學方式,首先按照學生對合唱技巧和方法的學習和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自學歌曲合唱。在實際合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每一個小組中選出一個小組長,首先對小組長進行這一首歌的訓練以及合唱部分訓練。隨后,教師就可以讓小組長充當輔助作用,讓小組長協作教師對其余組員進行合唱訓練,讓小組長用豎笛來吹奏這一首歌的旋律,引導其余學生隨著這一伴奏跟唱,從而提高小學音樂合唱的效果。
四、培養小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輔助合唱訓練。
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從而為小學生完成更好的音樂合唱奠定殷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友誼天長地久”這一首合唱歌曲時,小學音樂教師就可以布置互動實踐活動環節來活躍課堂的氛圍。如小學音樂教室可以通過提問學生:“你們身邊最好的朋友是誰啊?你們相處多久了”,讓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紛紛進行自主發言、交流和討論。在這樣的關于“友誼”的互動交流模式中,學生們就能加深對其他同學的了解,從而加深小學生們的友誼,而擁有堅忍不拔的友誼的正是進行團結協力合唱的前提條件。
總結:
總的來講,合唱教學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是一個有內容、有內涵、講技術、講方法的教學藝術,當然它也是當前音樂教學的一大難點,因此這也需要我們一線音樂教師花更多的心思去探索與實踐。除了對學生的要求以外,教師自身也應不斷提高音樂能力,以滿腔的熱情、不懈的努力投身到音樂合唱教學之中,最終將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上升到一個新層次。
參考文獻:
[1]黃薈.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新一代,2021,25(2):284.
[2]寧洪珊.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參花,2021,(2):145-146.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孫武街道大孫小學 2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