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不僅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客觀要求,也是有效提高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的生活知識進行課前導入與教學滲透,在引導學生進行作文練習時,促進學生寫作興趣的提升,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的作文素材更加豐富,寫作內容更加全面。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種種細節,進行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真情實感;素材積累
寫作能力的高低是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體現,也是學生是否具備一定語文核心素養的表現之一。寫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難以發揮自主學習能力進行高效率高質量的作文練習,進而寫作素材難以得到有效的積累,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造成了瓶頸。因此,教師應當開展科學合理的作文教學,引導學生立足于生活實際進行作文素材的有效積累,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寫作實踐,切實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一、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
受傳統“填鴨式”作文教學影響,學生在實際寫作中常常會遇到無從下筆、沒有思路的情況,即不知道該些什么內容來完成正篇作文的構思。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作文內容就會有空洞化的趨勢,讀者在閱讀的時候難以感受到作文的中心思想,作文的質量自然難以得到認可。因此,教師應當致力于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引導學生根據實際生活中的體驗進行寫作實踐,從實際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并且引導學生運用高效的方式進行內容整合,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松鼠》時,這是一篇對動物的生活習性、外在形象等進行詳細描述的課文,對學生研讀相關文章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我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豐富了課堂內容,松鼠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見,但是類似貓咪、寵物狗等是非常常見的,我引導學生對此進行相關性的聯想,進而提升學生對于課文的有效理解。學生在發揮聯想的過程中,對課文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的發揮了自主學習能力,對松鼠的生活習性、外在形象等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對松鼠產生了更為深刻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仿照課文內容進行仿寫,在仿寫中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引導學生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
小學作文的寫作本身就是學生表達自身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作文教學展開生活化的改革,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語言知識的運用進行作文的寫作,并且輔之以靈活的寫作手法和修辭手法,促進高質量作文的誕生。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對自身情感和中心思想的生活化表達,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凸顯自身的特色。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進一步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以及作文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白鷺》時,這篇課文極具美感,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這也對培養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進行情感表達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我首先引導學生發揮自主學習能力,對課文中細膩的文筆、真摯的感情進行感悟,帶著感情去閱讀課文,并且運用做批注的方式,對課文中極具美感的語句及進行摘抄,作為自己寫作時所應用的素材。在帶有感情的閱讀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閱讀效率與閱讀質量也因為主動的閱讀而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此基礎上,我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展示圖片的功能,為學生展示了白鷺的圖片,學生從圖片中直觀的了解到白鷺的外在形象,并且對課文中的描寫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課文感悟能力,也促進了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生活化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如果想要切實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作文水平,就應當對學生自身情感的表達予以足夠的重視。致力于改變學生在過去寫作過程中情感方面的空洞問題,引導學生運用靈活的寫作手法更好的在寫作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思想以及情感。教師可以利用各種生活化的案例,為學生創設具有濃厚生活化氣息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抒發自己的情感,進而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
例如,在學習《四季之美》時,這篇課文以生活化的方式描寫了四季的美,具有很強的可借鑒性。我首先為學生創設了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旨在促進學生課堂代入感的提升,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即“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風冬天雪,或者春花秋月、夏川冬雪,無不充滿了美感,給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在實際生活中又是如何體現四季之美的呢?你們在生活中又會有什么發現呢?”學生在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指引下,對實際生活中所涉及的美產生了聯想。我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課堂表達,不僅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發現生活中美的能力,還促進了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二者都有效的促進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根據生活中的素材進行作文的寫作。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的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高,并在此基礎上運用生活化的作文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可以用來寫作的素材,促進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并且在寫作實踐中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化的寫作。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能夠在寫作過程中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讓作文擁有靈魂,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有效地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冬華.小學高年級語文高效課堂策略探微[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05):191.
[2]孫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預習環節[J].課外語文,2013(10):10.
江蘇省無錫市洛社中心小學 徐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