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 胡鵬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2-036-01
摘? 要? 在新課改背景下,體育教學的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初中階段是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為此,應制定中考制度以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其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及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體育中考的深入進行對中學體育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中考中,教學策略應與體育中考有效結合,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本文就重點分析中學體育教學與中考體育教學的結合策略。
關鍵詞? 中學體育? 教學策略? 體育中考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推動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狀況吸引了社會多方的關注。因此,我們的體育課和體育中考目前面臨哪些問題,該怎樣發展是我們現階段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中學體育教學策略與中考體育整合的困境
(一)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比較單一
在面臨中考時,學校和教師把中學體育的重點放在了中考體育上,體育教學變成了應對中考的教學活動,考試什么內容就教什么,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缺乏體育鍛煉意識。目前,初中體育教學制約了中考體育的引導與激勵作用,不利于學生的身體鍛煉,學生缺乏終身體育意識。
(二)體育活動時間不足
運動技術的學習與掌握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長時間的學習與訓練活動。目前,學生每天的鍛煉時間不充足,不利于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如此也不利于體育教學策略與中考相結合。
(三)課前訓練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足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中學體育考試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如何在新形勢下實現教學策略與中考體育教學的結合是一個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許多中學體育教師忽視考試前的訓練,訓練強度過大,使學生壓力增大,致使其在中考時無法發揮自己的水平,成績不理想。
(四)傳統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影響很深
初中體育項目中片面地將考核與獎勵的標準定為教師對學生考試成績的關注點,忽視了教學方法和學生的體育興趣,造成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厭煩。如此在考試前進行體育訓練,考試結束后就停止了體育訓練,也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二、當代體育課與體育中考的結合
(一)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落實課程標準
初中體育考試的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他們的堅韌品質,掌握自我鍛煉的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在實際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中考體育項目內容的指導,開展相應的體育項目教學。初中的體育項目有50米、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實心球、引體向上、游泳、中長跑等,其中有必考項目和選考項目。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重視學生的中考成績,而忽視了學生運動技能的培養。有些體育教師把運動訓練方法作為體育教學方法,違背了體育教育規律。為此,應在中學體育教學策略與中考體育教學相結合的同時重視學生的體育成績。
(二)優化體育教學內容與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要結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相應的體育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發掘學生的體育潛質。為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個人愛好,引入籃球賽、足球隊、網球等新項目,加強學生參加戶外活動的主動性,合理地開展體育課。要加強對中考體育項目的研究,運用游戲、競賽等教學手段,有效地將中考體育項目與教學策略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的興趣。
(三)開展有效的課外體育活動,拓展體育課程內容
運動訓練是一項長期堅持的活動,長期性的鍛煉身體能提升學生的體質,提升學生的體育技能。在教學環節中,體育教師應融合中考體育新項目,在確保教學課堂品質的基本上,提升學生課余戶外活動。
(四)有效地進行模擬考試和放松,加強預考訓練
通過體育教學與訓練確保學生的學習與訓練效果。在臨近中考時,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模擬考試活動。現階段大部分中考體育考試選用電子控制系統,老師可運用統一電子控制系統,依據中考體育的規定進行相對應的考試模擬主題活動,使學生可以提前適應體育中考。在考試模擬時,學生在所難免會出現一些不正確的動作,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提示,防止學生犯規,影響自身的體育文化考試分數。通過模擬考試環節,引導學生做好放松與調整,以調整出學生良好的考試狀態。
三、結論
普通初中體育課程是初中教學體系中的一門關鍵課程。通過體育教學,可鍛煉學生的體質,塑造學生優良的精神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體育文化教學方法與中考體育具體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持續推進體育文化教育改革,有助于教師豐富體育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提升體育教學水平,最終推動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荔貞.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學與體育中考的融合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9(04):119.
[2]裴兵.中考視域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5):1-3.
[3]姚麗鈺.淺析體育中考項目改革對初中體育教學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7(32):87-89.
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