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勇
【摘? ? 要】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我國教學事業迎來了更高的挑戰,作為高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現如今,雖然高中數學教學事業獲得了良好的發展,但是就實際教學情況來看,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給整體教學的效果帶來了不良影響,最終阻礙了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基于此,教師必須重視教學中的不足,并且采取對應的策略加以解決、完善,以期提高數學教學實效,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數學?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70
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較強的課程,對于學生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的培養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材、目標等都發生了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把握教學內容和目標,明確教學大綱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找出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并完善,以此轉變高中數學教學困境,讓數學課堂呈現出新的面貌,從而促進學生綜合學習質量的提升,使學生獲得總體進步。那么,高中數學教學中還存在哪些問題,教師又要采取何種對策呢?下文對此進行具體分析。
一、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現存問題
(一)學生缺乏主動意識
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學存在一個極其普遍的現象,即部分學生嚴重缺乏主動意識,在學習中依舊是被動學習的狀態。具體來說,他們在學習時毫無計劃,通常是跟著教師的節奏學習數學知識,很少獨立預習或復習新知,久而久之,就養成了過于依賴教師這一不良習慣,無法就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展開自主思考、分析[1]。如此一來,不僅導致數學教學過于死板、機械,還會阻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數學學習實效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教學模式過于陳舊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還有遺留問題,即部分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陳舊,不僅影響新課改理念的滲透,還不利于學生探索、創新等能力的培養。長時間處于這種模式下,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理解就會過于片面,不懂得深入挖掘、探索,最終限制學生的進步和提升。顯然這與新課改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策略
(一)革新教學理念,轉變學生態度
作為學生學習、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革新、優化,有效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具體來說,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推行新穎的教學思想,努力為學生營造積極、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自學意識、能力,為未來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總體而言,一旦教師的教學理念得以革新,那么學生的綜合學習實效也會得到改善,不斷朝著正確的方向進步、提升。例如,在教學“集合”這部分知識內容的時候,本節課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集合的含義、表述方式以及基本運算方式等有一個大致掌握。如若教師采用以往的方式實施教學,會使課堂氛圍過于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的激發[2]。對此,教師就應當革新教學理念,采用一些相對先進的、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其中,信息媒體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信息媒體的優勢,為學生展示一些生活實例,如一群遷徙的鳥、一群奔跑的馬等,以此導入本節課的內容,以此完成新知教學。這樣學生就會切實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價值與魅力,從而更加喜歡數學這門課程,不必教師督促,就會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如此良好的狀態下,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自然會更加深刻,最終在提升自身學習實效的同時,獲得良好的態度轉變,并在不斷探索中樹立正確的學習理念。
(二)轉變教學模式,營造愉悅氛圍
在新時期下,教師應當自主轉變課堂教學的模式,致力于良好教學氣氛的營造,使學生感到身心愉悅,以最佳的狀態參與到新知學習當中,不斷促進學生學習成果的優化。具體來說,在良好的氣氛下,學生的學習行為會更加主動,他們的思維也會更加活躍,會自主思考、分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對于邏輯思維的培養是十分有利的。除此以外,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的認識會更加全面、透徹,這就為數學知識架構的完善做好了充分準備。對此,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優化,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感知數學,更快地完成數學學習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這部分內容時,主要教學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懂得繪制幾何體的三視圖、懂得識別三視圖所表示的空間幾何體等。考慮到本節課的知識點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若不加以正確引導,學生很難真正吸收和消化本節課的內容。對此,教師先讓學生進行幾何體的制作,以此引入本節課的內容。在輕松的氣氛下,學生的身心會保持愉悅狀態,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這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完善具有極大的幫助。接著,教師再展示課前準備好的教具,給學生直觀地呈現幾何體的不同關系,讓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記憶[3]。另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將自主權歸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準備學具,并就此進行空間幾何體的搭建、擺放,使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得到更加真實的體驗。通過這樣的方式,對課堂教學的模式進行轉變,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讓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挖掘、探索,進而不斷強化學習實效。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中還存在學生缺乏主動意識、教學模式過于陳舊等問題,為了改善這些問題,教師就必須將其重視起來,并且找出對應的解決策略,以此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創造更多的可能。具體來說,可以從革新教學理念并轉變學生學習態度、轉變教學模式并營造愉悅氛圍兩個方面入手,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融入數學課堂,并且從中收獲豐富新知、技能,為未來學習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高耀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優化策略探討[J].新課程研究:上旬,2019,000(003):120-121.
[2]鐘小華.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速讀(中旬),2018,000(002):112.
[3]葛張勇.淺析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000(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