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亞
【摘? ? 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如何積極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已經成為當前教育中備受關注的問題。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如何才能夠有效地實現素質教學,提升學生的科學素質和課堂教學效率,也是眾多生物教師都十分關注的問題。為此,高中生物教師還需要積極地采取新的教學措施來實現。
【關鍵詞】高中生物? 素質教學? 教學模式?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057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教育領域中備受關注的發展目標。為了更好地達成這一目標,教師應當積極地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樹立起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以全新的方式來落實教學環節,確保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科素養。當然,在高中生物教學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弊端,若是沒有及時進行改進,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必須要端正自己的教學觀念,注重素質教學,充實生物教學的內涵。
一、重視實驗教學的開展
(一)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重視實驗教學
在高中生物中,實驗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并且,其對學生生物素養的提升來說,還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高中生物的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那就是對于生物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究其原因,是因為高中生的學習任務比較多,學習壓力比較大,再加上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比較大,所以就沒有時間和精力讓學生開展相關的生物實驗,因此,生物實驗的開展頻率是非常低的。根據相關的調查來看,學生的實驗教室使用頻率也很低,很多學生都沒有機會通過生物實驗來加深自己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再加上高考的壓力,教師和家長都會將重點放在學習理論知識方面,旨在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好的分數,正是因為這些錯誤的觀念,導致生物實驗開展不夠。針對這一局面,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真正重視實驗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效融合,充分地發揮出生物實驗的實效性。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去培養學生對于生物的喜愛,讓他們可以愛上這門學科,并且愿意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到這門學科的教學當中,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二)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生物實驗的開展不僅需要對生物理論知識的探討和展示,還需要在學生的動手過程中創新他們的思路。因此,在開展生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足夠多的時間,讓他們可以有序開展實驗內容,并且加深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實驗結果的思考,體現出他們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從某個層面上來說,生物實驗的開展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獲得成功的實驗結果,而是讓學生在自己親自動手的過程中去理解相關的知識。即便最后實驗失敗,學生也能對知識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這也充分地體現出生物教學的內涵。當前,某些生物教師雖然已經充分地意識到了生物實驗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個方面的限制,所以只能采用最簡單的方式進行演示,然后讓學生嚴格地按照自己的操作去實施。毫無疑問,這在很大的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主體性的體現。為了有效落實素質教育,教師必須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里,讓他們可以自己嘗試著動手操作,在提升他們實踐能力的基礎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去優化實驗教學效果
某些教師在開展生物實驗教學過程當中,往往喜歡直接照搬照用教材當中的相關知識點,而且在對學生進行內容講解的時候也局限在教材當中。毫無疑問,這種教學模式是很難有效的。這些年來,新課程改革在不斷深化,各種先進的技術也開始在教育領域當中得到應用。因此,教師完全可以積極地引入先進的教學技術來使得生物實驗教學更加生動和簡單。比方說,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相關的生物實驗操作,讓他們對實驗操作有更加深刻和直接的理解,并且學會用簡單的語言來進行分析。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情境導入的方式使得實驗教學更具直觀性和操作性,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實驗操作,提升他們的生物素養,幫助他們樹立起嚴謹的學習態度。
二、合理使用微課堂,以此來有效提升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這里的“微課堂”其實就是利用微專題的形式,來歸納和總結某一節內容或者是某一個單元中的知識點,再利用一定的時間專門講解這些知識點,方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從某個層面上來說,若是教師使用微課堂的模式來進行教學,那么在教材知識選取方面要非常講究。由于微課堂的時間有限,所以教師必須要合理地選擇教材當中的重難點知識或者是在高考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考點。在呈現形式方面,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剛好契合學生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的時間,不會給他們帶來不必要的學習壓力,可以提升學習效果。
微課堂模式的使用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地參與生物教學。借助微課堂,學生可以更加準確地抓住某一節內容當中的重難點知識,并且對于某一特定的知識點反復琢磨透。在高中階段采用這種方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壓力,還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當代社會中,教學信息化的發展已經成為了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新浪潮。在高中生物的教學過程中,微課堂的廣泛應用也是教學信息化在教學活動當中的具體體現。所以,教師必須要積極地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地體現出微課堂的輔助教學功能。比方說,在教學中,針對“同源染色體”“氨基酸的脫水縮合”等比較重要的知識點,都可以采用微課模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從而提升學習效率。當然,教師還需要積極地轉變自身的觀念,充分地認識到微課堂的重要意義,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地引入微課堂,確保微課堂的價值有效發揮。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必須要進行改變。針對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教師必須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旨在提高教學效率。當然,素質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師還需要創新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學,在提升學生素質修養的基礎上確保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廷君.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創新性學習探究[J].高考,2021(09):83-84.
[2]葉火鳳.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策略分析[J].知識文庫,2021(0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