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需要學生注意學習的方式與方法。當前,很多學生在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解答問題時,往往不知如何下手,這與學生學習思維能力有關。為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本文在闡述數形結合思想在解題應用中的意義的基礎上,通過函數問題、幾何問題、不等式問題等的典型實例,說明了在解題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巧妙運用數形結合方法分析、解決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思想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4-0065-02
引 ?言
數形結合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解題方式,也是當下初中生應該具備的一種思維能力。具備良好的數形結合思維后,學生就能借助“以形助數、以數輔形”,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從而有效解決問題。因此,本文將重點分析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形結合解題思想。
一、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意義
(一)促使學生解題思路更為優化
教師將數形結合思想應用于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有利于幫助學生發現數量與圖形之間的關系,使其懂得運用圖形的直觀性去理解題目中涉及的數量,優化解題思路,從而提升學生的解題效率。
(二)有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和空間思維
學生利用數形結合解題思想分析和探究實際的數學問題,可以逐漸培養自己的邏輯和空間想象思維。比如,在分析數量與圖形相結合的問題時,學生既要分析其中的數量關系,又要探究圖形的規律,而在將二者有機結合的過程中,他們的邏輯和空間思維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這對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思維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1]。
(三)能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解題的興趣
數形結合既有數量關系又有圖形分析,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而且在分析數量與圖形關系時,學生能夠感覺到數學知識的神奇,并且也會從分析中體會到數學圖形的美。
二、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分析
(一)將數形結合思想應用于初中數學函數問題的解答中
初中數學涉及很多知識點,因而數學問題也千變萬化。其中,函數問題是初中數學問題中的一個重要類型,也是許多學生比較頭疼和害怕的數學問題。從以往數學函數問題的解題情況來看,有些學生拿到數學題目之后,往往不知從何入手。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學生缺乏良好的數學函數解題思路,無法找到解題的突破口。那么,在講解數學函數問題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應用數形結合思想,尋找函數問題中的數量與圖形關系,從而將復雜的函數問題簡單化,進而幫助學生順利解答問題。下面以一道初中數學函數問題為例進行說明。
例題:已知tanα=1/2,tanβ=1/3,求證α+β=45° .
案例分析:在講解這道初中數學正切函數問題時, 教師應讓學生學會利用數形結合思想,用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來構造滿足條件的角α、β,并思考如何將其中的數量關系與實際構造出來的圖形相結合,從而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數形結合思想,進而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運用能力。其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題目已知條件,將角α、β畫出來,如圖1所示。
那么,當下學生需要求證的是α+β=45°,所以,教師應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辦法對上述角α、β進行構造,即構造角α+β,從而將題目中的數量問題轉化為圖形構造問題,進而將抽象的數量關系轉化為形象的圖形解析,最終促使學生得出函數問題的答案。
案例結果:根據角α+β,學生可以畫出如圖2所示的圖形。
那么在上述圖形中,學生通過連接BC,就可以得出?ABD≌?CBE,即?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α+β=45°。通過借助直觀圖形的分析,學生可以快速得出實際問題的答案,有效提升解題效率。由此可見,數形結合思想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
(二)將數形結合思想應用于初中數學幾何問題的解答中
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許多學生只會利用以數代形的方式來解答數學問題,而忽略了以形代數的數學解題思維,這是學生未能形成良好的數形結合思想的體現。所以,學生只有既掌握以數代形,又理解以形代數的過程,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數形結合思想。在初中數學幾何問題中,教師可以應用數形結合思想來引導學生思考和解決幾何問題。而數形結合思想可以使部分平面幾何問題簡單化,同時有助于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從而將抽象的幾何問題進行一一拆解,促使學生盡快找到幾何問題的解題思路。下面以初中數學中的一道幾何題為例進行說明。
例題:如圖3所示,從邊長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個邊長為b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拼成一個長方形,請根據兩個圖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相等,驗證a2-b2=(a+b)(a-b) .
案例分析:根據題目意思,教師可以將陰影部分面積等于邊長為a的正方形面積與邊長為b的正方形面積的差表示為a2-b2,那么陰影部分是長方形,其中長為a+b,寬為a-b,其面積為(a+b)(a-b),所以就有a2-b2=(a+b)(a-b) .
案例結果:將題目中的幾何問題轉化為數量關系,能實現以形代數,這能促使學生懂得靈活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對實際問題進行解答,而不僅局限于以數代形的思維。
(三)將數形結合思想應用于初中數學不等式問題的解答中
不等式也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經常出現的數學考點。在解答中,教師同樣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數形結合思想,解答實際的數學問題。以初中數學不等式問題為例,首先,學生需要明確討論的對象及討論對象的取值范圍;其次,選擇正確的分類標準,并進行合理分類;再次,逐類討論問題,并提出解決的方案;最后,將討論的結果進行歸納并得出結論。
例題:已知 ,求a的取值范圍。
案例分析:根據例題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將其中的不等式數量關系表現在形象的數軸上,如圖4所示。
案例結果: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利用直觀的數軸來解答實際的不等式問題,能夠讓學生掌握數形結合思想。這樣,學生就能快速地求出答案,并體會到應用數形結合思想的益處。
結 ?語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生而言,數形結合思想的形成需要經歷長期的訓練和學習積累。所以,教師應結合實際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挖掘題目中的數量與圖形關系,從而促使學生主動利用數形結合思想來解答實際的數學問題,進而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應用數形結合思想的益處,并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解題能力和技巧。
[參考文獻]
李敏瑞.注重數形結合在初中數學解題過程中的妙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25):68.
作者簡介:張新溪(1975.8-),男,福建詔安人, 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