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輝
摘要: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更加關注對學生多方面素質的培養,其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教師應該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當前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很多教師依然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實際上語文學科具有顯著的人文性特征,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注重滲透德育思想,關注學生責任感的培養。具體來說,教師要發揮自身的示范作用,可以在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培養形成集體責任意識,還可以組織課外活動,拓展德育教學空間。本文主要圍繞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中責任感的培養策略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農村;小學語文;責任感;培養;意義;策略
引言
責任感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在一定的年齡會自動生成的,它是兒童在與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特別是通過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親身體驗,以及卓有成效的教育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需要個人在長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經歷和體會不同的情境才能慢慢獲得。各科教學都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每位教師都要重視在自己所任教課程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責任教育的影響,具體上要結合小學生年齡特點、教學內容、恰當的教學方式,對他們進行有實效的責任教育。針對農村小學語文教育的實際情況,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作為一個重要教學任務,開展相應的教學改革探索。
1當代小學生責任感培養的重要意義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由于生活需求,許多家長忙于工作,對于孩子的關心較少,對于孩子的學習及發展的關注程度不足,將學校作為孩子學習、成長、發展的唯一場所;而學校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僅僅關注學生的智力發展情況,忽略了對學生的非智力素養的關注,導致小學生缺乏責任意識。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不僅僅承擔著教書的職責,還承擔著育人的重任,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要“先育人,后教書”,引導小學生思想道正,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識與責任意識。一個人,若缺乏社會道德感,缺乏責任意識,那無論他多么出色,都無法為家庭、為社會、為國家做出貢獻,無法融入社會集體。在素質教育不斷加強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語文學科的育人優勢,加強對學生責任意識的重視,培養學生的責任感[1]。
2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中責任感的培養策略
2.1提高思想重視程度,發揮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
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來看,他們的認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很有限,思想和行為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且受到認識能力的限制,小學生并不能認識到自己的角色所應承擔的責任,不能很好地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刂屏κ秦熑我庾R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控制力的學生責任意識自然不強,一旦責任意識出現問題,責任認識和情感就很難轉化為責任行為。小學生責任感的內容豐富,滲透在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并伴隨著他們的成長不斷深化,所以需要教師對小學生的責任教育架構、內容層次、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2]??傊處煂ぷ鞯呢熑我庾R、對學生的耐心教育,直接影響學生責任感的養成。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善于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被學生學習、關注,對他們起著導向作用。常言說得好,身教重于言教。根據小學生愛模仿的特點,為他們樹立身邊的責任意識強的典型事跡和模范,結合古今中外一些富有責任感教育意義的事例,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學習。可以通過模范班級的示范引領作用,使學生在學習中增強責任感。
2.2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培養形成集體責任意識
要想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責任感,小學語文教師就要積極引進多種不同的教學活動形式,靈活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課堂責任教育效率。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倡導學生之間的共同討論學習,組建多個學習小組,每個成員都是小組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都需要承擔的一定的學習任務,為了完成小組的整體學習目標,都要認真努力,也為了小組之間的競爭而學習,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集體責任意識,感受到責任的重要意義[3]。例如,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探究“搜集相關資料,說說題目的意思。”“是什么促使他立下如此遠大的志向?這件事發生在什么地方?”等問題,讓學生交流探索10分鐘左右,并且進行小組匯報。最后,教師會結合班級各個小組的交流過程、配合情況、匯報情況及問題交流結果進行評比,激發學生的集體意識,讓學生感受到主動承擔責任的意義。
2.3組織課外活動,拓展德育教學空間
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的補充,對拓展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態度有積極的作用。德育滲透不應該僅僅局限在語文課內教學上,需要拓展教學空間,在課堂教學之余,教師可以以德育為目的,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既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促使小學生增強責任感[4]。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信任游戲”,要求學生三人為一組,一人站在桌子上背對著同學往后仰,兩人在后面接著,這時站在桌子上的學生心里一定非常緊張,因為他需要把自己的安全交給別人,然而當他被同學接住的那一刻,心里又是十分放松的,另外一名學生也能感受到自己在的重要性,產生很強的責任感,同學雙方的信任也增加了。這樣游戲旨在改變大多數小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結合作意識的現狀,對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提高學生之間的信任具有重要的作用。
結語
總之,作為一名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以身作則,還要充分發揮語文學學科人文方面的價值和優勢,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感染學生的思想情感,促進學生深刻認識“責任”的重要性,產生強烈責任意識,最終形成責任感,這樣可以實現良好的德育效果,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多喜.加強小學語文教育,發揮語文教學德育功能[J].學周刊,2019(27):86.
[2]謝景花.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中責任感的培養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19(23):31.
[3]張仲和.小學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J].山東青年,2019(05):52-53.
[4]尹櫻燕.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育學生責任感[J].神州,2018(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