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晉強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依靠課堂教學育人主要途徑,增強高校思政工作效果。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要立足專業建設情況,依托課程建設基礎,合理融入思政元素,強調教師關鍵作用,以學生學習效果的獲得為準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挖掘課程育德功能,不斷優化課程建設,使電子商務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實現知識傳授、能力提升、育德功能并舉的新局面。
關鍵詞:課程思政;電子商務;立德樹人;專業建設
2016年12月,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明確指出,要認真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
課程思政是在以德樹人為核心的大環境下,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高校教育教學各個方面與各個環節之中的全新嘗試和探索。
一、正本清源:課程思政建設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
(一)明確任務
當前很多高校注重學生智育的發展,在課程中主要強調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輕視對學生德育水平的塑造,使思政課程形單影只、收效甚微。課程思政正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應運而生,強調高校應進行三全育人,而課程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途徑應將價值引領與傳授知識合為一體,在授業、解惑過程中,重申傳道功能,即立德——價值引領。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倫理道德、傳統文化、理想信仰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引領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朝正確的方向發展。同時,課程思政本身又強調樹人要求,即對人的培養,要求高校一方面要為社會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要保障人才的全面發展與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將樹人目標融入進課程教學之內,實現人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專業使命
我國電子商務產業在新的技術和媒體助力下,呈現出全球化、多元化、服務化的發展特征,極大地促進著社會經濟發展。電子商務專業是伴隨互聯網的發展而設立的管理學類新興專業,培養具有技術、商務、管理知識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但因電子商務專業涉及多個學科交叉,不同院校形成了差異化培養特色,不過隨著新興技術的發展,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電子商務專業正在尋求新的教學體系和課程設計,培養能引領技術與商業融合創新的優秀人才。正是在這樣一種時代呼喚、教育發展迫切需要的背景下,課程思政應時而生,對引導電子商務專業知識、技能走向道德和創新,實現電子商務學習和學習者全面發展與成長,提出新的構想與指導。
二、因地制宜:建設具有鮮明的專業特色課程思政
(一)專業是特色
高校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應制定、修改、結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出專業新型的課程思政教育體系,以三集三提為基礎優化專業課程思政的方法體系,完善專業課程思政的制度保障,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將課程思政融入具有專業特色的教育教學過程之中。通過課程思政建設落實三全育人工作,全面提高專業教育教學質量,致力建設國際化專業和世界一流學科。
(二)電商思維發展專業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要求要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改進專業教學模式、明確專業教學目標、創新專業教學方法、優化專業教學內容、完善專業教學評價。應結合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技術、商務、管理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以思想政治課為核心,專業知識、技能課為骨干,綜合素養課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具有專業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在電子商務專業強化價值引領的基礎上,進行商務、管理知識和互聯網技術等技能的傳授,強化學生綜合素養的養成,依靠三位一體的課程思政同心圓,使全部課程與思政理論課程同心、同向、同行,形成合力、產生協同效應。鑒于電子商務專業其技術、手段不斷變化、發展特性,專業同時應不間斷開展專業教師培訓、跨院校專業間交流,加強與企電商業溝通和緊密合作,強化教育教學活動管理與考核,全方位落實課程思政體系建設,保障電子商務專業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三、本固枝榮:依托課程建設基礎發展課程思政亮點課程
(一)課程是基礎
教學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主要途徑,而開展教學的主要渠道是課堂,課堂依托課程進行安排布置,因此課程思政建設對培養新時代社會主義人才意義重大。課程是實施課程思政建設的基礎,課程建設基礎不牢,思政建設則猶如無根之萍、無源之水。因此要開展課程思政,首先要保證課程建設的同步、有效開展。尊重課程建設規律,構思課程設計,進行課程開發,落實好課程設置、課程排布、課程標準。其次要遵循專業特征和學情現狀,科學闡述課程定位,組織好課程實施,監測課程質量評價。
(二)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是亮點
電子商務專業主要目的是培養商務型、技術型、戰略型、創新創業型復合型人才,因此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要根據電子商務專業人才需求,制定好基于課程思政模式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注重在價值引領下的電子商務知識傳授和操作技能培養。電子商務專業根據課程建設適宜構建以思想政治課為核心、專業技能課為骨干、綜合素養課為支撐的三位一體思政課程體系,各門課程之間應進行相互交流與溝通、相互協調與配合,將思政教育在各層次間合理布局、妥善安排,確保思政元素無遺漏、價值引領效果顯著。電子商務的專業課程可以分為偏理論傳授的電商職業技術課和偏技能培養的電商職業技能訓練課,又可以分為電子商務專業基礎課和電子商務專業核心課等,不同類型的課程在構建思政課程中,應根據專業課程的特點有的放矢,最大限度的融入思政元素,呈現不同思政內容和效果。根據電子商務專業課程特點,遵循整體性融入、針對性融入、藝術性融入、協調性融入、集成性融入原則,使課程思政建設在電子商務專業,既能展翅翱翔,也能落地生花。
四、春風化雨:課程思政教師要以德立身、懷德立學、施德于教
(一)教師是關鍵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學生品德和智育的塑造者,在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第一責任人。因此課程思政建設既是教師的權力也是教師的責任。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第一線工作,高校教師應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意識,堅持文化育人、課程育人、管理育人,實施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科研育人,綜合協同育人,踐行“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
(二)打造卓越電子商務師資
電子商務專業是高校的一個新興專業,師資隊伍構成比較多樣,既有擅長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理工科人才,也有擅長金融、商務的經濟類人才,還有擅長組織、交際的管理型人才,絕大多數教師的授課方向和專攻領域既相互聯系又各有特點。因此電子商務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建設既要協同作戰又要各自主政,同時應整合思政專業教師與輔導員隊伍,成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工作小組,形成相互支撐、溝通順暢、卓有成效的工作方式。教師落實課程思政建設任務,首先要保障教師養成育德意識,其次要求教師具有育德能力。具體就要求專業既要強化師德師風的建設,同時又要制定、完善教師學習、培訓體系。通過課程思政建設帶頭人、課程思政骨干教師、課程思政教學團隊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建設,積極進行校際交流、學習培訓、參與企業鍛煉,建設一支高水平、信息化、專業化的一流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同時聘請課程思政研究領域的學者,行業、企業專家,以及社會各界先進人物和代表為特聘講師,進行思政教育,參與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通過組織領導、協調配合,使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更上一層樓。
五、九九歸原:課程思政建設的成效是讓學生感到、想到、悟到
(一)學生是成效
教育教學活動的目的是要培養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受教育者的學習成效是檢驗教育教學活動唯一標準。因此課程思政建設要基于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前提進行,并依此進行課程思政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強化德育、素質要求,配套課程思政課程體系與課程思政教學標準。基于《華盛頓協議》根據學生畢業標準,建設、施行課程思政教學方案和課程思政教學計劃。同時教育教學強調,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要加強對于學生的區分與研究,講究因材施教。
(二)塑造電子商務精英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來自不同地域、區域和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之間有著顯著差異,因此,電子商務專業實施課程思政要立足專業的辦學定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學生特點有的放矢。鑒于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學習的課程范圍比較廣,人文、德育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因此課程思政建設要改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思路、探索教育教學改革、優化教學內容、調整授課方式、完善評價考核標準,確保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達成。通過建設,課程思政建設要使得電子商務專業教育教學由能力本位向學生人本本位過渡,教學的價值取向要服務于人的整個職業生涯,教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學習經驗的獲得,強調過程與結果并重、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并重的卓有成效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新局面的形成。
六、研究結論與建議
高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首先就是要根據專業特征和專業發展狀況,有的放矢,建設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思政;其次要重視電子商務專業課程建設,強調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亮點所在;第三要重點挖掘思政元素,賦予教育教學以靈魂和方向;第四要發揮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完善教師培訓體系;最后要基于學生學習成效不斷調整、優化課程思政建設體系,使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擲地有聲、成效顯著。
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要遵循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體系,按照基于工作崗位、專業技能登記證書設置相適應的課程,鼓勵學生參加專業大賽、以賽促建的崗證課賽協同育人體系架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參照以思想政治課為核心、專業技能課為骨干、綜合素養課為支撐的三位一體思政課程體系,多渠道、多途徑發散式開展育人活動。鼓勵專業教師根據專業課程目標,深入研究課程思政融入點,以發散創新方式進行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激發廣大教師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使廣大教師深入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高校各專業之間、校際之間、政校企之間應加強合作,完善課程思政建設相關政策與制度,形成高效可靠的協調機制;在保障資金投入的同時,強化宣傳、營造氛圍,利用在線開放課程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實現共享育人;學習借鑒典型課程、先進案例,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的監督落實,確保課程思政建設順利進行,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高校法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路徑與對策[N]. 天津商業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教授 沃耘.天津日報.2019-03-04 (009)
[2]課程思政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關鍵環節[J].李國娟 中國高等教育 2017年Z3期
[3]深耕課程思政[N].俞明祥.中國教育報.2019-03-14 (010)
[4]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N].本報評論員. 解放軍報. 2019-03-19 (001)
[5]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N].本報評論員.解放軍報. 2019-03-20 (001)
[6]高校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現實路徑選擇[J].孫杰,常靜.中國高等教育 2018年23期
課題項目: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20年度課題【高等職業院校新商科專業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有效方法與評價研究】,課題批準號:2020-2-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