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斌 楊杰
摘要: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曾為我國培育了相當一部分的技術型人才。而在如今的新時代背景下,許多中職學校還是沿襲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很多方面存在一些短板與不足,在教學方式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弊端,總體的教學質量也有待提升。如何讓學生們高效率、高質量的投入到汽修學習中去,成為當務之急。
關鍵詞:小組合作;中職;汽修
如今我國的汽車行業發展十分迅速,汽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汽修方面人才供不應求,這時就需要有汽車維修相關方面的人才來保證汽車的質量。這為中職汽修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廣大的就業崗位與充分發揮自身實力的空間。在此背景之下,對于中職學校而言,如何培養出成批的優秀的汽修人才,就成為了一個問題。一般而言,中職學生大部分都是缺乏學習知識的動力、對學習難以進行深刻理解的。基于此,本文將對中職汽修教學方法進行探究,以小組合作的角度進行分析其中的問題,從而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更好的長遠發展。
1.中職汽修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學習氛圍不夠濃厚,紀律不夠嚴明
一些中專院校的學生對學習完全不放在心上,他們認為自己上了中職就應該不被管束,因此整日懶散、漫不經心、無視校規校紀,甚至在課堂上公開打游戲、搗亂、頂撞教師等等現象屢見不鮮,毫無學習氛圍可言。究其根本,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被充分激發出來。從而導致他們的學習沒有目標、沒有進取心。從而使他們的行為進一步惡化。教師應對學生們進行充分地思想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提升他們的思想覺悟,使他們認清現狀。在如今的情形下,國家缺乏技術型人才,只要將汽修這門專業學好,照樣可以有前途。教師也要進行適當的鼓勵,讓他們提升自信心,不要妄自菲薄。
1.2教學形式單一
中職教育形式與傳統的普通中等教育形式相類似,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將汽修方面相關的知識講述出來,并沒有讓學生們去主動學習,去互相合作。大多數的中職學生都是曾經學習成績并不理想甚至很落后的學生,因此他們的基礎相對薄弱,對學習的興趣并不高。這樣,學生的學習十分被動,他們對基礎知識的認識與了解也將是十分淺顯的,且中職院校中的學生的綜合素質本來就相對較弱,對專業理論知識的接受能力不足,這就對他們日后的專業工作非常不利。這樣會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沒有積極主動性,沒有上進心,甚至會自甘墮落,陷入惡性循環。教師要豐富教學形式,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例如,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汽修中就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不同類型的小組合作模式,來一起進行理論與實踐雙方面知識的學習。這樣不僅能改變以往的枯燥無味的教學形式,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動力。
2.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汽修教學中的不同教學方案
2.1采取多重方面互補的合理分組
要想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合理分組是重中之重教師在進行分組的過程中,要深思熟慮,充分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科學分組。例如,一名學生的動手能力十分強,能夠效率高的進行各種汽車零件的拆分,但是他們的基礎理論知識并不夠及格,雖然他的實踐能力很強,但是很容易就會犯一些低級錯誤和面對一些困難還無法解決。而一名學生的理論基礎學得十分扎實但是頭腦不夠靈活,手動能力不強。這時教師就可以將他們兩個劃分唯一組,使他們互相合作、互相完善。在遇到困難時只要分工合作,取長補短,就可輕而易舉的攻克難題。而其中的成員也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從而提升團隊的合作效率,也會使學生們在小組合作中不斷學習別人的優點,不斷完善自身。教師在分組時要將一個小組看成一個團隊,給與其不同方面的“人才”,使這個團隊在各個方面都有擅長的學生,使他們“各盡其用”,找到自己的價值,這樣可使學生們提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與興趣,并形成團隊意識、責任意識,不斷的與組內其他人進行磨合,取長補短,形成團隊精神。從而使學生們更加長遠的發展。教師還應考慮學生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來進行分組,從而使學習效率達到最大化[1]。
2.2分組合作完成實踐任務
毛主席曾經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師在完成分組后,可以布置實踐任務,讓每個小組來完成。在團隊的實踐過程中,能夠使一個學生從另一個學生的角度審視問題,他會得到不同的觀點,并被迫的去傾聽不同成員的想法。從而使自己的思維受到影響,開闊自己的視野,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分組實踐可以為學生們積累寶貴的社會經驗,為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要在一旁引導學生們完成相關的實踐任務,將小組帶入到教學目標中。小組實踐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益處,它會使那些能力強、見識淵博的學生成為引領人,從而鍛煉自己的領導能力與協調能力;使那些習慣于紙上談兵、空有幻想的學生有一個深刻的警醒,從而腳踏實地;使那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學生著眼于現實,從而改變心態,調整目標[2]。
3.結束語
中職教育更應注重的是職業技術教育,提升學生的技術水平,而小組合作的形式與技術想結合就不失為一種完美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王菀悅,呂鴻鵬,趙宇航,等.解剖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醫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J].醫藥前沿2020年10卷29期,233-234頁,2021.
[2]崔慧杰.合作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20,000(008):P.45-45.
作者簡介:
王建斌(1981.5-),男,漢,河北滄縣,講師,本科,汽車運用與維修教育教學。
楊杰(1996.1-),男,漢,陜西商洛,助理講師,本科,汽車運用與維修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