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占據了很大的比例,教師要積極利用創造性思維,打造多元化的教學課堂,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引導學生對知識開展積極主動的思考,教授學生有效的思考方法和實用的計算方法,確保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靈活高效,為學生未來學習更加復雜的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計算; 策略
數學學科有著較強的邏輯性與嚴謹性,計算是其中最為基本的數學能力與素養。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計算教學,采取有效的方法與措施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與數學核心素養,進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充分重視精準計算,重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得學生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精準地算出數學答案,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性,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內涵,體會到數學計算的樂趣,并且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欲望。
一、計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
數學是一門較為枯燥乏味的學科,傳統的計算教學又太過理論化,純粹的數學計算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會導致學生“望數生畏”,繼而喪失學習的主動性,于是會出現學生上課走神、不按時完成作業等情況。這些都是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的表現。
(二)教學方法單一
在計算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覺得沒有什么方法可講,只需要讓學生掌握計算公式并多加練習,就能達到掌握計算方法的目的。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靈活運用方法,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公式,不能將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千變萬化的問題當中。
(三)忽視口算教學
口算是計算的基礎,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卻忽略了口算的重要性,在課堂上沒有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學生在計算過程中,不可能完全運用公式計算,口算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學生缺乏口算能力,計算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小錯誤,一步算錯就會導致計算結果錯誤。
二、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教學策略
(一)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時,才會積極主動。教師在教學計算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通過分析生活案例講解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小數乘法的有關內容時,可以引入生活中的買菜案例。筆者設置了這樣的情境:媽媽去菜市場買菜,青椒每斤3.4元,買了2斤,豬肉每斤27.3元,買了2斤,媽媽一共要花多少錢?這樣的生活案例包含了小數乘法的計算,教師通過講解案例,可以讓學生對小數乘法的知識有所掌握。
(二)引導學生領悟算理
準確的計算建立在對算理準確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領悟計算原理。具體來講,可以從三個方面展開。首先,聯系實際,講清算理。例如,在學習帶括號的計算題時,筆者創設了這樣的一個情境:有一天,媽媽買來了30個蘋果,小明吃了 3 個,妹妹小花吃了 5 個,一共吃掉了8個,問計算剩下幾個蘋果時是否可以直接寫成“30-3+5”。這個時候學生就能意識到括號的意義,對括號的認識也會更加深刻。其次,通過多媒體直接演示。在教學中直接用多媒體呈現計算的內容,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后,展示思路,厘清算理。例如,在學習兩位數的加減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盡可能地運用自己的方法解題,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算理,也有助于發散學生思維。
(三)多種形式,加強練習
在對基本運算有一定的理解之后,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加強練習,以便學生能掌握計算技巧。例如,教學四則混合運算后,教師就可以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首先,可以組織計算競賽活動。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一組計算題目,讓學生計算,對率先計算出全部答案并且正確的學生,給予一定獎勵。其次,可以組織計算游戲活動。如教師準備一些數字卡片,數字為1~20,隨機給學生發4張卡片,要求學生利用卡片上的數字,通過混合運算,寫出計算結果為24的算式。經過多輪游戲,教師對寫出算式最多的學生給予獎勵。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做題習慣
學生在計算問題上出錯,有時是因為計算能力的欠缺,沒有掌握運算法則等,有時卻是因為沒有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如沒有認真審題、書寫不規范、沒有檢查等。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做題習慣,要教導學生做題時應先認真審題,書寫要規范,寫完后要進行檢查,這些良好的做題習慣能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
三、重視口算教學,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口算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其是學生估算以及筆算的重要基礎。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對學生的口算訓練,要為學生傳授科學的口算方法與口算技巧,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使得學生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準確地給出計算結果。例如,在教師為學生講解“乘法運算”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編故事或是指導學生讀兒歌,從而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記憶口訣。比如,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而且,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哪位學生說得又準又快,那么其即為最后的獲勝者。這樣一來,就可以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而且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不僅如此,在課堂教學的前五分鐘,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口算訓練,引導學生自主出題,然后由其他的學生搶答,并且由學生擔任裁判,評選出這堂課中的“口算之星”。這樣一來,寓教于樂,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精準計算能力。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要進行精準的設計,積極地組織開展各種計算訓練活動,開展精準教學,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另外,教師要創設科學的教學情境,重點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與估算能力,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降低學生的計算出錯概率,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與計算準確率,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而深化新課程改革,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貫徹與落實。
參考文獻:
[1]孫琳.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山西教育(教學),2018(3):54-55.
[2]李學美,何曉麗.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J].中華少年,2018(17):58.
(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鄉鐵提爾村小學 ?新疆拜城 ?84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