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接余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學校應促進素質教育走進中小學校園中,促進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和觀念。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對綜合型人才需求不斷增大,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體驗式教學,可以完全改變傳統教學 模式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 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筆者就對體驗式學習模式如何更好地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出 幾點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體驗式;小學生;學習方法;數學教學
數學新課標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積累 數學經驗,培養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體驗式 學習方法的應用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新的機遇,拓 寬了小學生的視野,增強了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對小 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數學教師應為小學 生創設體驗式學習的平臺,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學 習和探索,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本文結合 實際教學經驗,從“觀察思考、數學游戲、合作探究、 動手實踐”等四個方面出發,探究小學數學體驗式學 習的應用技巧。
一、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體驗
小學階段的學生注意力不能保 持很長時間,自制力比較差,但能夠 聽從教師的指導,所以在一堂課開 始時,教師可先借助學生親身經歷 的事 件,或者利用多媒體技 術、模 型,或者利用講故事的形式等等為 學生創建一個具體化的情景,讓學 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漸融入這個 情境當中,引發學生的體驗,使學生 在其中獲得一些感悟,發現一些問 題并學習到一些知識,讓學生了解 到“是什么”的知識,那么數學教師 的目的就達到了。 舉例說明,比如在教學人教版 二年級上冊《認識時間》時,教師可 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講一講時和分 這兩兄弟之間的故事,教師要充分 運用肢體動作,語言要豐富,為小學 生創建一個故事情境,帶領小學生 一起在情境中了解到本節課應學習 的內容及重難點。數學教師還可以 引導學生說出平時上下課的時間, 以及課間有多少分鐘,通過這些具 體經驗讓學生體驗什么是時間,感 受分鐘有多長,從而引發學生對時 間的初步體驗。教師還可以利用多 媒體播放鐘表的圖片,或者拿一個 真實的小鬧鐘,通過撥動分針,讓學 生感受時間的轉動。
二、營造良好的體驗教學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好的體 驗式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學習數學, 愿意和教師一起互動。這樣學生會變得更愿意主動發 言,增強和數學教師的有效互動頻率和互動質量,在課 堂中更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敢于質疑,敢于發現問 題,敢于回答問題,逐漸認為數學學習很輕松,同時也 能帶動周邊的同學一起進步。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 適量地引入游戲環節,如“逢七必敲”。當學生數到的 數字中含有7或7的倍數時,就敲一下桌子,也可以將7 換成其他數字,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對數字的掌握 能力。
三、小組合作探究,完善知識結構
在小組中,小學生的思維活躍,善于與同伴分享 學習經驗,極大地增強了課堂的學習氛圍,因此小學 數學教師可以實施分組教學,更好地落實體驗式學 習,逐步完善小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分組時數學 教師要兼顧到不同水平的學生,講授的知識也要分 清層次,激發小學生的潛能,便于小學生共同進步, 養成團隊協作能力。比如講北師大版小學數學《面 積》,數學教師將小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 組為單位,探究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小學生都十分 活躍,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很快小組都有了自己的 答案,歸納起來有三種方法,第一種是觀察法,用肉 眼直接去觀察兩個圖形的大小,這種方法適用于面 積相差較大的圖形。第二種是重疊法,將兩個圖形 疊放到一起,把不重疊的部分減去,再疊放到一起, 再把不重疊的部分減去,以此類推,最后有剩余的圖 形的面積就是最大的。第三種方法是數格法,在每 個圖形內部畫出邊長相對的小正方形,哪個圖形里 面的小正方形多,哪個圖形的面積就大。最后數學 教師進行拓展訓練,讓小學生分別畫出3個由7個小 正方形組成的圖形,并比較哪個圖形的面積最大? 小學生畫出了不同的圖形,再用討論出來的比較面 積的方法進行探究,數學課堂充滿了趣味性,學生收 獲頗豐,培養了小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小組互評,提高學生參與度
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當學生提出一種 觀點時,可以在班級內分享自己的觀點和解題思路,教 師提出質疑,引導另一個小組的學生對這位學生的思 路進行點評,讓兩名學生或兩個小組成員之間相互評 價對方的觀點,進行辯論。這樣的方式能促進學生大 腦快速對數學知識做出反應,使學生想盡辦法證明自 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促進學 生養成敢于質疑、敢于發言的習慣。
五、強化動手實操體驗教學 為了提高數學體驗式學習模式在教學中開展的效 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量引入動手實操體驗教學。 經實踐證明,人的大腦思維發育是離不開動手實操參 與的,在數學教學中也是一樣,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實操 也是幫助學生充實自我,提高數學認識的過程。比如, 學生學習圖形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畫幾個不同 大小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四個圖形隨意 搭配,看最后哪位學生能搭配出來最具創意的圖形,有 的學生能搭配出來房子、樓房,有的學生能拼出來恐 龍。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對圖形的認識更加深刻,對圖 形的邊長、周長和面積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有利于 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實踐的能力。
六、綜上所述,體驗式學習是學生 用自己的心智去觀察、欣賞、評價某 一事物,學生在體驗式學習中可獲 得個性發展,發展思維能力,完善人 格。數學教師可創建生動的情境, 引發學生對某事物的初體驗; 開展 豐富多彩的活動,將學習與生活聯 系在一起,深化學生的體驗; 通過引 導學生自主歸納總結,提升學生的 情感 體 驗,發 展 學 生 的 學 習 體 驗。 以多種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 中得到充分的體驗,享受學習的過 程,熱愛數學,為未來的數學學習奠 定良好的基礎。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安莊鎮大馬峪小學 27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