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紅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化評價制度的建設,能對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質量進行科學評估和說明,并通過對比分析,找出其優勢和特征,為日后發展提供依據。本文從社會評價理念開始談起,對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化評價制度的建設意義展開論述,詳細說明其建設內容,以期為高等職業院校日后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化評價;制度建設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156
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化評價制度的建設,為高等職業院校教學改革落實創造了良好條件,將傳統的單一技能培訓,轉變成技能和素質雙重培訓,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日后就業提供保障。同時社會化評價制度的建設和落實,也實現了與社會發展的接軌,進而為社會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1社會評價
社會評價是非政府組織、團體或個人開展的評價活動,在目前教育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不過社會評價不是隨口論述,而是在一定價值標準基礎上,結合收集到的資料數據,給出的專業、客觀評價。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化評價是由非政府組織對高等職業院校及教育給出的專業評定,是建立在價值標準之上的有效測評。
2高等職業教育社會評價制度建設的意義
2.1與社會接軌,提高服務質量
高職教育的核心在于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確保社會建設和發展有充足人員的參與。對高職教育展開社會化評價,可幫助高職院校認識到自身優勢和缺陷,根據實際條件開展優化和調整工作,使自身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做到與社會接軌。對于高職教育的衡量和評定,應從學校辦學水平、畢業生就業情況、崗位工作狀態、技能操作熟練程度等幾方面展開綜合考量,給出科學客觀的評估和說明。社會化評價可完全滿足這一要求,并從民眾中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數據,進而給出準確的評估結果,密切高職院校與社會的聯系,提高服務水平。
2.2提高高職教育質量
社會化評價能夠幫助院校了解自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經驗積累和教育反思,給出合理的解決措施,提高教學質量。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中多是強調崗位操作能力的提升,希望學生能夠盡快進入工作角色,發揮自身能力,但卻忽略了學生終身能力的培養,學生只能單純的關注在某一點上,個人發展速度較慢,甚至停滯不前。而社會化評價的落實,則可對高職院校教育中的問題加以指出,找到問題癥結所在,有效解決,實現對學生的綜合培養和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3深化素質教育改革
高職教育社會評價對于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落實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職業教育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并與社會建立了緊密聯系,兩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高職教育的目的是進行全面性、高素質人才培養,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不僅要求學生做到學以致用,還應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不斷嘗試創新,發揮教育的優勢作用。社會評價制度為高職院校改革提供依據和支持,能夠參照社會發展情況對高職教育加以優化改革,達到素質教育目標,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3高等職業教育社會評價制度建設
3.1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多元化是高職教育社會評價制度建立的先決條件。評價主體的多元化,連帶著評價方法和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實現了從不同角度對高職教育展開分析和探討的可能,便于高職教育的深入改革和發展。高職教育社會評價制度建立中,多元化發展可打破傳統單一模式帶來的弊端,從多個角度、多個維度展開分析和說明,從而增強評價準確性、有效性。同時多元化下的評價主體也變得多樣,如學生自身發展情況、專業情況、就業情況等,高職院校可更加容易的實行信息收集和了解,獲取更多建議和意見,完成教學內容的升級改造,提高教育質量。多元化發展為高職教育提供了更多思路,加快院校調整速度,提升教學水平。
3.2科學規范的評價方法
科學規范的評價方法,容易獲取更多客觀、準確的評價內容,對于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在社會評價中,科學規范的評價方法,能夠給予量化、數字化的指標參數,增強評價結果準確性,確保高職院校明確了解現存問題,并加以改進。再者,量化、數字化的分析方法,可避免憑空臆想帶來的問題,提高評價結果的精準度。
目前,高職教育社會評價中,常采用的評價方法有:專家評價、問卷調查、家長調查、企業評價、第三方評價等??傊?,對于高職的社會評價制度來說,只有科學化和規范化的評價方法作為支撐,才能夠讓高職院校在以后的發展中擁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從根本上提高辦學效率,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增強社會競爭力。
3.3專業評價機構建立
專業評價機構是保障社會評價結果準確性的關鍵要素。專業機構的建立可圍繞企業和學校進行,一方面做好評價所需信息資料的收集,注重評價結果準確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快速找出問題所在,調整教育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技能儲備。而且也能夠結合社會發展實況,開展學生素質教育,樹立正確觀念和思想。在專業評價機構建立中,應配備專業人才,以改善評估結果,增強高職學生的綜合能力??傊瑢I、穩定的評價機構能夠從客觀上約束和督促學校教學,有效的人才評估能夠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學生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3.4將提高學生能力作為制度宗旨
社會評價制度的建立應該從學生自身出發,以加強學生的自覺性、完善學生能力素質為核心。社會評價制度的建立需考慮到學生日后就業面臨的情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鍛煉,做到與理論知識的融合和轉化,同時找出學生現存問題,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促進學生長遠發展。具體來說,在社會評價制度中,應堅持學生能力提升這一服務宗旨,注重學生能力素質評價,為學生進步及未來發展提供幫助,并在此基礎上挖掘學生潛能,增強學生綜合能力。且完善社會評價制度,從多方面考慮社會評價制度內容,以期最大程度的發揮其作用優勢,這對于高職教育質量的提升,高職院校的快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值得學校加以重視。
4結語
希望文章所述對相關部門及從業人員有所幫助,明確社會評價制度建立的重要性,并參照學校實際情況,完善制度內容,將學生個性化發展作為制度宗旨,建立專業評價機構,以發揮出社會評價的作用功效,提升高職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祁占勇,齊躍麗.高等職業教育學位制度建設:現實訴求,基本原則與實踐路徑[J].高教探索,2020(11)
[2]榮莉,胡利勝.對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評估的幾點理解[J].職業技術教育,2019,40(02)
項目信息:本文是重慶高等教育學會2019-2020年度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雙高建設”背景下的高職教育社會化評價制度研究”(編號:CQGJ19B192)階段性研究成果。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 重慶江津 40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