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世慧
摘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是孩子成長的主要因素,二者相互配合,對孩子的成長起重要作用。因此,家校信息交流可以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從而起到促進學生成長的目的。現如今,在農村小學家校信息交流過程中,家長應該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要以學校教育引導為主,父母教育為輔的教育模式。在新冠疫情發生時,在線教學已經成為主流教學模式,但是在農村小學的家校信息交流中發現了很多困難和考驗,農村家校信息交流相比城市的教育素養還有待提升。文章通過對農村小學家校信息交流的現狀提出相應的對策及研究。
關鍵詞:農村小學;家校信息交流;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172
新形勢下,學生在家上網課比較普遍,家校合作成為農村小學教育的主要模式。農村小學教學改革的也逐漸向家校合作方向發展。近幾年,我們對家校合作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已經提高,但在實際家校合作實踐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一、農村小學家校信息交流的現狀
當前形勢下,在我國廣闊地區的農村小學中,家長和老師們對家校合作的重視度不夠,相對于城市學校而言其重視程度是需要進一步提高的,在線教學的出現更是呼喚傳統家校合作模式的更新。但農村現狀卻是,爺爺奶奶帶著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傳統的形式,如家長會、家訪等,由于疫情已經無法完整推行,農村家校合作就需要另謀出路。此外,我國農村教師隊伍是存在“老齡化”和“學歷普遍不高”的現象。農村老師面對近幾年才發展比較迅速的互聯網家校合作"這一新理念的認識有待提高、對在線教學以及所需求的家校合作新模式的適應有待加強。在我國城鄉結構的歷史影響下,農村的教育發展一直是個短板。這次疫情中的“在家上學”,暴露出農村小學教育在家校合作中的問題。
二、小學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家校合作過程中,從理論角度看,家長和老師都是合作行為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兩方的互動,銜接以及要求對孩子造成的影響都是深遠的。疫情發生后,學校傳統的教育模式發生改變:其一,“在線學習”,學生和老師、學生和學生之間是分離,學生的學習全部都是在家完成的,老師只能在網上給同學們授課。在家庭中,家長要做好監督、并及時老師溝通。其二,為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做到“停課不停學”,“在家上學”是超大規模的,基本上涵括了每一位學生和家長。這使得家校合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覆蓋面和參與度。但是家校信息交流學習缺乏系統性,導致家校結合的效果不太明顯。
三、農村小學家校信息交流對策分析
1、農村家校合作雙方的信息素養有待提升
教育系統中的家校協同,還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有力支撐。從家校合作方式信息化的角度來看,家校合作的發展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傳統的家校合作”,它一般發生在節假日,是學校通過電話、家訪等形式向家長進行單向傳遞信息的過程;第二階段是“信息化教學的家校合作”,它一般發生在學校教學時間之外,是學校通過傳統媒體、信息化媒體、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傳遞信息并期待收到家長反饋的過程;第三階段則是“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家校合作”,它一般發生于教學全過程,學校和老師通過在線教學平臺(如云班課、釘釘等)、互動工具等形式和家長進行實時溝通、雙向對話。在疫情發生以前,農村小學的家校合作的方式一般還是以第一階段為主,并逐步過渡到第二階段,通過校訊通、家長微信群等方式進行家校溝通。
2、轉變教育觀念為家校合作鋪路
理論指導實踐,只有在思想上重視了,在實踐中才有可能執行。首先,學校要做好領頭作用,讓相關負責人制定有助于家校合作的政策條例以保障其正常開展和延續;在學校文化方面,學校積極創建家校合作文化氛圍,讓文化來感染、熏陶老師、學生和家長,在潛移默化中讓家校合作在每個人心里扎根。其次,老師層面要積極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積極學習家校合作相關理論,從而跟上時代、將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運用到教學實踐中。
3、建立家校合作交流平臺
老師和家長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和家庭都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兩個成長空間。因此,改變以往“老師講、家長聽”的固化模式,我們可以從“家校合作組織、家校圓桌會議、家校交流信息平臺”幾方面著手。一是家校合作組織,疫情時期,學校可根據家長的情況,組織云上家長委員會、云上家長學校和家長會等,從而促使學生家長們達成一致教育觀念。二是家校線上圓桌會議,圓桌會議模式的好處是讓眾多家長和老師圍在一起,在形式上更加平等、在合作氛圍上也更顯融洽,這為家長溝通、表達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4、提升家校信息交流素養
當前形勢下,家校合作、家校互動更多的是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那么“在線”對老師和家長的要求就極為重要,其信息素養也面臨著巨大考驗。農村老師也要學習如何在各種直播平臺授課、如何與學生家長有效溝通作等,這對有一定知識水平的老師來說不難。要讓他們對信息時代的電子設備、網絡溝通渠道等進行了解,對各類電子設備、軟硬件較為熟悉,可以幫助家長學習數字資源的相關使用方法。發揮家長主觀能動性,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了解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家長、老師、學生都要與時俱進,學習掌握信息化的學習工具。
結語:新環境下,家校合作之路依然很長。家校信息交流將是基礎教育的發展方向,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將家校合作做的更好。此次疫情下的“停課不停學”大規模在線教育實踐映射出了農村教育的短板,作為教育者,我們要關注其出現的問題、探討解決措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重涵, 王梅霧, 張俊. 家校合作: 小學生家長行動手冊[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
[2] 王榮. 在線教學新視域下家校共育的挑戰和契機[J]. 教育傳播與技術, 2020(4): 13-17.
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峒中鎮板八小學 53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