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芳
【摘? ? 要】隨著社會與科技的進步,多媒體在各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和深入。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信息化的課堂取代傳統的、單一的講學授課模式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本文中,筆者將具體講解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多媒體? 小學數學? 實際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01
概括來講,多媒體就是通過計算機將文本、數據、圖形等多種媒體信息整合在一起并進行管理應用的信息技術。因而,相較于傳統的教學,能從多個感官刺激人體接收信息的多媒體具有提高專注度、增強興趣并使信息更易被接收和理解的巨大優勢。數學本身具備一定的枯燥性,針對小學生群體,這種特性更為明顯。所以,理解多媒體應用的特點和優勢,對于利用多媒體幫助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興趣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關于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一、利用多媒體交互性提高教學效益
多媒體運用的出發點之一就是增強人機交互,這一點與現代課堂強調的教學互動有相似之處。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基本是教師講述課本例題,學生在下面聽講。教學之間互動單一,且效率低下。一成不變的教學情景也很難讓這些年齡不大、自制力不強的學生專注于課堂。而多媒體則不同,其強烈的交互感、多角度的信息表達方式,可以將課本上的內容以一種立體生動的形式傳達給學生,將枯燥的數學教學內容生動化,教學雙方都能給予彼此積極的反饋,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以立體幾何的教學為例,多媒體具有現成的、標準的、各式各樣的立體圖形,使用極其方便,這大大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同時也可以拖動圖形,讓學生直觀感受一個立體圖形在各個角度的模樣。由于年齡限制,小學生的空間邏輯思維能力不足,這樣簡潔明了的圖形示例,再加上教師的講解,可以為學生理解立體幾何提供極大便利。同時,不斷變化的圖形豐富了教學情景,學生對課堂保持了新鮮感,這也是提高學生專注度的一大訣竅。在展示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雙方還可以實時交流,有助于疑問解答。
多媒體良好的交互性,化繁雜為簡潔,將抽象變為具象,既便于教,也讓學的一方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實現教學良好互動,提高教學效益。
二、善用多媒體創設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小學生這個年齡群體來說,他們普遍比較抵觸和反感學習,又或是只單純將學習作為一種任務,也許不會反抗,卻也不算積極。然而多媒體豐富多樣的音畫表達,使學生偏向于將其當作一種“娛樂”,盡管教學的本質沒有變化,但顯然這樣的思維轉變讓學生更樂于接受教師在課堂傳達的教學信息。如何在保證學習質量的同時保持這種“娛樂性”呢?在教學實踐中,“創設情景”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以加減法的教學為例,教師通過多媒體創設特定情景:化用坐井觀天的故事,設定井的高度、青蛙的爬行速度,以此為基礎制作一段動畫,并向學生提問青蛙爬出井的時間,答案正確則青蛙爬出井口,錯誤則無法爬出。這樣一段動畫巧妙地將教學內容轉化為一個小游戲,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增強了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感,并且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深化了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印象,真正做到寓教于學、寓教于樂。所以說,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其創設多種情景,將問題與豐富的情景有機結合,寓教于樂,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參與性,拓展學習深度。
三、利用多媒體多樣表達方式,突出教學重點
小學課堂一節課四十分鐘左右,小學生自制力較弱,難以在整節課內都專注于教學內容。在遠超學生專注能力極限的漫長教學中,突出重點、讓學生明白教學主要內容,這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光憑教師講述是難以達到的。因為學生的專注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呈現下降趨勢,而專注力的下降使學生必然會錯過部分講學內容。多媒體的應用則給這個問題以新的解答。相較于其他領域,多媒體在教學領域的運用主要是PPT課件的展示,因此,它能從視覺、聽覺感官方面突出展示重點,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教學中心所在。
例如,在講解“數”這一知識點時,教師通過顏色、圖形等方面的不同,突出整數、自然數、正數、負數……重點概念。教師還可以將類似的概念排列在一起,比如整數和自然數,然后將兩個概念的差異之處以不同字體或圖形顏色標出。這樣,即便學生專注力有所下降,通過視覺及其他感官的鮮明對比,也能快速掌握教學重難點。
四、利用多媒體需值得注意的事項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多媒體在教學領域的運用產生了極為有益而廣泛的影響,但這并不是說傳統教學模式就已經沒有了價值。多媒體在以豐富的視聽體驗拓展教學廣度和深度的同時,也增強了教師對信息設備的依賴性。甚至有部分教師在脫離計算機設備后,講課節奏完全混亂,教學質量大大下降。而部分教師則習慣照抄網絡上的課件模板,對備課日漸敷衍。遺憾的是,這種現象正在逐漸增多。相較于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的便利性與優勢明顯而突出,但這并不是教師放松自我要求的理由。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應時刻謹記技術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而非教學的唯一方式。事實上,正是因為多媒體降低了教學門檻,增加了教師教學方式的選擇,所以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構建教案的能力才更為重要。更加多樣的選擇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更加熟悉,以此取舍教學內容,做到心中明白哪一部分教學內容適合與多媒體結合,哪一部分更追求學生的動手能力,哪一部分則不能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而多媒體的實時互動性,也是對教師應變能力和自身學識才能的大挑戰。如果無法達到以上要求,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只會適得其反、事倍功半。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面對多媒體的沖擊,更應當奮勇向上,不斷地充實自我,與時俱進,方能更好地利用先進技術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益,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五、結束語
多媒體在教學領域的應用是現代化教學的必然要求。教師既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教學,也不能完全忽視多媒體的優勢。多媒體能將數學這門學科的龐大信息壓縮成一個單位,從文字、圖形、聲音等角度,以動態演示的方式,把抽象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降低初學者的學習難度。多媒體是教學變革的一次大機遇,教師只有不斷夯實自身基礎,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參與教學實踐,才能給“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這一問題交出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