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婷婷
【摘? ? 要】高中化學教學除了能夠帶給學生豐富的化學知識外,還能夠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必須要對教學予以足夠的重視。本文對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了深入探究,力求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成功激發,促使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 學習興趣?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061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與不斷深入,對教學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就高中化學教學而言,教師務必要構建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高效課堂,這是最基本的要求。當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得以成功構建并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會在課堂教學中有所收獲,進而開始掌握足夠多的化學知識。
一、教師需發揮好引領作用來提高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
“化學思維”不僅是化學教學所必須關注的一個重點,還是學生順利完成化學學習所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在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幾乎所有的教師都習以為常地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來向學生灌輸知識,給學生化學思維培養帶來的影響是災難性的,甚至會直接阻礙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這與高中化學教學的初衷背道而馳。因此,高中化學教師需要進一步考慮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問題,積極地基于實際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需要來對自身教學方式做出調整,更好地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通過主動探究和自主思考的方式來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確保學生能夠有足夠的學習興趣來獲得化學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進而學生才能切實有效地搞好現階段及后續階段化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向學生教授“鈉的性質”這部分內容時,就不要急著采用傳統的講授法進行教學,而是要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去做一些能更好地體現金屬鈉性質的實驗,即“鈉與水的反應”這個極為有趣的化學實驗。在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務必要反復強調觀察實驗所表現現象的重要性,在實驗完成后要讓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語言來對實驗所產生的現象進行描述,并且可以適當地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后,教師再對學生表達出的不同觀點進行綜合,并清楚地告訴學生這些觀點的對錯以及做出簡單的解釋,以此引導學生圍繞教材對這部分知識做進一步學習與梳理。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引導,高中化學教師不僅讓學生自己完成了“鈉的性質”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進行了足夠有效的培養,從而構建起一個能夠更好滿足教師教學需求與學生學習需求的高效課堂。
二、教師要發揮好點撥作用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若想成功地構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高效課堂,就必須要圍繞學生從“知識講解”和“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兩方面入手來抓好教學工作的開展。其中,“知識講解”是一個比較容易實現的方面,教師只需要在教學中注意向學生講解各個知識點,并且引導學生將各個知識點的關系厘清,那么學生就基本沒有什么問題了。而“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這方面就稍微有一些挑戰,教師需要在知識講解后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思考空間,并確保學生能持續以化學思維來做出相關的思考,使學生在只需要教師進行適當點撥或完全不需要教師參與的情況下圍繞所學知識展開一系列的思維活動。
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向學生講解“硫化物”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會先將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再讓學生通過相關練習做進一步思考,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完成從“知識”到“能力”的內化。或許可以讓學生計算2.28克二硫化碳在4.48L氧氣中燃燒,得到的氣體混合物平均分子質量是多少。對于這種題型,學生若采用傳統的“演繹法”進行分析,就需要考慮到多個方面的因素,計算會受到較大的干擾,不是得出錯誤的計算結果,就是會耗費大量時間進行不必要的計算。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讓學生用創新思維的方式思考問題,讓學生先通過該反應化學方程式的配平系數來判斷這個反應二硫化碳是不是會被消耗完,若是完全燃燒便可以根據“氧氣質量、二硫化碳質量加上混合氣體體積等于原本氧氣體積”來計算出混合氣體平均分子質量;若二硫化碳消耗不完,再進一步對這種復雜情況進行考慮。這樣,絕大多數學生便會更好地明白教師的教學意圖,開始獲得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進而高效課堂也就成功地得以構建起來。
三、教師需把握好化學學科具有較強實驗性的基本特征
眾所周知,高中化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驗性的綜合學科,“實驗”既是貫穿整個高中化學教學的一個關鍵,又是能夠將高中化學教學內在特征全部呈現出來的一個重點。因此,若想成功地構建起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師就務必要在學校的幫助下對素質教育形成足夠正確的認識,迅速地改變“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錯誤教學觀念,轉而開始注重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試著通過化學實驗對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進行進一步培養。
例如,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生認識“氫氧化亞鐵”這一物質的時候,就不要一味地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對理論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此時,學生才能更好地認識到氫氧化亞鐵屬于難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是其易溶于酸,受熱會分解成為紅色的三氧化二鐵粉末,制備好的氫氧化亞鐵極易轉化為氫氧化鐵。正是如此,高中化學教師才能基于化學學科具有的較強實驗性基本特征來切實有效地搞好教學引導,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化學知識,讓學生在化學思維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的雙重作用下對一系列化學問題做出綜合性自主探究,從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得以不斷激發并得到有效培養,進而高效課堂得以更為自然地構建。
總而言之,高中化學教師只有發揮好引領作用,對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發揮好點撥作用,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積極培養,切實把握好化學學科具有較強實驗性的基本特征,才能成功地構建起滿足新課改需求的高中化學高效課堂,進而學生才會在學習興趣得以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張興華.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J].學周刊,2016(10):152-153.
[2]陳鵬.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1(2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