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
【摘? ? 要】孤獨癥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始終是困擾著課堂、教師、家長的一個重要問題。由于孤獨癥學生的特殊性,極易導致這類學生出現尖叫、離座、哭喊等應激現象而形成的課堂問題,對教師的授課和學生的學習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本文將就使用差別強化法對孤獨癥學生的離座課堂問題行為干預進行相關的探索和研究。
【關鍵詞】孤獨癥? 離座問題? 行為干預? 強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3.130
孤獨癥學生課堂離座問題行為是指在特殊教育學校集體課堂當中學生無端離開座位而導致教師不得不停下教學內容去制止學生離座的問題行為。為了讓問題具有針對性,本文將針對孤獨癥情緒性行為中的離座問題行為進行探討,如何才能使用差別化強化干預策略對孤獨癥學生因情緒發作而出現的離座問題行為達到良好的效果。基于孤獨癥問題行為的干預策略和孤獨癥干預的觀察實例,本文將對孤獨癥學生離座行為的有效行為干預分為三個部分,并將從這三個部分進行闡述和分析,希望能對相關人員起到建議和參考的作用。
一、差別強化干預策略的介紹
為了有效提出差別化強化孤獨癥學生離座行為干預的實施策略,需要對已有的孤獨癥學生行為干預實驗進行了解。
1.差別強化法。差別強化法是指某一行為被緊隨其出現的直接結果加強的過程,當某個行為被加強時,它就更有可能在將來再次出現。差別強化又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是指某一行為的出現隨著這個行為的出現發生了某一刺激物的增加或強度增加導致了這一行為的增強;負強化是指某行為的發生隨著這個行為的發生出現了刺激物的消除或強度降低導致了這一行為的增強。基于孤獨癥學生離座課堂問題行為發生的特定因素,研究者將選取有效的強化物并合理地使用正強化或者負強化。
2.多重基線設計。多重基線設計(后簡稱為多基線設計),是操作條件理論中的一種實驗方法,屬于單一被實驗法,通常分為跨情境、跨行為與跨被試三種多基線設計實驗。而應用于孤獨癥學生行為矯正的通常為跨行為多基線設計。跨行為多基線設計通常指在固定情境條件下,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進行干預矯正,以此探究干預產生的效果。多基線設計是常用于孤獨癥學生行為矯正的實驗設計之一,曾有研究者就以孤獨癥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跨行為多基線設計實驗來訓練孤獨癥學生對于隱藏起來的物品的提問能力。因此,在本次問題行為干預探究中,筆者將適當應用跨行為多基線設計和差別強化法進行相關的干預策略探究。
二、行為干預實施策略探究
基于上文提及的跨行為多基線設計和差別強化法,可以將孤獨癥學生的離座課堂問題行為干預實施策略分為三個部分。
1.干預前期準備。在行為干預之前,我們需要對孤獨癥學生本身進行一個功能性行為評估。這一功能性行為評估存在的必要性,是有助于我們掌握科學的變量,能夠基于評估結果設計相應的行為干預與矯正策略。在功能性行為評估之后,我們需要對孤獨癥學生所處于的教學環境(包含教師、同學、教學的時間)、強化物進行分析,與孤獨癥學生的家長、同學和教師進行交談。這是一個社會行為刻畫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我們可以了解到孤獨癥學生可能誘發或已經誘發孤獨癥情緒發生的一些因素,從而針對這些因素提出具體的差別強化的干預策略。同時,我們需要通過對孤獨癥學生本身的行為觀察與研究,了解其離座問題行為出現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因為功能性評估中的科學變量就是孤獨癥學生的離座問題行為,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觀察對離座行為這一行為問題本身有一個更加深入和細致的本質認識,從而為后續的行為干預策略研究提供可參考的科學依據。
2.干預策略制定與分析。當我們已經有了科學的功能性評估結果和對孤獨癥學生的社會背景、社會關系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同時也進行了孤獨癥學生離座行為的觀察記錄后,就可以著手準備干預策略的制定與分析。這一干預策略首先要依賴家校合作的干預模式——從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對孤獨癥學生的離座問題行為進行干預。因此,我們要先對孤獨癥學生的生態環境進行相應的調整,盡可能降低誘發孤獨癥發作的因素在生態環境中出現的頻率和概率;同時,正確運用強化物和任務實施對孤獨癥學生離座行為的干預。在干預策略制定中,要堅持使用多元化的干預策略,保證干預策略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要依據孤獨癥學生自身的因素進行個性化、差別化策略設計,這樣才有可能讓行為干預達到預期效果。
3.行為干預后期效果反饋與改進。基于前期對研究對象的研究,制定合理的差別化干預策略后,我們需要一段時間的干預期,即當行為干預進行到一段時間后,我們要通過觀察確定孤獨癥學生離座課堂問題行為的減少,如果在干預過程中出現干預策略失效的情況,研究者應重新對該名孤獨癥學生進行功能性行為評估,并立即調整干預策略,并對其從新開展干預,而不是放棄。同時在行為干預策略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時刻關注孤獨癥學生本身的思維活動和行為表現,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誘發孤獨癥的因素也要進行相應的記錄與分析,從而讓行為干預的科學依據變得更加完善;這就需要我們依據不斷完善的觀察數據和功能性評估對已有的行為干預策略進行修改。在策略修改中,我們要始終以增強孤獨癥學生的情緒控制和主動落座意識為前提,通過安全溫和的多元化策略進行離座行為的干預和矯正。
三、結束語
對于孤獨癥學生離座問題行為干預的有效性,我們一定要始終以科學的評估和觀測結果為基礎,依據孤獨癥學生的特殊個體情況量身制定相應的干預策略。根據相關實驗及干預過程可以看出已有的問題行為干預策略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在干預孤獨癥學生問題行為的過程中不能一味照搬干預策略,這需要對孤獨癥學生個體有長期研究、觀測,基于問題行為發生的特定因素,需要進行大量的實驗及觀測數據,目前來說正向行為支持對孤獨癥學生問題行為的干預是最有效的干預策略,差別化強化是正向行為支持里最積極的干預策略,運用到孤獨癥學生課堂離座問題行為的干預中,也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對此,對差別化強化孤獨癥學生離座行為的干預具有有效性,但在使用過程中仍需要我們的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夏夢晨.運用正向行為支持干預自閉癥兒童課堂干擾行為的個案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0.
[2]陳佳敏.自閉癥兒童上課離座問題行為處理之個案研究[J].國小特殊教育,2008(46):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