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淑潤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對學生的素質要求出現改變,對學生的要求已經從成績逐漸轉移向能力。當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初中數學這門課程而言,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關鍵要看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成效,學生是否提高了自身的學習、思考能力,絕不可以僅僅局限于分數。,在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當中,教師需根據新課標的理念轉變教育方式,提升教學質量,更好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養能力。但在很多教學活動當中,有些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填鴨式教學,將數學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或者模板化教學,直接將考試技巧硬塞給學生,使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從而使學生失去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核心素養
【引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我國經濟社會的逐漸發展,在21世紀的今天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逐漸顯現,“高分低能”的“人才”這個問題正逐漸的被解決。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推動,應試教育也發生了一定的調整。以初中數學為例,試題的考點逐漸趨向思考能力而不是計算能力,解題模板逐漸失去功效。數學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在這個大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有一定的改善,應該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人才,這樣才算真正的高效課堂。
一、當前初中數學的教學的現狀
自恢復高考制度后唯分數主義盛行一時,學生的試卷分數高便是學生優秀的唯一證明。在此背景下,教師的教授方法逐漸套路化,以初中數學為例,名師的標志是掌握更為簡潔的應試技巧,答題逐漸模板化,學生逐漸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數學成為了“套公式學”,學生逐漸對數學失去興趣。但隨著高考數學的不斷改革,各地中考制度也相繼改革,數學試卷的創新題所占比重不斷加大,數學也在去套路化、去模板化的方向不斷前進。隨著人們思想觀念、教學理念、人才觀念的不斷轉變,家長、教師、學校對學生的培養計劃也在逐漸轉變。教師的教學手段日益靈活、學校的考評方式也逐漸多元化、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逐漸發生轉變。這為初中數學的教學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初中高效數學課堂教學實施策略探究
(一)注重課堂提問環節
將課堂提問環節融入課堂教學當中,為教師的數學教學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數學發散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可以讓學生長期保持上課的積極性、集中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應該精心準備課上提問內容,注重提問形式的多樣化,同時老師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能在提問的過程中滿足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需求。老師提出的問題要具有針對性,要有的放矢,每一個問題的設計都要體現出他的意義。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考慮教材的設計、學生思維的引導、教學成果的檢驗等因素。這樣才有利于形成高效的課堂提問。在提問與回答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從而在問答中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新的社會發展要求我們養成終身學習的理念,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義務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及時主動的進行知識的預習、復習。在預習、復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擁有真正的學習能力。預習有利于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有目的的聽講,提高課堂的效率。復習有利于鞏固學生課堂所學到的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前布置下節課的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課程預習,可以通過收取課堂筆記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課下復習。預習、課堂、復習三者間有效結合是一個學習過程的完整現,也是提高一個人學習素養的核心過程。
(三)教師要有心靈關懷和責任感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以說學生對教師有著天生的信任。教師是一份良心活。教育的最終結果是多年后學生仍然未忘卻的東西。教師的言傳身教常常比課堂的有意引導更能影響學生。教師要努力提高對自身的要求,發揮榜樣作用這樣才能讓學生真心聽從我們的教誨。初中數學就大多數而言是缺少趣味性的,數學對給大多數同學的印象是無趣且困難的。因此數學教師要加強與孩子們的溝通,努力體會他們的所思所想,從而結合孩子們的實際情況相應的對教學方法做出改變,努力增加初中數學的趣味性與可理解性。讓孩子們真心接受數學、熱愛數學,讓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提高核心素質,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學習的真正意義不在于汲取知識的多寡更不在于分數的多高,其核心在于能力的提升。通過初中數學的學習可以培育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理性思維的養成。我們對學生的考評標準不應僅僅局限于分數更應著眼于學生的能力。教學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核心競爭力。通過積極提問、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及通過與學生精神交流來營造高效課堂,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于亞新.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 [J].文存閱刊 .2016(5):64-65.
[2]周芳慶.初中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及其策略的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 ( 教研版 ).2015(8):26.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廊坊市第十二中學 河北廊坊 06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