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潤芝
【摘要】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我國的教育方向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并且核心素養為我們明確了具體的教育內容。而作為教育教學工作者的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要通過怎樣的策略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自核心素養提出以來,筆者在教學中一直在深入的研究核心素養內容,以及具體的教學策略,以下僅從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出發,對此進行簡要論述,希望大家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
【關鍵詞】初中;核心素養;教材;國家大事;實踐;行動
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是一項非常重大的事情,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廣泛關注,對于教育教學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在核心素養提出之后,又一個重大的問題擺在了我們每一個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面前,即如何實現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已經有了,關鍵是在于落實。筆者深入研究了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并在自己的教學中大膽嘗試了諸多的策略,以下僅將自己的所得歸納如下,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核心素養的落地。
一、從教材出發,引導學生樹立價值觀念
新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嚴格參考了核心素養的內容。在教材中處處都有核心素養的體現。因此,掌握好教材是開展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前提。作為教師,要對教材熟悉,并且能夠不受教材的束縛,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之上,能夠對教材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和拓展,教材為我們樹立的原則和底線,我們需要從教材出發,進行價值觀念的引導。
比如,在教學“守望精神家園”這一課時。基于這些樹立文化自信、認識中華文化等課程目標,我們就不能僅僅將知識局限于課本內,而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拓展,借助于更加豐富、形式多樣的資料,在這一過程中,不斷讓學生不斷增進對中華文化的了解。比如,向學生展示一些古代璀璨的藝術作品,深情朗誦一些古代的詩歌,或者列舉中華民族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成就,等等。借助于先人的這些創作和壯舉,既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也有助于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
二、從時事出發,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
要培養核心素養,就不能只埋首書冊,還應該將目光投向身邊的大事小情,投向社會的熱點新聞,投向世界的重要事件。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不陷入空洞的道德思考,而能夠在書本知識的基礎上,積極的、謹慎的思考,升華學生的認識。
比如,在教學“創新驅動發展”時,我們要是想讓學生明白創新對國家發展與富強的重要意義,就不能簡簡單單的進行理論性的陳述,還應該通過具體的事件,引發學生對創新的思考。我們需要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時事,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的明白。像華為在5G技術上的創新與領先,竟惹得其他國家以政治手段進行打壓。尤其,讓學生明白創新的重要性。此外,各行各業中,都有創新驅動發展的例子,在課前我們要進行大量的檢索和閱讀,為學生挑選合適的例子,進而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使他們能夠更加關注社會動態和國計民生,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心。
三、從實踐出發,引導學生落實道德行動
好的道德寫在書本上卻得不到踐行,也就是去了意義。核心素養不僅僅關注于學生的“知”,更加關注于學生的“行”,因此,我們不能只重理論知識的講述,還需要更多的關注學生的“行”,真正將美好的道德與觀念落到行動上來。
比如,在教學“參與民主生活”這一課時,我們可以就一些班級事物進行民主的決策,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些民主生活,在小的范圍內,實施自己的民主權利,并且,我們可以挑選合適的班級事件,對民主決策的全過程進行模擬。像課代表的選舉,我們先要、張貼一份《關于各科課代表選舉的提案》,讓學生對這份提案進行閱讀,在提案當中要明確這些內容:提案者是誰、案由為何,再就是案據和方案的實施步驟,最后在班中進行倡議,鼓勵有能力、有意愿的學生進行參選,并按照提案內容做好必要的準備。在收集到學生的提案之后,開始進入正式的民主選舉,進行了提案的學生依次上臺發言,為參選的學生需要基于參選者的發言和對其的了解進行自我的判斷,進而投出自己公平的、理性的一票。教師作為監督者全程組織與引導。課代表的選舉是一件和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以此為切入點,能夠讓學生真正有意愿參與進來,積極熱烈的相應,從而使他們民主意識、公民意識得到覺醒。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是各個學科教學的重要培養內容,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要對核心素養引起重視,要認真研究其內容,領會其含義,并用心研究教材,用心研究學生,使核心素養真正在課堂落地。并且,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作為一門德育課程,對于學生的道德發展意義重大,對于學生今后的人生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希望大家對核心素養引起重視,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教學研究中去,為學生的人生發展奠定良好的道德與價值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磊.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16).
[2]王月嫦.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35).
(邯鄲冀南新區光祿鎮第一中學 056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