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寧
摘要:目前,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表現為學習興趣不高,而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能夠對漢字以及語言能力進行很大的鍛煉和提高,也有助于學生達到綜合發展。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何種方式進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對小學教育有很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提出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策略,實現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對策
0引言
隨著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不斷改革,語文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活躍度有了一定的認知。語文教師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參與性活躍度,并取得了一定的肯定。然而,對于目前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深入研究,使學生更主動、積極的參與進來,實現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1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從內心喜歡,自己主動積極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讓學習語文使學生活潑、愉快、輕松,而不是呆板、枯燥、反味,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的語文基礎更牢固,語文知識更專業,身心更健康,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素質。另外,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能對學生語言修養起到積極引導作用,還使學生對語文形成正確、良好的意識,有助于學生獲得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也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現狀分析
2.1小學生語文基礎能力比較薄弱
在小學教育中,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很薄弱,使得在語文教學中,不能將教學內容真正掌握,時間久而久之形成對語文的排斥現象,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厭倦,最終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自信和學習興趣,反過來對課堂教學產生不利影響。加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本身可能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加上語文教學中單一的模式,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無法讓學生充滿興趣和熱情,這就使得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并不能從中有所收獲。
2.2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目前,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一直在改革與創新,但各地改革力度不一,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通過相關的調查,發現小學的語文教學人員仍然固守的傳統思想,語文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仍然留存于傳統的語文課堂上。另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踐性課程比較少,更加難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久而久之會使學生對語文課堂失去學習興趣,進而影響學生對運動的樂趣。并且,在新課改中,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限制了教師的授課效率。
2.3教師教學能力和意識不足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為此其本身的素質水平和教學能力,將會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有直接的影響。若教師自身能力有限,或者教學意識不足,將對語文教學效果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也對學生的綜合素養不利。另外,在實際語文教學中,不少小學語文老師對自身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覺得小學語文課程就是讓學生灌輸式教育、理論性教育,不能將教學方法和模式跟上時代的發展,進行相應的創新,將會影響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積極性。
2.4缺乏自主學習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小學語文老師都是按照標準的教學課程進行語文課程教學,教學方法都是針對全部學生制定的,而沒有針對學生的個體的差異性進行特別的教學方法,自主學習的時間比較少,無法滿足學生實際的需求。在語文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沒有針對個體化的教學方案,都是按照教育部統一教學大綱,制定統一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理念和形式,勢必在無形之中就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的下降。
3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3.1借助新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小學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比較薄弱,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學生有很大的困難。現如今處于科技發展時代,新媒體在教育教學中被廣泛應用,移動終端學習軟件也在人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得到普及,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時空限制,使人們達到了即時互聯。因此,在語文互動教學中,可以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減少教學中板書的時間,借助自媒體、移動學習設備等構建互動交流通道,將教學課件、視頻動畫等,通過互動模塊達到師生間的互動交流,還可通過觀看教學視頻等形式進行自主互動學習,將沉重的教學環境調整為輕松快樂狀態,能夠將小學生的注意力進行有效吸引,還能與多個教學環境進行相互結合,更加將語文教學的質量進行提升。
3.2與情景教學結合,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是語文教學課堂效果的重要保障,這種氛圍能夠使學生感到身心放松,也會增加極大的學習樂趣,保持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為此,語文教師應該想法設法設計多情景的課堂,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小學生對語文教育獲得更加深刻的認識。例如,將學習課程改編成游戲項目,分成幾個小隊,制定游戲規則,對贏或者輸的小隊都進行獎勵,在玩游戲的過程,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和提高學生課堂效率,建立融洽的師生和同學關系,至于輸贏不重要,讓學生一直充滿信心,從而實現激發學生參與的學習興趣。
3.3實現教學內容與實踐的相互協調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時,將體驗式教學法應用于其中,除了講解語文相關教材知識,還將實踐能力培養歸入教學課程計劃,達到教學內容與學習實踐能力的相互協調。例如教師選取與語文相關的案例進行體驗式教學,不斷提供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還能與多個實踐環節相結合,更好地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走進語文的知識中,讓每個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程的人性化,達到全面調動學生的參與語文教育的積極性,使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更強,激發出學生最大的學習興趣。
3.4激發學生自主學習,重視學生個性化教育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越來越害怕嘲笑和失敗,例如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有的比較擅長的學生,因為本身的靦腆和害羞,不敢勇于表達自己,不能激發出課堂上的學習興趣。為了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首先要消除學生的恐懼、害羞心理,學生隨著年齡上的增長,心理也會隨著成熟,但他們對語文的熱愛不會隨著這些因素有所改變。教師應重視學生個性化教育,要細心發現那些有表現欲的學生,在語文表演方面無論好與壞,都要為他們的這份參與表示鼓勵、肯定,適當表揚,幫助學生們做的更好。由此以來,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當學生消除恐懼、害羞的心理后,語文一定會讓自己很滿足、快樂,達到全面調動學生的參與語文教育的積極性,將語文教育滲透到小學生活動的各個方面。
4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對學生語言培養起到關鍵作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著很多不足,小學生語文基礎比較低、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師教學能力和意識不足等,都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本文提出借助新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注重情景教學,營造輕松學習氛圍,實現教學內容與實踐的相互協調,重視學生個性化教育,能使學生能夠積極投入到教學課堂中,有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提升。
參考文獻
[1]丁新梅.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新智慧,2021(03):69-70.
[2]曹赫琳.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2):73.
[3]韓秋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