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摘要:現如今教育部對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標準,要求教師在授課時,除了要傳遞知識外,還要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為此,教師就需要在方法層面予以深入研究,持續調整,以此保證學生的綜合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方法,并通過相關案例展開說明。
關鍵詞:初中教育;歷史科目;學科素養;實施策略;探究方式
引言:對于歷史教學而言,學科素養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過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滲透,不但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讓其完成資料整理,而且還能增強學生的思維水平,為其實際發展帶來了諸多益處。
一、依靠朗讀進行初步感知
(一)基本概念分析
為了能對歷史學科的教育素養進行落實,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朗讀,對相關內容進行初步感知,慢慢掌握知識。歷史本身屬于文科的一種,多數內容并沒有特別高的理解難度,學生們基本上都能自學。其一,教師需要參照教學活動和學生們的實際情況,專門設計一個導學案,并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呈現,讓學生從關鍵內容入手,自主完成相關案例。其二,教師要安排學生在課前進行朗讀,以此對相關內容完成初步感知。
(二)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在進行“對外開放”知識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們在課前進行知識閱讀,了解本單元具體講了什么內容。若發現部分知識點無法理解,就可以將其畫下來。次日,學生們就能帶著疑問聆聽教師的講解,甚至還能進行提問。依靠這一方式,學生們對于歷史內容的感知就會更為深刻,加深了印象,增進了理解效果,進而提升了學生學科素養[1]。
二、依靠圖示進行深入感知
(一)基本概念分析
為了能夠對歷史科目的學科素養予以有效落實,教師就可以通過圖片的方式幫助學生們進行感知。畢竟文字內容十分空洞,長時間講解,學生們很容易陷入困乏的狀態中,思想開始拋錨。而在有了圖片進行輔助之后,學生們就能更好地了解歷史背景,基于相關圖片資料對歷史事實予以佐證,幫助學生加深理解,從內心深入認同歷史觀點。此外,圖示還能更好地呈現歷史文化的邏輯性特色,幫助學生逐步形成邏輯思維。
(二)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在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針對其中的部分內容,呈現特定的圖片,幫助學生們進行理解。畢竟相關內容十分復雜,各個知識點彼此聯系,單純依靠觀察,很難完全吃透。而圖示內容一目了然,十分清晰,知識點的關系都能得到體現。而且所有應用的圖片材料都能上傳到學校的網絡平臺中,以便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下載,展開復習。通過這一模式,學生們對歷史學習就會逐步產生興趣,使得自身信息素養和分析能力得到強化,而且在了解了各項內容的推理方式后,個人思維也會得到強化。
三、依靠問題教學活化感知
(一)基本概念分析
在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為了合理開展素質教育,教師就要開展問題教學工作,促使學生們能夠辯證地看待問題,深入思考。為此,教師就需要合理設計問題,并將其作用全部展現出來,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2]。
(二)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在進行“抗日戰爭”學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一系列問題:“什么是敵后戰場?”“誰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對于各個戰場的優勢和意義進行總結。”三個問題,層層遞進,彼此之間又有著一定的聯系,促使本單元的知識點都能串聯在一起。由于存在一定難度,教師就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們共同思考,各自提出意見,并選派一名代表,總結本組討論的內容。或許部分小組提出的答案并不充分,甚至可能不夠合理,教師都要對其發言的權利予以尊重,待其全部說完之后,再予以總結和分析。依靠這一方式,學生們的思維水平就會得到提高,同時還能對其探究能力和團隊意識展開培養,為其發展帶來了諸多幫助。
四、依靠實踐總結落實感知
(一)基本概念分析
如果知識內容具有較強的結構化特點,自然更適合培養核心素養。為了對歷史科目的學科素養進行落實,教師就要做好總結工作,讓學生回顧單元學習的全部內容,提煉其中的重要觀點,幫助自己形成良好的個人觀念。
(二)具體案例分析
例如,在對于“抗日戰爭”內容學習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們按照自己的個人想法,對本單元的知識內容進行全面總結,列出一個表。之后,教師可以從中選擇幾個綜合質量較好的表格,與學生們展開分享,讓其他同學參考,并做出優化。之后,教師讓學生們寫一篇簡短的“學后感”,談一談自己的個人感受,具體字數和題材都不限,可以自由發揮。學生們的想法和能力有所區別,最終呈現的內容自然各具特色,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依靠這一方式,學生們不但能夠加深知識印象,而且還能形成良好的愛國情懷,從而積極學習,不斷努力,為祖國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3]。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時候,教師除了要進行內容傳遞之外,還要嘗試對學生的學科素養展開培養。為此,教師就要轉變教學方法,通過多方面努力,幫助學生不斷提高,繼而為其發展提供諸多幫助。
參考文獻:
[1]余穎嫻.核心素養下初中歷史教學目標設定與實施的策略研究——以《青銅器與甲骨文》一課為例[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004(017):P.64-66.
[2]張玉秀.初中歷史學科素養教育的實施策略初探[C]//2020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2020.
[3]黃玉.初中歷史教學需求下的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探究[J].家長(下半月),2019,000(01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