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
摘要:對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的要求,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習和記憶小學數學知識,還要求學生能夠靈活使用輔助工具簡單理解和學習知識的難度。因此,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巧妙性地借助學具,積極引導學生利用學具來進行數學學習和探索,在探究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從而為提高小學數學一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奠定夯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一年級;學具;教學效率
前言:
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性目標之一,它不僅僅是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石,還是體現著學生在數學這一學科的素養程度。而數學學具的使用是進行數學實踐教學活動的一個關鍵性環節,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使用數學學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和探究的熱情和動機,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可以更好地促進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借助學具,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應試能力,小學教師往往會對小學生采用“填鴨式”“題海教學”的數學教學模式,從而導致小學一年級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和熱情和探究欲望。因而,在實際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創新地引用數學學具來對學生進行教學,活躍課堂的氛圍,使得小學一年級數學課堂更加靈活和生動,讓一年級的小學生更加容易和輕松地吸收數學知識和內容,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活躍性程度。
例如,在教學《認識鐘表》這一節數學課之前,為了培養和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為了在最大限度上吸引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數學學具攜帶方便、構思巧妙和設計獨特這一特征來豐富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首先讓小學生在課前自行利用家里的廢棄的紙張或者紙板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來制作一個鐘表的鐘面,讓學生在制作過程中了解更多的關于鐘表的結構、鐘表的種類以及鐘表的原理的相關知識,從而為學生在小學一年級數學學習過程中提供數學學具支持,為學生的正式數學課堂做好充裕的物質和思想準備。而且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制作處理的數學學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熱情,小學生也會對自己制作出來的學具更加珍惜,從而真正地發揮數學學具的魅力,可以極大地提高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課堂的效率、效果和質量。
二、借助學具,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時,教師往往強調題目思路以及邏輯,往往忽略了其中的學生的動手操作過程,對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速度形成了一個極大的阻礙。基于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時應做出相應的改變,充分發揮數學學具的偉大力量,對學生進行數學計算訓練,然后做出相應的策略以及制定合適的訓練方式進行規范訓練,并在日常教學中不斷強化,使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融合在一切數學學習之中,從而可以有效地促進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的快速提升。
例如,在教學“1-5的認識和加減法”的過程中,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可以事先準備5張畫著動漫人物的小卡片、5根小棒以及寫著5以內的數字的數字卡片。首先教師可以在講臺上為學生展示數學計算器,教師可以首先撥出一顆珠子,然后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認為這樣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啊?請你首先展示出寫著正確的數字卡片。”,教師可以利用這一個數字卡片幫助學生認識數字1-5,在學生在展示完他們的數字卡片之后(學習、認識和掌握1-5數字之后),教師就可以繼續撥動兩顆珠,接著提問學生:“同學們,請你們拿出相應的數量的小棒棒。”,在鞏固和加深學生對1-5數字這一數學知識的印象之后,教師繼續提問學生:“同學們,前面撥動的珠子數和后面撥動的珠子數加起來是多少呢?請你們用動漫人物卡片的張數來表示。”。通過這樣的學具主導式小學一年級教學之后,可以讓學生在快樂、輕松和愉悅的數學學習環境中提高他們對數字的認識,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速度,從而為構建高效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課堂奠定殷實的基礎。
三、借助學具,加強數學學習和生活的聯系。
任何知識都來自于生活,因此要想要充分地提高小學一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就需要從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著手,巧妙地借助數學學具,將小學生的數學教學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學會在生活實際中鍛煉數學思維。
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這一課的過程中,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可以首先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正方體”、“長方體”、“圓柱”以及“三棱柱”,然后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圖形分別叫做什么嗎?”來導入這一節數學課堂的主題教學內容。隨后,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學生類似:“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一些圖形在我們生活中都有怎樣的應用呢?”,“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要使用圓柱體來做汽車的車輪,而不是用長方體、正方體或者三棱柱呢?”以及“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汽車的車身形狀要做成長方體的樣子呢?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等等問題來將小學一年級數學知識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讓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小學一年級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重要性作用,從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除此之外,為了讓學生加深對這一節數學課所學的數學知識的印象,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讓小學生在課后自行制作“正方體”、“長方體”、“圓柱”以及“三棱柱”,自己為自己制作數學學習的學具,從而讓學生加深對這些立體圖形的結構的認識,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促進小學一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結:
總而言之,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師應當善于運用數學學具的偉大力量,不僅在意識上的強調,還要設立一系列有效的學具融入式教學方式和策略來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探究能力,為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以及分析觀察,數學3想象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連曉靜.如何巧妙運用創意學具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J].學周刊,2020,(3):55.
[2]張水順.合理利用學具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5):87-88.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蘭亭中心小學 3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