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摘要:作為小學數學教學重點內容之一的計算教學,不僅有效促進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還有效提升學生大腦發育能力。同時,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幫助學生解決教學實際難題,針對不同實際生活問題,運用不同計算模式。基于此,計算能力作為貫穿整個數學教學以及生活實踐的重要能力工具,應通過教學研究,達成核心素養指導下的有效教學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計算教學
前言:
核心素養指導下的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教學研究,作為主流的教育教學工作模式,使學生對計算知識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進行綜合的考評,以此實現全面能力的共同提升。同時,針對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可通過計算教學內容,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結合相關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小學數學計算綜合能力的有效達成,以此取得計算教學成效。
一、計算教學內容感知,信息技術支持,行動主導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能力的教學研究,可以通過計算教學內容的整體感知進行,以行動為主導,進行有效計算。這就需要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應通過手腦結合,進行整體感知,而不是簡單的只要結果,不注重過程。基于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通過先進的計算教學模式,發揮信息技術優勢,讓學生通過直觀靈動的畫面展示,學習計算知識教學內容,以此達成感知能力教學目標。
如,在《四則運算》教學時,針對這一單元的混合運算,應通過掌握兩步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第三步的正式運算。并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養成審題、驗算的能力,進而可以解決生活中實際的與計算相關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使學生從四則運算中的加法意義理解入手,進行事例的展示,如多媒體畫面中出現一列火車,這列火車從西寧經過格爾木開往拉薩,火車在“嗚嗚嗚”的奔跑著,從西寧跑到格爾木,全長814米,從格爾木到拉薩全長1142米,這是火車行駛的距離,請同學們依據畫面,計算一下西寧到拉薩的鐵路總長是多少?學生通過視頻展示的信息進行計算,有效地理解計算內涵,進而準確計算出來,以此展示通過信息技術感知教學內容有效性。同時,通過這樣教學中手、腦、眼相結合,使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提升,進而提升計算教學內容,達成計算教學目標。
二、計算主觀能動性調動,故事情境融入,提升能力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學生的計算主觀能動的調動是關鍵,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可以有效提升學生計算教學參與能力。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情境的導入,使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進行計算能力的培養,以此提升綜合計算能力。
如,在《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依據教學目標“從理解乘法以及除法的意義入手,理解除法是懲罰的逆運算,并可以在實際中應用,學生通過學習,能總結出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理解計算推理能力以及驗算能力。”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有趣的故事情境,使學生在有趣的故事中完成這項看似復雜而又難懂的計算題。故事情境的設置可以是這樣的:在一個古老的國度,有一位皇后,她非常的善良。有一天,她正在花園里散步,忽然發現了一直大肚子的小狐貍,用祈望的眼神看著她。皇后明白這只小狐貍要做媽媽了。于是她吩咐傭人拿來了毛毯,放到了花園隱蔽的角落,還讓傭人端來了一大盆的牛奶。一天過去了,當皇后再次來到花園,她看到了四只小狐貍,同時,還有四只小蝴蝶,四只小鳥以及四只小蜜蜂。同學們,請你們計算一下,因為4只小狐貍的出生,又來了4只小蝴蝶、4只小鳥、4只小蜜蜂,現在花園里一共有多少小動物呀?學生們踴躍參加,有的學生已經迫不及待的用4+4+4+4=16來進行計算了。通過這樣故事情境的融入,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激發出來,教師在這時再給予適時的指導,并進一步引申到“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學中,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有效提升。
三、計算能力培養,實踐真知體驗,生活導入
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生活實踐,讓學生進行真知體驗,并通過生活導入拉近學生與數學間的距離,使學生沒有畏難感,進而在核心素養指導下完成計算能力的培養目標。
如,在《1~5的加減法》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個真實的生活實踐事例“媽媽周天去超市,買了一包餅干。花了2元錢,餅干買回來后,你感覺它非常好吃,這個周末馬上就要到了,你還想再買,這次你想買2包,你要準備多少錢呢?”學生通過教師這樣實際案例的引導,輕松得出還要準備的4元錢。這時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假如想要再購買一根1元錢的鉛筆,需要準備多少錢呢?”學生回答4+1=5。逛玩超市,出來結賬的時候,收銀員和你說:“小朋友,兩袋餅干一共4元錢,你給了我5元錢,我要找你多錢呢?”你算了一下5—4=1,這時你想起來還有一只鉛筆沒有付賬,收銀員收走了你手里的1元錢,現在你還剩多少錢?1-1=0。學生在教師這樣的生活情境引導中進行計算教學內容的學習,輕松地理解其中蘊含的運算法則,進而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通過不斷地驗算,以求自己付出賬目的準確,輕松地理解加減法的初始計算內容,并通過這樣真知能力體驗,生活導入,計算能力得到有效培養。同時,教師通過將學生帶入到這樣的教學場景中進行計算教學實踐,不僅提升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還有效讓學生在思考、計算過程中體驗相關內容,提高學生時間計算能力,提高學生小學階段核心素養培養效率,使學生與教師關系在生活化環境中進一步融洽 。構建出有效的計算教學環境。因此,教師應注重從小學階段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數學計算能力培養,達成核心素養指導下數學計算教學目標。
總結:
作為核心素養指導下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有效促進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提升學生大腦發育能力。同時,有效幫助學生解決教學實際難題,達成核心素養指導下有效教學目標。基于此,小學數學計算能力教學研究,計算教學內容感知,信息技術支持,行動主導計算主觀能動性調動,故事情境融入,提升能力計算能力培養,實踐真知體驗,生活導入。取得計算教學成效,達成核心素養指導目標。
參考文獻:
[1]李向陽.探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實踐策略[J].考試周刊,2021,(12):69-70.
[2]王玉萍.核心素養背景下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策略分析[J].學周刊,2021,(5):33-34.
湖北省宜昌市大公橋小學 ?4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