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心智還不成熟,所以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所以在小學音樂的課堂中,要以有趣、有活力的教學方式為主。這就需要音樂老師和學生之間要存在有效的互動,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使小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小學音樂;音樂課堂;師生互動;問題;對策
前言:
隨著素質教育地不斷推行,音樂教育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開展音樂教育,符合素質教育推行的理念,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同時小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從而更好的學習其他知識。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剛剛接觸到音樂的學習,對于學習音樂還存在很多的誤區和問題,所以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案,從而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提高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一、小學音樂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定位發生偏差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學活動中推行素質教育,并且強調學生為教學的主體,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所以導致這個教學模式在推行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而且由于教師對觀點的理解的不同,導致對學生為主體的理解也出現了偏差,所以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正確的指引,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行為,出現了問題。教師只是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糾錯,并沒有對于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理念進行交流,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出現了脫節,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所以在當前的課堂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對于自己的課堂地位不明確,當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整個課堂就會變得亂糟糟的,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不是彼此溝通解決問題,而是相互之間閑聊打鬧,課堂氛圍變得亂糟糟。這與學生主體地位的不明確有著重要的關系。
(二)過度地依賴多媒體,缺乏有效互動
隨著多媒體設備的不斷引入,這就造成了當前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師的過度依賴多媒體設備。不可否認的是,多媒體設備確實可以幫助教師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但是多媒體只能是作為輔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師的課堂主導地位。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并且音頻的質量也比較高,但是這樣利用機器授課的方式,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交流和溝通,課堂缺乏互動,這樣的教學方式不能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并且這種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授課方式背離了初衷,難以提升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二、小學音樂課堂教師和學生有效互動的策略
(一)科學的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定位
要想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就需要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入手,從而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進而提高教學點質量,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首先要建立合適的教學情境,把學生代入到教學情境中來,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音樂的時候,教師要傳授給學生一些發音的技巧和方法,避免學生過度地使用嗓音,導致影響學生聲帶的生長。教師同樣也要注意課堂秩序,避免學生因為興奮而導致課堂不能有序地完成。
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也要注意以互動教學為主,及時地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不斷的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積極的引導學生活躍課堂的氛圍。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和老師之間進行討論,從而實現良好的互動,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做一些關于音樂方面的游戲,實現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良好的互動。
(二)合理地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
教師應當認識使用多媒體所帶來的好處,但是不能對多媒體設備產生依賴,從而導致不良情況的出現。在領唱的階段,教師要進行領唱,不能使用多媒體設備來進行領唱活動,多媒體的設備的使用應當體現在導入的環節。例如在學習《小烏鴉找媽媽》這一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在開頭可以播放關于這首歌的mv,伴隨著音樂,為學生來講故事。通過多媒體設備,把學生代入到情境中,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小烏鴉的愛,從而有效地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情感因素,利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與學生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實現較好的課堂互動效果。
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但是在當前的小學音樂課堂上,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教師要科學的對學生和教師進行定位,從而更好的實現互動,并且要合理地利用多媒體設備,幫助教師和學生之間更好的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和音樂修養。
參考文獻:
[1]蔡邱. 淺論小學音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 東西南北:教育, 2019(18):0214-0214.
[2]姚林濤. 淺談優化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方案[J]. 速讀(中旬), 2019, 000(003):228.
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杜凌云